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神奇的西藏密宗
2006-08-19

釋迦牟尼所創立的佛教流傳到雪域西藏,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佛教在西藏幾經興衰,逐漸形成了獨具藏民族特色的佛法,被今人稱之為藏傳佛教。藏傳佛教有著浩如煙海的典籍,神秘莫測的修持方法,其善男信女遍布青藏高原蒙古大漠,以至南亞、歐美地區。

佛教有大乘、小乘之分,西藏佛教則屬于大乘范疇。大乘又有顯宗、密乘之區別。顯宗乃是釋迦牟尼當年公開講演之佛法;而密乘指的是釋迦牟尼化身金剛持私下對信徒傳播的佛法。

西藏佛教密宗最初傳之于印度,爾后發達于西藏,如今被稱作藏密的西藏佛教密宗聞名于國內外,為世人所注目。有關藏密的書籍、文章亦有所流行于世。為了不至于由于妄加褒貶或任意揣測或主觀歪曲而帶來無知與淺薄之名,筆者依據藏文密宗典籍對西藏佛教密宗的基本義理及儀軌作一簡單介紹。

藏密,全稱密咒金剛乘,簡稱密乘。密乘的義理和修持方法世世代代師徒私下(此處不應稱作秘密二字)相傳,閉關修持。密典認為,顯宗密乘同屬大乘范疇。雖然兩教最終目的相同,即求證佛果,但求證方法大不相同。顯宗的學經僧人花費數十年乃至一生的光陰苦修佛理,以累世之功德才能到達佛法的最高境界,但是密乘修持者,一生一世的努力就能到達佛界成就佛果。換句話說,密乘修持之道是修持者不需經歷數十次的人生輪回,而以最短時間到達佛界的捷徑。密乘有四個殊勝之法優于顯宗:首先新入門的弟子先受灌頂,熟知一切修習本尊,念誦真言(咒語)等方法;其次根據弟子的身心根器,可修持不同等級的密乘,無有艱難;最后根器銳利的信徒有緣修持大乘密法。所以密典常稱密乘修持法“方便眾多,無有艱難之殊之法”。

那么為什么佛教有顯密之分,何人可以修性密法?佛經上說,當年釋迦牟尼傳法時視信徒的根器之差異而宣講不同的教法,那些根器非凡、天資聰穎的信徒有緣修持密法;而相對來說,根器平凡、天資一般的信徒則適合于顯宗教法的修習。

對一個有志于修性密法者來說,僅僅天資聰慧還不足以成為密宗弟子。佛經認為,還必須具備嚴守舍棄各種“墮罪”(佛經所論各種犯戒之事)之誓言的品德和富有“菩提”之心,即一種利益眾生的慈悲之心。只有如此才有資格成為修持密法的弟子。此時,找到或拜上一名合格的上師顯得極其重要,新入門的弟子修習義理,接受儀執、獲得成就的過程中上師將起決定性的作用。

密宗經典認為上師與弟子的關系有賴于雙方的選擇。一般說來功德非凡的上師對向往成為其弟子的人有一種預見力,預見一些青年人將前來拜入其門下,爾后上師將以各種方式考察他們的虔誠和毅力。十一世紀密法大師米熱巴早期拜師的經歷則是這一方面的典型故事,而對決心成為密法弟子的人來說,當聽到他人講述某一上師的功德時,若師徒有佛緣,則驟然心中涌起一種虔誠而強烈的皈依之心。即使這位上師駐錫遙遠荒僻之處,也要不辭艱辛萬苦投奔其門下。一旦上師和弟子的關系確定下來,弟子應把其上師視作如同佛陀一樣的神圣,對上師有任何懷疑、不誠、傷害的行為都將斷送成為密法弟子的前途。這是因為上師是佛法的化身,他的傳承可以追溯到佛陀釋迦牟尼。他不僅是他所繼承的密法傳授給信徒的導師,而且引導信徒的密法之船正確駛向佛界的舵手。

在密法儀軌中,新入門的弟子首先必須接受入門儀軌——灌頂。灌頂基本上分成四大類:寶瓶、秘密、智慧、句義灌頂。其中寶瓶灌頂又包括十四種灌頂,最常見的有瓶水、佛冠、金剛杵、鈴灌頂等等。那么灌頂究竟為何意?密乘典籍上說灌頂乃是驅散、注入之義。上師以其所具備的功德,加授水和冠等事物于弟子身上,驅散、滌除弟子的污垢,純潔、凈化其身心,即身、口、意,并注入智慧。使其成為一個有成熟身心(意為符合修持密法的條件)修持于密法之人的儀軌稱作灌頂。灌頂儀軌不應是某個上師的隨意創造物,而是真實而正確的,亦必須完全符合密法經典之規定。接受灌頂的信徒才有權聽聞、講說、修持密法,罪垢永靜,身心留植修習密道緣分。

在沒有授予灌頂的條件下,修持密法則是密乘的一大忌。即便是修持者熟知、精通一切密法經典,若沒有授予灌頂,則無論如何修持,不可能獲殊勝之成就。即使獲得一些微小的成就,師弟二人將墮入罪孽之中。這是密乘的一條基本原理。

