本期動機
近日,一條《八旬老翁尋初戀女友》的新聞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現居深圳的八旬老人馬德峰要尋找他牽掛了47年的初戀女友……
馬德峰老人的“另類”舉動,引來眾說紛紜。有人說,當那把曾經令自己心醉的聲音在熟悉中夾集著些許陌生,那副曾令自己魂牽夢縈的“白雪公主”或“白馬王子”的臉上寫滿了滄桑,“尋找初戀情人”,會不會如潘多拉的盒子,破壞眼前的幸福,成為現今生活的絆腳石?也有人說,對于多年不見的朋友、同事,我們都會惦記、想念,更何況是那個曾與你花前月下、相親相愛的初戀情人呢?時隔多年后,想再見見自己的初戀情人,想知道他(她)過得好不好,也是無可非議的。
當時光流逝,當愛早已成為往事,耄耋之年,該不該尋找初戀情人?
不應該
相見不如懷念
馬老伯尋找初戀情人,那么,找到了初戀情人又怎樣?能改變些什么嗎?
有網友說,凡欲尋初戀情人者,必對現有愛人心存失望,甚至是婚姻將死,于是,就在午夜夢回之際,翻出當年與初戀情人的溫馨歲月,切切地想,細細地品,恨不能翻身而起就去后花園相見了。
而被尋之人,則大致有兩種心情,一種是渴望相見,一種是不想相見。渴望相見的,跟尋人之人有著同樣的心境,以為初戀情人必是撫慰孤寂心靈的一劑良方,可是,如果當真見了,又定會雙雙慨嘆物是人非,要知道眼前人與夢中人早已是云泥之別。歲月弄人,無論當年的人兒是如何嫻靜出塵千嬌百媚或玉樹臨風意氣風發,眼前人要么已是妝殘粉薄半是胭脂半是淚,要么已是肚凸頂禿半是假發半是苦。如此相見,又有何益?
而不想相見的呢,要么生活幸福、婚姻美滿,要么當初受傷至深,這時突然冒出當年的初戀情人,必覺平靜被擾,如果因此而家庭破裂,更會心生厭恨。
我認為,斷不可輕信什么“未摘之花最艷,未食之果最甜”之說。情人一旦分手,無論錯在哪方,就如一樁貨銀兩訖的交易,雙方斷無再生瓜葛之念頭,尤其是賣方。如果另一方再去抵死相纏,結果只會徒嘆無趣。
何況無論當初的戀情如何蕩氣回腸千回百轉,如今也已如抽了絲的襪子,再好的膠水也粘合不好已有的裂縫。“墨痕斷處是江流”,何必畫蛇添足?“疑是玉人來”的情境往往比玉人真的來了還要纏綿。套句老話:相見不如懷念。 (江門新聞網網友:尋找楓葉)(請作者與本報聯系,以付稿酬)
不要輕易去驚擾她
記得3年前,江西省某市就有一家公司開設了“尋找初戀情人”業務。當時社會上對此持反對意見者居多,認為這對傳統道德和情感穩定可能帶來沖擊。現在,我們來討論“耄耋老人該不該尋找初戀情人”的話題,我的看法是“相見不如懷念”。
每個人都有可以回味的過去,特別是到了耄耋之年,普遍都比較喜歡懷舊,初戀作為一個人刻骨銘心的情感經歷更易進入懷念之列,于是有了想打聽、了解初戀情人的情況的念頭,甚至有了尋找對方的行動。這些都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
可是,找到了見著了初戀情人,會有什么情況發生呢?我想以下兩種結果恐怕是雙方都不愿意見到的:一種是,隨著歲月的流逝,生活的變遷,物是人非,一切都可能沒有想像中的好,見面了反倒讓彼此失望,從而破壞了在彼此心中的那份美好。另一種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把記憶中的那段戀情掏出來,碰撞出新的情感火花,從而造成家庭矛盾,影響家庭和睦,最終破壞了雙方家庭的幸福,也在某種程度上擾亂了社會生活的正常秩序。
因此,我以為,最好還是不要去找初戀情人,讓彼此都在各自的家庭里平靜而又幸福地生活,把懷念化作美好的回憶,珍藏在自己心靈深處,不輕易去驚擾她,讓她靜靜地伴隨者你的生命直到永遠! (李先鋒)
宜把逝去的初戀珍藏在心中
人的一生,有許多難以忘懷的記憶,特別是刻骨銘心的初戀。雖然因各種原因,兩人最后沒能走進婚姻的殿堂,但內心的思念是難以消除的。分手后,對方過得怎樣?生活得幸福嗎?……應該說,這種在七老八十年齡也要去尋找自己的初戀情人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這位老人家不知是否想過,您的尋找和光臨,會讓她十分尷尬?
一般來說,戀人在分手的時候,或多或少會留下些遺憾和怨恨,在心靈上留下創傷,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切都會慢慢淡忘和愈合。如果在幾十年后的今天,您再去找對方,盡管目的很單純,但也難免會勾起對方傷心的記憶。
再說,兩人分手后,各自都成了家,您去找她,定會打攪她那平靜的家庭生活。如果她一直對丈夫隱瞞自己當年的戀愛史,而她的丈夫思想又比較保守的話,您的尋找就會對其晚年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我們不能為了滿足自己的情感,而去影響或傷害另外一方,這顯然有悖于尋找的初衷。愚以為,還是把這份逝去的初戀永遠珍藏在自己心里為好。 (江門新聞網網友:探長)(請作者與本報聯系,以付稿酬)
建議
與初戀情人見面應先征得伴侶同意
初戀,是一種很美好的情感。初戀,往往是最讓人回味的。
八旬老人,應不應該去找初戀情人,去跟初戀情人見面呢?
