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大德高僧:注學 持戒 濟世 ——《一輪明月》觀后[圖]
2006-11-27


        大陸知名影視明星濮存昕與臺灣影星徐若瑄主演、講述近代高僧弘一大師一生經歷的影片《一輪明月》,已于2005年8月在全國首度公演。近日我也喜得一睹,連了看幾遍,深受感動,下面略述幾點看片之后的感受與思考,與大眾探討。

  眾所周知,弘一大師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戲劇家、音樂家、書畫家、文學家、藝術教育家。其在文藝界,早以‘李叔同’之名為世所重。他早年創作的《送別》等歌曲,流傳近百年,至今仍為人們傳唱。在他人生生涯的中途,正當藝術事業蒸蒸日上之際,正在家庭妻兒和美安樂的中年,卻一舉遁入空門,成為民國時期中興南山律學之一代高僧。他以后半生全部生命專研佛教戒律,被后代人譽為南山律宗第11代祖師。這傳奇般的人生經歷,到底能給我們什么啟發呢。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

  一:直示“輪回”深義

  影片強烈暗示生命是一個輪回的過程,進而深入追問生命的真諦。片頭,是一只旋轉的陀螺、一個小孩子(少兒時期的李叔同)在玩耍這只旋轉的陀螺。在片中,具體講述了弘一大師六十余年極其豐富的僧俗生涯。而在片尾,全部影片結束時,弘一大師又看到一個玩陀螺的小孩子,正在重復著他童年的故事。這些情節,正是在訴說生命的輪回。

  在我們的生命中,與我們相關的一切……四季的春花秋月,時空的日夜交替,社會的過去現在未來、生命的生老病死,等等等等,我們生命所感受到的一切切,哪一樣不正是如此昭示著輪回呢?而這個輪回過程的解脫之路又何在呢?片中有明白啟示,端看觀眾能否悟出。

  
二:揭示“無常”深義

  片頭話外音——“歲月荏苒,如夢似幻,人生一世,只在呼吸之間。”  

  李叔同先生在家庭出生優厚、留學海外歸來(可算是20世紀最老資格的海歸派)、事業圓滿、妻子相愛的背景下,為何選擇毅然決然拋家別妻,成為佛門最難修學的律宗中的一位苦行僧。這個戲劇性的轉變,是否暗含對“生命無常”體悟這個原因?回答是肯定的。


  在現代社會,由于種種原因,普通人往往誤解出家,以為出家是很丟臉的事情。誤認為出家,都是在社會上或感情或事業失敗之后的不得已選擇。殊不知,真正意義的出家,正是一個全新的超越虛幻輪回、開拓生命真實價值的過程。而這個凡夫生活與出家修行的關鍵轉戾點,正是對“無常”真相的認識!而且,對“無常”體悟越深,才越能深刻的感恩佛法、契入修行、解脫輪回。而漠視最可怕的生命無常,于石火電光中追逐虛幻名利情愛,終歸懵懂一生、不知歸途,這正是一切凡夫生活及其世俗事業的心理基礎。

  
三:探討“愛”的真諦


  片中,李叔同先生出家后,深愛他的日本妻子無限悲傷。在與弘一大師最后一次見面時,她問道:“弘一法師,請告訴我,什么叫愛?” 弘一大師答:“愛,就是慈悲。”此答,深義無窮!


  我們覺得,修行人誠然不是無情人。但,凡夫“情”懷與圣人大“愛”,二者的關系到底如何?圣人之大愛,具有無私(平等故)、無欲(清凈故)、更無畏(無我故),堪稱真正意義的慈悲,也才真正堪稱無條件的清凈的“愛”。而普通人之兒女私情,有私、有欲、終歸難免有畏,其實說到底那是一種私情。慈悲意味著解脫,而凡情絕不意味著解脫。


  片中這段情節的畫面也非常精美,弘一大師選擇在兩只相反方向的小船中,與深深愛他的俗家妻子見最后一面。湖水、小船、兩人,都各有深刻寓意。這個情節大有文章:生死,本來就是一條深不可測之無盡大海(湖的象征);小船,就是我們飄搖于這生死巨海中的危脆幻軀;而船中之人,正是輪回中永無歸宿之期的一個個生命。輪回愛海中,我們到底何去何從?