當灌頂儀軌舉行時,弟子必須在壇城中接受上師的灌頂。壇城,又稱曼荼羅、道場、輪園,它是繪有密乘本尊及環繞其卷眾聚集場合的一種系統的圖案。傳說金剛手曾經化身為智慧之壇場向十地菩提薩陀灌頂,傳授密乘。這也許就是壇城理論的最初依據。壇城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最常見的是繪在布絹(唐卡)上和用彩色細砂畫在地上。還有木制或香泥塑成的立體壇城,以及花束壇城(見于密乘典籍,實踐中不易多見)等等。

壇城中本尊在密乘里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在密法修持中,本尊是一個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修持者通過本尊來集中意念,手結本尊印契(指修行時采取本尊特定的手勢和坐勢),口誦本尊真言(咒語),心觀本尊,以心中產生的神奇心力,現觀和親見自己內心所崇拜的本尊,從而否定自我,達到悟空或覺的境界。

密乘里本尊是以佛、菩提薩陀的形貌來出現。諸如文珠、觀音、金剛手、度母, 以及一些畏怖神都可以選作本尊,一般上師為弟子選擇符合其根相或性格特征的本尊。有一種說法,一尊慈祥的本尊適合于性格穩靜的人;一尊形貌畏怖的本尊則適合于急躁不安的人。

舉行正式的灌頂儀軌,其程序可依次分成三部分:地儀式、前行和正行。所謂地儀式指的是灌頂壇城之地舉行一系列法事活動。其內容包括四部分:一曰相地。指相度觀察壇地的方位、土地、形勢、水勢、土質等;二曰氣地。向可以見到的土地主人和不可見的土地神祗,乞求起壇所占土地;三曰治地。即相度腹行地祗(佛經上指的是匍匐行走之蟒蛇等)之方位、并發掘清除,按照儀規修造壇城基臺,以藥物、咒語、三昧力(禪定力)及無上清凈之力,滌垢凈治。四曰護地。以金剛橛降服一切不服勸誡作障邪魔,為從此邪魔不入,修煉護輪,并加持護佑壇城,所謂前行指的是預備程序,這一程序里最重要的寶瓶材料、性質、數目、內容、頸帶、瓶口裝飾等等。爾后對此生起誓原本尊、引降智尊,灌頂供贊而行念誦。弟子預備的程序則包括整治等起,接受內灌頂;口啟祈禱,承受接近;守護律儀,蒙被加持;凈治口過,飲掌中水等等。此外為了占卜成就、預兆,為了驅除惡夢,息滅障礙需采取相應的儀軌。正行就是正式灌頂程序。此程序按三個步驟進行:首先在壇城上空懸架線繩,稱之為智慧線。線繩的材料、數目、顏色以及與之有關的加持等均須按一定儀規施行。其后安立寶瓶,莊嚴修飾壇城。最后施行修習、供奉、頌贊本尊的儀式并正式灌頂。正式灌頂時道德上師應入壇城自受灌頂,以便取得向弟子灌頂的資格,同時要為弟子入壇城受灌頂而祈禱。弟子受壇城受灌頂時,按照儀規應額系目巾入壇,分內入外入兩步(掛起帷幕,以分其內外),望見壇場為準。以上所述灌頂程序主要是當使用彩色細砂的壇城時而言,如使用唐卡類的壇城,則無需舉行地儀式。不同等級的灌頂,就有不同的功能。如舍棄凡人之身姿而修習本尊之行相,為此能滌除身垢,身具金剛之功能者應接受寶瓶灌頂;因受此灌頂進而能修行一切生起次第中所有三種相應修行(密典謂三等待或三種三摩地)法,視一切世俗之物為幻象,為此能滌除言垢,言具金剛之功能者應接受秘密灌頂,在此基礎上修習光明、空性。為此能除意垢,意具金剛之功能應接受智慧灌頂。

在西藏佛教系統中,密乘有不同等級的分類,有分六部的,亦有分七部(密典稱作六續、七續)。最盛行而普遍的分類則是四部:事部、行部、瑜珈部和無上瑜珈部。此分類中,事部、行部較為低級。瑜伽部高上級,無上瑜珈部則是最高一級的。這種分類主要基于各部授受不同的灌頂,修習不同的本尊,所獲得的成就(密典稱修持密乘獲殊勝結果為成就)亦不同。

事部,主要講求沐浴、清潔等身外舉止以行密乘之道。所謂沐浴不是一般意義上洗浴,它是事部密乘修行中一個組成部分。密典上分成了三部分:外沐浴洗凈五肢,內沐浴凈治根本墮罪;秘密沐浴除治有相(密典謂修習本尊身肢形象為有相)尋思。事部本身又可分為六類:如來部、蓮花部、金剛部、珍寶部、夜叉部和一般世間部。屬于事部的灌頂部只有寶瓶灌頂和冠灌頂兩種,其起誓守護誓言和律儀的儀式中要三次重復祈禱下列句子:“敬請一切佛陀、菩提薩陀留心,獻上我(之身心),給予我加持,給予護救,給予我大誓言之成就。”

