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家長不惜一切讓孩子接受高水平的教育,為的是能在社會上扮演一個成功的角色。但他們忘記了,孩子也必將扮演戀人、夫妻的角色,生殖健康、性心理健康與否將決定他們能否獲得正常、幸福的生活,孩子想不想要性教育呢?聽他們自己說吧。
中學生的性教育,一直處在一種欲說還羞的狀態。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終究要直面這個有些敏感的話題。要做好中學生性教育的工作,家庭、學校、社會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要方法得當,正確引導,讓羞答答的玫瑰大大方方地開。
·以科學的態度正視性教育
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對中學生進行性教育十分困難。但是一起起事件卻不斷敲響警鐘:我們必須正視這個問題了。
初一的時候,我所在的中學組織全校的女生去觀看生理片,我也去了。但我發現,片子的內容只是非常簡單的關于女生的生理問題,其他的內容很少,而且拍得很早了。直到高二,我們總共就進行過這么一次教育,從這里可以看出學校是很不重視這問題的。至于父母,更是很少對孩子說這事。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會希望得到這方面的知識,得不到正規教育,有些孩子就會找其他渠道,如看不健康書籍,而這些就更不好了,很容易使青少年走入歧途。
浙江省新昌中學劉晟
·愛我們,就給我們健康的性教育吧
性知識,對于我們這些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是誰也躲不過的一道坎兒。邁得過去的,是幸運的,因為他(她)終于長大了;邁不過去的,是不幸的,因為有些障礙、痛苦在以后的人生當中他(她)將獨自承受。從家長、老師那里得不到的,我們只能從“地下渠道”秘密地獲得,可是誰又能保證這些“知識”是有利無害的呢?一些同學看了成人網站、色情圖書和不健康的光盤,健康有益的東西沒有學來,卻扭曲了他們對美好生命的理解,距離正確的倫理道德越來越遠,干出不少“傻事”,甚至觸犯了法律,給自己和他人造成了傷害。家長和老師們應該明白,成長中的孩子比誰都更需要性教育,這是我們的權利,而為我們提供健康的性教育,本身就是對我們的一種關愛。這不同于對我們衣食住行的操勞,對我們考試升學的關注,而是對我們身心健康成長的保障,對我們道德品質和責任意識的培養,更是對我們未來幸福的責任。我們的成長是一條多么漫長的道路,如果離開家長和老師的幫扶和正確引導,我們不可能獨自做得很好。如果每個家長、每個老師都能夠懂得用性教育來愛我們,從我們的需求出發,告訴我們一切關于性的知識、性的美好和責任,最終讓我們培養起正確的性倫理道德,那該有多好!
河南省淅川縣第五高中馬冰
·同輩性教育要引導
我的父母很傳統,從小在家里“性”就是一個被查封的話題。到了初中難得有幾堂生理課,老師也是如臨大敵,把不該漏的內容給漏了。一直到高中畢業,“性”在我意識中還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讀到大學,有一次在與室友的閑聊中我竟然發現有些同學比我更模糊———連孩子從哪里生出來都不知道。一方面,我們接觸到越來越多像同居、避孕、流產和性傳染疾病等關于性的社會現象,另一方面,我們對這類社會現象的認識程度又遠遠不夠。幸運的是,有了第一次敞開心扉的交流,寢室同學總是很積極地告知自己從醫療保健課、網上、書本上和別人口中知道的相關信息。不能說這種同輩性教育非常系統,至少我們都慢慢形成了一種自我保護意識。其實我們對父母、老師不能要求太多,他們的保守很大程度上是受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影響,這種長期沉積下來的文化不可能一下子改變。因此,如果加以引導,這種同輩間關于性的相互教育或許是解決性教育難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浙江師范大學法政經濟學院 張淑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