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傳媒
中國的性文明歷史按有明確文字記載計算,已有兩千多年。如今最有名且最有代表性的,可能要算是孟子的“食、色性也。”與《馬王堆醫書》了。也就是說那時的性觀念是比較開放的。到唐代為止,應該說中國還沒有強烈的性壓制。從宋代的程朱禮學起,儒家搬出了孔老夫子的“男女授受不親”作為封建倫理道德規范,開始了長達一千多年的中國性壓抑時代。直到以魯迅先生為旗手的偉大的“五四新文化運動”,才沖破了中國封建思想的頑固統治。但是,五四運動至今已近百年,封建思想意識卻仍然具有相當的影響力。究其原因,其一是社會意識形態的形成與改變需要較長的時間,其二恐怕是新社會倫理道德的發展滯后于經濟文化的發展。在中國,‘性’似乎依然是洪水猛獸,依然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地未登大雅之堂。
美國是當今世界最發達的國家,對世界的影響是世界第一,性觀念的影響也不例外。其實在美國短短的歷史上,性壓制的程度曾經比中國還嚴重,從美國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德萊賽的三部曲中可以看出這一點。但后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爆發的性解放運動,在把美國變成世界上性觀念最開放的國家之一的同時,不但性解放所總結出的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嚴重影響全世界,它的副產品——愛滋病也在全世界蔓延。如今美國的性觀念、性文化對中國的影響也是最大的。
其實在歐洲,法國、德國、荷蘭等國的性文化才是西方國家性文化的代表,但因綜合實力遜于美國,其影響也遜于美國。我們再把眼光放寬一些,在太平洋的一個小島國,發現那離現代文明比遠的地方,性是那么美好(因為在那里性從未被壓制過,解放、開放這樣的詞用不上)。在那里,人們充分享受性的快樂,在那里沒有性交易、性病、性犯罪,卻被現代文明社會看成是未開化的野蠻人。
性在人們的意識里成了骯臟的性、罪惡的性、如洪水猛獸般的性。但人類又無法去回避性,于是急切地想到了性教育,但一個羞字當頭,一種恐懼心理殿后,又哪里講得出來,又哪里說得清楚。
現有的性道德與性文明觀念已經無法救我們脫離性的苦海,西方的圣經、中國的儒家文明似乎都是要拯救人類脫離性的苦海,但卻把人類引入了更加苦難的深淵。
恩格斯說過,人類社會的歷史是螺旋發展的。我們是否該把目光投向太平洋小島上那現代文明認為的原始社會,讓性從新回到過去的起點。那里沒有性交易,沒有性病愛滋病,沒有性罪錯……在那里,性是美好的,高尚的,讓人羨慕和贊美的;人們充分地享受大自然賜與我們的性的權利;我們為什么不回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