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近段時間“艾滋病高危人群”這個帶有特殊色彩的稱謂再次成為焦點。
一般人認為,吸毒的人、賣淫嫖娼的人、同性戀者屬于高危人士。可是,應該引起高度警惕的是:近幾年間,“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范圍逐漸擴大,一些本來“比較安全”的人,也開始上了“黑名單”,淪為“高危人士”。
流動人口成艾滋病感染高危人群,大學生患者明顯增多成高危人群,農民工是艾滋病傳播的高風險人群……高危人群“跨越式增長”的背后,是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快速蔓延的嚴酷現(xiàn)實。艾滋病這一“定時炸彈”,已經成為無法回避的公共衛(wèi)生和社會問題。
這些人成為高危人群,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無知者無畏,因為無知而疏于防范;二是放縱惹的禍,因為過度開放的性觀念,使性傳播成為重要途徑。一面“無知”,一面“放縱”,不知讓多少人掉進了“開放的陷阱”、“解放的陷阱”,成為艾滋病受害者!
中國人今天的開放程度,讓以“性解放”聞名的西方人大跌眼鏡:從不斷公布的性愛日記,到影視名人的性愛錄相;從遍及城鄉(xiāng)的脫衣舞、鋼管舞,到因特網上流行的“裸聊”;從泛濫成災的一夜情、婚外戀,到霓虹閃爍的夜總會、紅燈區(qū)……真不知道,這種放縱的生活方式、混亂的性觀念,到底是社會的進步還是倒退?盲目的性開放和性解放,是否在重蹈西方國家的覆轍?
當性解放成為流行文化,當賣淫嫖娼成為“產業(yè)”,當放縱成為時尚……我們要反思的,不僅僅是我們的知識多么匱乏,我們有多么愚昧、無知,更應該追問的是,是什么混淆了榮和辱、是與非?是我們不知道文明的標準,還是被“油脂蒙住了心”?
很多人都記得,胡錦濤、溫家寶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自到醫(yī)院看望艾滋病患者,微笑著與他們一一握手的感人場面。近年來,為了遏制艾滋病的高擴散趨勢,各級政府做了很多努力。從公共娛樂場所發(fā)放安全套,到為農民工普及預防知識;從推動安全套進高校,到為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費治療……一項項務實、具體的措施,似乎讓人們看到了遏制艾滋病的希望。
然而,近年來,我國艾滋病報告人數(shù)仍以平均每年30%至40%的速度快速增長。嚴峻的現(xiàn)實警示我們,普及預防艾滋病的知識、推廣“安全套”固然重要,但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正確的性觀念、性道德,才是根本。如果不改變放縱的生活方式,不扭轉驕淫的社會風氣,根治艾滋病只能是美麗的“烏托邦”,很難成為現(xiàn)實。
西方諺語說:最好的盔甲是躲在射程之外。面對艾滋病的威脅,我們準備好“最好的盔甲”了嗎?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