  四:表現戒律在現代佛法弘揚中的重要性


  這表現在弘一大師與太虛大師的對話中。太虛大師乃20世紀偉大的高僧,佛教界革新派、人生佛教思想倡導者。其思想對現代佛教的發展方向影響極其深遠。而弘一大師卻是一位繼承南山律,強調修行人嚴格回歸傳統戒律的律宗行者。這實質就是一個修行人在持戒與度眾這兩個方面的統一性問題。


  具體說來,其一,佛教應該廣度眾生、適應時代。其二,如何保證修行人自己不變質、且切實提升自己作為佛弟子之個人戒德、實修。這二者矛盾嗎?片中弘一大師的臺詞,給了我們答案:這是兩條有著同一終點的路。或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正是現代社會每個修行人,在任何一個時刻,都必須認真面對的的問題——如何做到以戒律為立身之根本基礎,進而展開一切修行度眾、弘法利生的事業。


        五:探索戒定慧實修與廣度眾生的關系


  這個問題,緊接著這上面這個話題而來。現代社會紛紜復雜,這個時代的人們,面對著更多的選擇、誘惑,也同時充滿著更深刻的迷茫與徘徊。在這個時代背景下,一個佛弟子要想度眾生,首先必須高度充實與提升自己。無論是佛法戒定慧的實修上,還是對社會動態與眾生生存狀態的關注上,都要求有相當的深入與通透。否則,在現代社會下,自利與利人,往往都可能只是一句空話。


  而且,對于普通行者,還務必先要在戒定慧的實際學修上扎實深入,奠定根本智慧,這是現代環境下真正道人之弘法本錢。這才能保證度眾生的過程,是真正的在度眾生、在化社會,而不是相反的,被眾生度、被商業化。片中弘一大師出家后不久,就閉關四年一心研學戒律,且出家后終身苦行、過午不食,乃至于學習印光大師喝飯后涮碗水、嚴格拒絕倓虛法師為其換被褥的情節,這些都具深刻啟發!

  六:片題“一輪明月”的象征意義


  近代著名畫家、李叔同先生的學生豐子剴先生,曾經有段文字講述弘一大師之出家,摘錄如下:


  我以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學術文藝。靈魂生活就是宗教。


  “人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三層樓。懶得(或無力)走樓梯的,就住在第一層,即把物質生活弄得很好,錦衣玉食,尊榮富貴,孝子慈孫,這樣就滿足了。這也是一種人生觀。抱這樣的人生觀的人,在世間占大多數。


  其次,高興(或有力)走樓梯的,就爬上二層樓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頭。這就是專心學術文藝的人。他們把全力貢獻于學問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藝的創作和欣賞。這樣的人,在世間也很多,即所謂 “學者”,“藝術家,”。


  還有一種人,對二層樓還不滿足,就再走樓梯,爬上三層樓去。這就是宗教徒了。他們做人很認真,滿足了“物質欲”還不夠,滿足了“精神欲”還不夠,必須探求人生的究竟。他們以為財產子孫都是身外之物,學術文藝都是暫時的美景,連自己的身體都是虛幻的存在。他們不肯做本能的奴隸,必須追究靈魂的來源,宇宙的根本,這才能滿足他們的“人生欲”。這就是宗教徒。


  上述人生意義三種層次的分析,恰如其分。影片《一輪明月》,也正是按照上述三層樓的線索,敘述弘一大師豐富精彩的一生。他早年對母盡孝,對妻子盡愛,安住在第一層樓中。中年專心研究藝術,發揮多方面的天才,便是遷居在二層樓了。中年之后,不再滿足于二層樓,于是爬上三層樓去,做和尚,修凈土,研戒律,這是當然的事。


  如此看來,這部影片不僅像一般電影一樣,展現了多數人一生中追求的愛情、家庭、事業,乃至藝術生涯,更對于一切眾生,其生命之深層次價值與意義,對于人生的究竟歸宿,作了全面探討。這便是片題“一輪明月”的命名基礎。“一輪明月”正象征著對生命終極意義的追求。

