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道教文化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2006-11-07

 大河網
 
  宗教文化對文學的影響,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里都可以感受到。

  基督教文化對西方文學發生的重要影響,在西方許多作家的作品里均可以發現。同樣,中國的宗教文化也曾經對中國的文學發生過重要影響。中國的宗教主要有三種,即佛教、道教和伊斯蘭教。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宗教文化,也主要有三個部分:一是佛教文化;二是道教文化;三是伊斯蘭教文化。在三種宗教文化中,只有道教文化的根是深扎在中國的土地上的。

  道教不同于佛教和伊斯蘭教,它不是由外國傳來,它是從中國本土生長出來的。它源于先秦的道家,奉老子為教祖和最高天神,同時承襲了中國古代社會的巫術和求仙方術,是土生土長的本民族宗教。它在東漢晚期逐漸形成,長久作用于民族文化心理、風俗習慣、科學技術以及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的廣泛領域。道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道教追求在現實世界上建立“人人無貴賤,皆天之所生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的平等社會。這種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影響了許多文學家,從而使一批類似《桃花源記》和《水滸傳》的文學作品出現,《桃花源記》期望建立一個寧靜、平等、安樂的世外世界,《水滸傳》期望凡到梁山泊聚義的人都能成為兄弟。今天的中國當代文學中,有一批寫反對司法界腐敗的作品,這批作品中反映出的對平等的渴望,其思想的源頭里,有一支是連著道教文化的那條河道的。

  道教認為“道法自然”,認為自然界的美妙山水間存在著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因此崇尚清靜無為,主張與自然和諧相處。這種主張也對后世的文學家產生了影響,使類似于“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這種贊美、詠嘆山水的詩詞不斷涌現;使類似于《游褒禪山記》的散文不斷創造出來。今天的中國當代文學中,有一批作品對現代科技的負面作用表示出擔心,對美麗的自然環境的被毀壞表示出憂慮,期望回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社會。這批作品的精神源淵,也可追朔到道教文化里。

  道教認為生活是樂事,活著是好事,死亡最痛苦,樂生、重生、貴術,熱衷于“人如何不死”、“如何長生”的問題。世界上其它的宗教幾乎全都關心“人死之后如何”的問題,認為人生充滿罪惡與痛苦,把希望寄托在天國,企望死后靈魂得到安寧,只有道教獨樹一幟,講究養生之功,希望長生不死。道教的這種希望也對歷代的文學家產生了影響,使孫悟空這種燒不死砍不死的藝術形象和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的故事得以在小說《西游記》里出現。在今天中國當代文學里,有一批小說專寫人對死亡的恐懼,寫人為延年益壽作出的各種努力,這批作品的精神之源,也有一部分在道教文化那里。

  道教向往超俗脫凡、不為物累的“仙境”世界,對戰爭表示出特別的厭惡,這對文學家們也有影響。中國的許多詩詞、散文和小說在寫到擴張性侵略的戰爭時,多采批判、反對和譴責的態度。從杜甫的詩句:“邊庭流血成海水,我皇開邊意未已”,到中國文學中反對窮兵黷武的傳統精神,和道教文化都或多或少的有著聯系。

  宗教作為一種成熟的意識形態,是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觀念、情緒和活動的相當嚴整的體系,是人類的一種偉大的創造。它可以被認為是人類活動的一種方式,具有極寬廣的文化涵蓋功能。道教作為一種成熟的宗教,包含著哲理思辨、人生理想、倫理觀念、道德意識等內容,必然會給予中國的社會文化以巨大的影響,中國文學是社會文化的一種樣式,它自然要受到它的影響。我們看到了這種影響,就會加深對中國文學發展中一些現象的理解,就會摸到中國文學作品的一些思想之脈。

  要想準確地理解中國的一些文學作品,需要對中國的道教文化有一點了解。在道教圣地可以看到道徒們在特設的法壇上進行“齋醮”的儀式;看到設壇、擺供、焚香、化符、念咒、上章、誦經、贊頌的過程;看到美麗的燭燈;看到美妙的道樂吹奏程式;看到道徒們修練內功的情形;看到道士們為死者進行施食、追薦和超度的情景。那會使你覺得樂趣無窮。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