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疆
一名16歲的重點高中女生,因為父親是擺攤的,太“窩囊”,家里“寒酸”,所以,在父親希望她幫忙看鋪子時勃然大怒,揮著菜刀追砍親父,把父親砍傷后,離家出走,而父親,只是希望女兒能早點回家。(9月4日《重慶晨報》)
一個16歲的女孩子,一邊咒罵著自己的父親,一邊不停用菜刀砍父親的臥室門,而且邊哭邊喊“你活得這么窩囊,害得我也難過”。看得出來,孩子的內心是復雜的,因此她才會在揮刀狂砍父親臥室門的時候痛哭失聲。但是她的眼淚顯然不是為砍傷父親后內疚而流,而是為了內心深處揮之不去的恥辱感,這樣的場景發人深省。
使這個孩子深以為恥的是貧窮。但是她的父親真的有那么貧窮嗎?這個孩子不過是個高中生,而她已擁有了小靈通,而她的父親打工時每月還能掙到800~1000元的工資,這樣的收入雖并不寬裕,但對于很多家庭來說已算是不錯了。然而即使如此,父親在女兒眼中依然是“窩囊”的,“窩囊”到要對其痛下殺手……曾有國際機構做過一項調查,讓青少年列出自己崇拜的人。結果,很多國家的青少年都把自己的父母列在比較靠前的位置,只有中國的青少年把父母放在比較靠后。而不崇拜父母,也意味著父母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所起到的積極因素正在逐漸減退。
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逐漸減退,那么學校教育呢?令人遺憾的是,如今的學校教育更多地只是應試教育,而非“人的教育”,以至于越來越背離了教育的本質。與考試成績相比,如何培養孩子健康成長、健全獨立人格,往往提不起學校更多的興趣。于是,高分低能乃至高分低素質的學生屢見不鮮,這個砍傷父親的重點高中女生就是一個生動的注釋。
喪心病狂的菜刀之下,父親偶像就這樣轟然倒下,這一刀砍在父親身上,卻痛在國人心里。
來源:《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