修持事部密乘者所獲得成就分上、中、下。上者具備一種更高階段上乘持密乘的能力叫作持明,還具有預言和精通一切知識的能力;其次者具備隱行,金丹(避谷術,取花草藥石之精氣,延年益體之術),神行(非輕功,一種出神狀態中飛速行走之術)等;下者則具備一些降服他人,聚集財物的能力。

行部,是一種把外部身、言之行為與內心之三昧(定、禪定)相平衡視為主要修持方法的密乘稱作行部。行部內部又有身部、言部和意部三種區別,其可以授予的灌頂有五種,除事部中的瓶水灌頂、冠灌頂外,另有金剛杵、鈴和名號等三種灌頂。行部密乘的修持者的誓言和律儀的儀式分三個程序。預備時所起誓言如同事部中所述誓言;入壇場時所起誓言包括諸如生起如同菩薩儀軌之勝義(佛法),賜授密咒的加持,修念空性等等;正式灌頂時以跟隨上師的決心,起不舍棄正法(佛法),誓守自宗戒律等。

修持行部獲得的成就遠優于事部,密典上分其成兩部分:共通成就和不共(即特殊)成就。共通成就有八種,除事部中所述的隱行、神行、金丹三種外,還有妙丹、眼藥、土行、寶劍和空行。妙行是一種煉成的藥丸,含在口中,就能隱身或隨意變化身形之術。眼藥是指一種能看見遠、近、大、小之物體的特殊眼力。土行是一種感知并取出地下之寶藏,隨意施予他人的法力。寶劍之術任何人只要手持煉成之寶劍,即可具備登天或空行之本領。空行顧名思義,在空中飛行之術。不共成就即特殊成就。一般指的是五神通:神境通、天眼通、天耳通、縮命通和他心通。這里所謂縮命通,是一種能知自己和他人的前生的智慧。

瑜珈部,以修習內心方便瑜珈為主,或者修習能在道能證悟精深的勝義諦和廣泛的世俗諦二者和合相應,無區別的三昧為主的修行屬于瑜珈部的內容。瑜伽部又分為五種:佛部、金剛部、珍寶部、蓮花部和業(羯磨)部。瑜珈部可授予灌頂有六種:瓶水、冠水、鈴、金剛杵、名號和上師灌頂。上師灌頂又有六種分法:不退、秘密、隨賜、授記、安慰和贊頌等灌頂。此處所述秘密灌頂是不同于無上瑜珈部中同名灌頂。瑜珈部誓言有十四種。皈依佛、法、僧三寶為佛部之三誓言;金剛杵印、鈴印和上師為金剛部三誓言;布施法、財產、無畏和慈悲為珍寶部四誓言;外修持事部、行部,內修持瑜伽部,并修習三乘諸法為蓮花部三誓言;勤修供養為業部誓言。修持瑜伽部所獲得的成就包括一些共通(即一般、普遍)成就。其殊勝成就則在一些特殊的禪定上,如可以證悟本尊與自我處于無二之境界,以不持任何物的心識證語本尊、自我、咒語均如同虛空。殊勝成就能斷離一切障礙,其最終功德觀大日如來的受用板身。這種成就在密乘修持中已達到很高水平。

無上瑜珈部,把方便與智慧證得無二(即無別)合為一體,一切密乘中至高無上,沒有比這一級更高更上一級的密乘,所以稱作無上瑜珈。在無上瑜珈中,寶瓶、秘密、智慧和句義四個基本灌頂均可授受。密典上又把無上瑜珈分為兩部分:父續和母續。父續是關于修持方便生起次第為主的密乘;母續是關于修持壇場中女神(本尊)和其眷眾以及咒語、儀軌為主的密乘。母續中的修持法深于父續。如果說事部中外部的儀軌,諸如沐浴、誦經等較重要于內心的靜修,如果說行部中外部身、言的行為與內心的三昧(靜修、定)相平衡,那么在瑜珈部中主要是內心的靜修。尤其是在無上瑜珈中內心的修持使修持者獲得樂與空不二,舍棄對任何事物的執著和自我存在的信仰,進而擺脫生死輪回,得到解脫的最高智慧。瑜珈修持中還有一些具體的修持法,如幻身瑜珈、中陰瑜珈、夢境瑜珈、遷識奪舍(即轉移心識)瑜珈等。

密乘修行有兩個重要的步驟,稱作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所謂生起次第是信徒凈化其凡庸的見、聞、覺知、修習本尊,現見其形、咒語、智慧的瑜珈;圓滿次第則是借助于體內的心氣及脈絡的作用修持密乘的瑜珈。兩者的一個重要區別是在生起次第中所現見本尊可視為心的產物,而圓滿次第中所現見的本尊非有觀察對象,是心氣及脈絡作用而顯現的本尊,即“真” 本尊。密乘大師們常告誡,先修生起次第,后修圓滿次第,嚴禁只修一次第,或不照順序修行。

來源:TOM新聞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