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救命天使”的執著與困惑
2006-12-28

 2006年12月28日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沈陽12月27日電(“新華視點”記者王炳坤、陳黎明)在102國道遼寧葫蘆島段,長期“活動”著一支民間救助隊:三輛汽車、幾副擔架、數名隊員,被年逾花甲的李樹文老人帶領著風里來雨里去,使許多在交通事故中不幸受傷的人及時得到了救助。

    11月29日,被人們稱作“救命天使”的李樹文老人去世,他自費創辦的救死扶傷聯合會名存實亡。對于債臺高筑的繼承者們來說,如何將救死扶傷事業繼續下去,成了一道難解的題。

  無私的救助

    在掛滿錦旗的李樹文汽修廠倉庫內,一個小黑板上記載著李樹文的救助隊在交通事故現場救助的傷員人數:1998年,重傷員16人、輕傷員25人;1999年,重傷員18人、輕傷員32人……截至2005年底,這支隊伍已經成功救助了429名傷員。

    8年前,靠著白手起家創下近200萬元家業的李樹文被診斷出肝硬化晚期和肺心病,時年58歲。躺在病床上的他,想到了平時在修理事故汽車時目睹的一個個生命垂危的傷員。

    李樹文的汽車修理廠建在葫蘆島市郊的102國道旁。102國道一度是關內進入東北最繁忙的公路線,每天來自全國各地的過往車輛有2萬多臺,交通事故發生率也較高。由于偏遠路段救護車很難及時趕到或某些嚴重事故因沒有目擊者及時報警,傷員難以得到有效救助。曾經幾次參與事故救助的李樹文還碰到過這樣的尷尬:他抱著血流不止的傷員要往醫院送,可一連攔了十幾輛車也沒有人愿意停。

    自覺來日無多的李樹文下定決心,成立一支專門救助交通事故中受傷人員的救助隊。病情稍有緩解,他便不顧醫生勸阻回到修理廠,把自己的3輛汽車噴上“救死扶傷交通事故義務施救車”的大字,買來擔架、氧氣袋、止血帶等急救物品,聘請了8名救護隊員,并安裝了專門的求助電話,開始在102國道葫蘆島段及一些周邊干道來回巡檢。1999年5月,李樹文將救助隊在民政部門注冊登記,成立了國內首個“交通事故救死扶傷聯合會”,并規定以汽修廠的利潤作為開支來源。

    隨著越來越多的事故傷員在救助隊的幫助下保住了生命,李樹文決定將救助事業進一步做大。2005年3月,當他看到一位青年在湖南湘潭縣遭遇車禍無人救助,在路邊躺了5天黯然死去的報道后,立即驅車千里趕往出事地點,考察路況并與當地交警部門聯系建救助分站事宜。同年10月,他先期在事故發生率較高的205國道河北黃驊段租房買車,建起了事故救助分站。

    艱難的堅持

    李樹文的救助工作開展得并不輕松,曾經多次陷入困境。

    救援隊的車輛運行費、隊員工資,加上經常為困難傷員墊付醫藥費、營養費等,每年開支巨大。由于唯一的經濟來源只有汽修廠利潤,運轉經費一直捉襟見肘。李樹文便不斷從銀行取出自家存款補貼進去,如今上百萬元積蓄已經花得一分不剩。

    老人的二兒子李巖至今記得父親動員他和大哥賣房子的情景。當時救援隊的3輛車停了兩輛,剩下的一輛連油錢也成了問題。李樹文一咬牙,把老伴和兩個兒子叫到身邊,硬是要賣掉全家的3套房子。最后兒子兒媳們流著眼淚搬出了家門,至今仍住在汽修廠租來的平房內。

    從2001年開始,李樹文逐漸落到了舉債救助的境地。2003年,債臺高筑的李樹文再無經費來源,救助隊也瀕于解散。好在他的義舉感動了遠在河北的一位好心人,2003年6月,已經64歲的李樹文在這位好心人的幫助下,帶著妻兒外出承包起了一些小工程。掙來的錢也分成兩部分:一部分還債,一部分維持救助隊運轉。救助隊就這樣一路跌跌撞撞地走了下來。

