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信息時報作者:
《好奇害死貓》今天公映。當我寫這段文字時,片方還在努力造勢,以小宋佳的濕水鏡頭作賣點,輔之以胡軍和劉嘉玲的牽強緋聞,章法是俗了一點,但我還是想看。
劇情介紹說,電影是關于第三者的故事——小宋佳和胡軍偷情,逼婚,然后出現一連串詭異情節:大婆劉嘉玲被潑油漆,孩子又失蹤了。胡軍自然認為是狐貍精作祟,發狂殺了她,自己進監獄。在奸夫淫婦都得到懲罰之后,大家發現,毒設相思局的,竟是一直都在“專心”種玫瑰的劉嘉玲。
在廣電總局清剿熒屏第三者的禁令之下,《好奇害死貓》雖然是電影,但似乎仍有點逆風飛揚的意味。究竟,以第三者為題材的倫理片該不該一禁了之呢?我之前曾撰文說過:“實在要作規定,不如這樣寫:每部第三者電視劇,必須提供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才能播出?!?/FONT>
思考婚外情的解決方法,其實是中國新一輪離婚浪潮的關鍵出口,它隱含了一個大前提——全民思考,成就全民價值觀重建。
近年來,中國電視劇產生結構性變化,第三者為題材的倫理片成為重心之一,其現實載體是國情變化,這從一連串數字中可以看出來——結婚與離婚比例激增到3∶1,在不少大城市,婚外情在離婚原因中排行第一,比例為50%~80%。在價值觀的動蕩之中,有人恐慌,有人逃避,有人,像《好奇害死貓》里劉嘉玲的角色,則開始尋求極端的辦法宣泄情緒。幸而,也有人開始冷靜思考,導演張一白和編劇霍昕就是其中之一。
這種思考,應該得到鼓勵。長久以來,婚外情一直藏在暗處,不展現,不談論,會導致“未知的恐懼”,倒不如拿到太陽底下曬曬更好。
舊道德受到挑戰,中國人必須在陣痛和反思中找出適合現代社會的婚姻模式,是合,是分;是一夫一妻,還是“以賣淫和通奸作為補充”(恩格斯語)的開放式婚姻……價值觀可以多樣,但必然存在主流。在杜雷斯最新一期全球調查中,法國人的性伴侶人數居全球最高,美國是性最開放國家,但在這些地方,婚姻和家庭依然是主流,這是人民自己選擇的結果。他們吃過大餐,也吃過垃圾食品,口味,早就鍛煉出來了。
在文化傳播中,如果有人堅持要用行政手段去清洗文化載體,用單一的聲音去教化人民,這也許會讓人民變得很單純。然而,單純的東西,往往是最容易受到污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