老人當年因某些原因,跟初戀情人是有情人未能成眷屬。我想,當年的相戀,一定給老人留下了美好的回憶。老人跟初戀情人見面,會讓老人的情緒沉浸在一種美好和愉快的氛圍中,這應該是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的。讓老人在晚年歲月中,多一些快樂,多一些激情,是好事,從這一點上來說,老人可以考慮去跟初戀情人見面。
但老人去跟初戀情人見面,應掌握好分寸,否則的話,弄得不好,說不定會影響到老人如今的家庭生活,甚至會傷害了老人現在的伴侶。老人去跟初戀情人見面,最好先征得如今的伴侶的同意。假如伴侶愿意的話,最好讓伴侶跟自己一起去,讓自己的伴侶與自己的初戀情人也成為朋友。如果能夠以這樣的方式去會初戀情人,那是最好不過了。(黃福榮)
應該
這是一種正常的情感需求
初戀,不管是甜蜜的還是苦澀的,它都是愛情最初開始的印記,因而是珍貴而難以忘懷的。同時,也因為它晶瑩剔透、超凡脫俗、沒有受到任何功名利誘的玷污,因而又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難忘、最純潔的感情。
尋找初戀情人、懷念青年時代的初戀只是現代人追求多元化生活的一種具體表現,它反映了人們對純真情感、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事實上,在時隔多年之后,想見一見自己魂牽夢繞的初戀情人,了解他(她)目前的生活現狀,是無可厚非的;況且,如果能夠理智地把握好尺度,也是對自己感情的一種解脫和升華,或許還會對自己的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
作為八旬老人,他(她)經歷了生活的磨礪、人生的冷暖和情感的洗禮之后,在耋耋之年去尋找初戀情人,也是一種正常的情感需求,目的是想排解內心的孤獨、重溫以前兩個人在一起時的快樂時光,從而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慰藉和溫馨美麗的感覺,并不是單純地尋找額外的貪欲和刺激,也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非分企圖。我們不能夠用簡單的對與錯來進行評判,更不能隨便用道德和倫理的東西對這一行為進行抨擊或作盲目的定性。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尋找初戀情人畢竟還是一種一廂情愿的行為,因此,在尋找的過程中,必須要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態,遵守倫理道德,尊重對方的意愿,更不能因此而傷害了對方。 (李永紅)
愛情不在友情在
透過歲月的斷層,在你心目中有沒有這樣一個人,可以是似有似無地想念、眷戀和寄托,卻又不曾相互擁有呢?其實那個令你夢系魂牽的人就是初戀情人。生活中許多人都不去提及初戀,就算內心非常想念對方,表面上也裝作若無其事,原因有很多種,他們或不敢面對那因愛成恨的尷尬場面;或害怕距離的拉近會影響彼此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或害怕節外生枝破壞現時擁有的平靜生活……太多的顧忌牽絆了他們欲去探望對方的腳步。
其實這樣,我覺得不好,因為一段未果的感情得不到及時的疏導,它就好比一根彈簧,你越是想把它壓下去,它的反彈力就越強,心里越是想忘卻對方,越是欲罷不能。馬德峰老人就是這樣,為了曾經的戀人,他固執地牽掛了47年,那是怎樣的長情、壓抑、無奈!我認為他早就應該找她好好地談談,因為太多無法釋懷的牽掛壓在人的心里,會令人備受煎熬與折磨,對身體無益,更何況找初戀情人不等于再續前緣,愛情不在友情在嘛!
對路人,我們尚且會打聲招呼,更何況曾經相親相愛的戀人?勇敢地尋找對方吧!耐心地交流,坦誠地溝通,讓痛苦成為過去,讓愛的陽光重新灑滿心田,哪怕你曾受傷至深,哪怕你如今年已垂暮,我們都相信,友情修建,什么時候都不晚。 (吳漢英)
重尋歷經滄桑的友情,應被理解
闊別40多年,有幸重逢,是件好事,然而老人的苦心被不少人所誤解和嘲諷。可喜的是,現在老人不僅得到老伴和家人的支持,而且逐漸被身邊的人所理解和接受。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老人的遭遇可以引發我們思考其深層的社會意義。老人幾十年如一日般尋找昔日的初戀情人,恰好向我們寓示著老一輩乃至上代人情真意長的優良傳統值得提倡和發揚。當然,老人所追求的并不是跟初戀情人再續前緣,他們清楚自己所做的一切將會對家人、后代和社會帶來什么。從人性的角度來說,作為老一輩的人,他只是想關心和問候一個老朋友而已。畢竟,老人都想回顧自己曾經走過的人生之路,以便老來也能斟酌一下人生哲理,教育下一代。再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將成為社會上一道亮麗的風景,與整個社會的發展是相得益彰的。
一份歷經滄桑的友情,本著人性的真善,在馬德峰老人心中埋藏多年后被重新挖掘。也許這樣的情感更值得去珍惜,更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江門新聞網網友:恩州人)(請作者與本報聯系,以付稿酬)
下期話題:
貧困生,需要的僅僅是錢嗎?
據本報消息 誰是扶困助學的對象?扶困助學有哪些途徑可走?“五老”(老干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隊伍在扶困助學中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從2005年9月到今年7月,市科技局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的同志們在扶困助學實踐中,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將近一年的嘗試,由自己選擇資助對象,并提供多方面幫扶,取得不錯的效果(詳情請閱7月26日本報A03版《“尋找最需要幫助的學生”》一文)。
長期以來,金錢資助是最主要的扶困助學方式,但是,貧困生需要的僅僅是錢嗎?他們還需不需要其他方面的幫助?如何讓貧困生心里充滿溫暖,揚起積極向上的風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