    在救助隊工作了3年的楊志光感慨道,事故救助異常艱苦,寒冬臘月,露天奔忙的隊員們衣服都結成了“冰疙瘩”;深夜巡檢,大伙常常一個月都睡不了一個完整覺;過年過節車多人多,要加班加點巡檢,在家過不上個團圓節。在救助隊開了7年車的李停說,資金最困難的時候,每個月幾百元的工資,常常是每次二十、三十地零散領到手里。但是,老會長賣房借債苦苦支撐救助事業的義舉,使大伙再苦再累也堅持了下來。

  尷尬的求助

    從2000年起,李樹文便四處奔波,向社會各界反映救助隊面臨的困境,尋求幫助。沒有想到的是,到處遇到的都是“有心無力”的尷尬。

    2000年11月,葫蘆島市以政府文件的方式,對救助隊給予支持,指定李樹文汽修廠為交警部門車輛定點維修廠,以確保救助隊的基本開支。但這一文件由于后來與公安部出臺的“不能指定專門修理單位”規定相沖突,交警部門難以落實。李樹文后來又找過一些政府單位,但是由于扶持民間團體沒有相關政策依據,人家也很為難。

    葫蘆島市委副書記鄭宏偉曾對記者表示,葫蘆島市對李樹文的奉獻精神充分肯定,從行動上也給予了一定扶持,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是否應該用行政手段繼續支持這個典型,還值得研究和探討。一些人也勸李樹文:“辦好事要量力而行,不要硬撐下去了,能辦就辦,不能辦就別勉強。要求政府給優惠政策,別人會說政府是‘花錢買典型’。”

    河北省黃驊市公安局交警大隊事故科科長趙鳳翔遺憾地告訴記者,李樹文的救助分站成立兩個多月,就救助了近10起事故的15名傷員,在當地引起了不錯的反響??衫顦湮囊徊〉?,幾名救援隊員只得去打工謀生,幾臺施救車也停放在救助隊租來的院內,落滿了灰塵。

    未解的難題

    李樹文為妻子李顯云留下的臨終囑咐是:“救死扶傷是件好事,你們一定要堅持下去!”但是究竟如何“堅持”,卻成了一道難題。

    在李樹文曾打算設立救助分站的湖南省湘潭縣,交警大隊副大隊長賀慶德介紹了一個背景:湖南省交警部門去年“大接訪”以來接待的案件舉報中,約80%跟交通事故賠償無法到位有關。而各地交警部門在處理交通事故、救助傷員的工作中,也背上了沉重的資金負擔。僅湘潭縣交警大隊近兩年墊付、欠下的醫藥費就有20多萬元,而鄰近的湘鄉市交警大隊,這項虧空則高達60余萬元。

    賀慶德深有感觸地說,交通事故救助確實不是某個人、某個公益組織所能夠承擔的事。

    事實上,有著同樣困惑的并非李樹文一人。幾年前,大連市民王勇聯合十幾個年輕人成立了“海上義務救助隊”。可這支隊伍至今還在受到經費短缺的困擾,救護設備簡陋,人員不齊。遼寧撫順義工杜連偉1992年成立“雷鋒家園”,自掏腰包幫助困境中的家庭,卻一度讓他傾家蕩產。遼寧省社會公益事業發展中心曾對全省社會公益救助組織進行過專題調查,發現這些民間公益組織成員普遍工資較低或無工資,更談不上醫療保險、養老金,僅有的一點資金全部投入到公益活動中。在幫扶困難群體的同時,自己卻在慢慢成為困難群體。

    遼寧省社會公益事業發展中心主任郭東海認為,民間公益事業離不開政府的扶持,更需要整合社會資源,健全公益組織自身的“造血”功能。比如與具有前瞻眼光的企業和慈善家對接,讓公益事業獲得物質保障。而在對接過程中,政府應該對其進行指導并監督審核其財務制度和檔案制度,以提高其影響力和社會公信力。

    而有人則提出另外的疑問:像在公路邊特別是事故高發路段設立救助站這樣的工作,難道不應該列入政府的職責范圍嗎?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