  七:藝術性與思想性的完美融合


  很感謝,由社會普通人士拍攝的佛門人物題材影片,能夠制作到如此精良的程度,基本達到了對一代高僧弘一大師偉大人生原貌的如實再現。片中句句臺詞都可謂非常精到,藝術性俱足。音樂方面,也充分配合展現出了弘一大師高深難言的人生意境,片中弘一大師歌曲的吟唱,都非常感人動聽。


  而且更難得的,其思想性相當深邃。這部影片,無論是對于啟發普通人深入思考事業與愛情、人生與生命的真諦,還是對于佛門修行人高度認識戒律價值、正確認識自度度人的關系等方面,都有很大意義。


  因此,我推薦大家都能夠看看這部影片,并歡迎大家就此片的啟發價值深入探討。

無盡奇珍供世眼 一輪圓月耀天心
——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樸初為弘一大師的一生題詞
 


      (1)一九二一年三月,溫州慶福寺閉關安居,從事《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的著作,并親自以工楷書寫,歷時四載,始告完成。

片中老和尚有言:“ 戒律從唐朝南山道宣創作,自南宋以后南山律便失去真傳。弘一歷時四年,遍考中外典籍,鑒于南山律戒相復雜,難以記誦,于是他用列表說明的方法寫出書稿。今日閉關結束,大功告成了!”( 此即:《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

        看到這里感慨啊!多艱難啊!大家要珍惜所有祖師大德的著述以及佛經啊!所有祖師的著述都是心血所成啊!我等學人要惜福啊!珍惜恭敬所有經典!!!

      (2)拜見印光法師,開始沒能見著,就坐寺院外幾天幾夜,日曬雨淋。后在印光大師身邊7天,目睹老法師日常修行生活的每一細節,深深影響其以后的修行生涯。片中一細節:印光大師把缽里殘余又用開水沖后飲完,弘一法師也虛心向印光大師學習。印光大師贊嘆點頭說:“好""要惜福啊!”。


弘一法師問印光大師:“佛法究竟如何救國救民呢?”
印光大師:“因果之法乃是救國救民的急務。要是人們知道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想拯救世道人心,必須從此入手啊!”

      (3)與太虛大師的一番對話。太虛大師的觀點是: “教做人格圓滿的人. 佛教是世界的.創建更偉大的佛教事業.”弘一法師還是致力于弘揚律宗。最后說:“你我走在兩條有一同一終點的路上。”

在給學生們講課時說:“律宗是最難修的一宗。社會上眾生們叫我們僧寶,所以人格品行也要修得很高..."

太虛大師:“多謝弘一法師為《三寶歌》譜曲...佛教徒的言行應該以:“盡三寶,報四恩為本,弘一師把《三寶歌》教給青年學生們傳唱,真是教化心靈啊!”
弘一法師:“教化心靈!”

      (4)應倓虛法師到青島湛山寺開示律宗旨要。
倓虛法師:“寺里所有僧眾的被褥都比你的新......我一定給你換個新的. ”
弘一律師:“你不給(還我舊的) 我也無妨,我就睡這在這光板床上。”
開示:“佛教最高尚最基本的修養就是持戒。教、禪、密、凈之根基,若不嚴持戒律,各門真義便不可得。......所以,學佛人一定要以持戒為主。一旦受戒,萬萬不可受而不持。”

此段話好啊!虛云老和尚也開示:“深信因果、嚴持戒律、堅固信心、決定行門。”
昌臻老法師也反復強調:“持戒、念佛、食素。”

個人體會:確實如此!在家居士先受五戒,受后而持,個中利益無量!命運怎么改造?從戒-定-慧!逆緣來臨,持戒就是改造命運的機會""!

       (5)抗日戰爭時期,弘一律師重病,還懺悔自己不能為國為民做什么。看淡生死:“大病從死”。自己生死邊際還不忘救濟難民,付囑僧眾把禪房寮房多騰出些,救濟難民. 能維持多久就維持多久. 把別人贈送的一付眼鏡賣了換作道糧,救濟災民。
       開示:“念佛不忘救國!我們佛教講報國恩的。當下民族存亡,危在旦夕。僧侶們,以及所有學佛人,要遵循佛陀教誨: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以佛陀悲憫之心阻止殺戮,救國于危難!”,譜寫救國篇章 愛國之悲心,報國恩之具體實踐令人感動啊!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