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佛教天臺宗祖師電視紀錄片《智者大師》華頂開機
2011-06-24 來源:中國佛教新聞網
中國佛教新聞網浙江訊:近日,浙江省首部全面系統介紹智者大師及其所創立的天臺宗法脈傳承的電視紀錄片《智者大師》開機儀式在天臺山華頂森林公園舉行。浙江廣電集團總編輯程蔚東,省委統戰部宣傳辦副主任許軍,中共臺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市民宗局局長楊岳富等省、市相關領導及天臺縣四套班子領導出席了儀式。
電視紀錄片《智者大師》由浙江廣電集團、天臺縣委統戰部、天臺縣宗教文化交流協會聯合拍攝,分上下兩集,以時代更替、寺廟興衰和人物命運為主線,以紀實和藝術的手法,形象再現智者大師“為國土、為佛法、為眾生”的傳奇人生,再現佛教天臺宗形成和傳承的歷史軌。為確保該片的高水準,邀請國內名作家、《浙江文化地理》主創人員夏雨清為本片撰稿,國家一級導演、中國電視文學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顧俊杰擔任導演,浙江廣電集團派出《浙江文化地理》原班人馬負責攝影、后期制作等工作,打造一流的創作團隊。預計該片將在今年10月上映,屆時對帶動佛教界傳承智者大師精神、提振道風宗風,提升佛教天臺宗文化的影響力,擴大天臺文化、臺州文化、浙江文化覆蓋面,推動我國對外交流等均將發揮一定作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宣傳推介天臺,吸引中外宗教朝拜,帶動地方產業發展。
智者大師是南朝陳、隋時在天臺山禪修弘法的一位高僧,他將印度佛教與儒、釋、道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創立了第一個中國化佛教宗派——天臺宗,被后世譽為“東土迦文”。在智者大師圓寂后千百年間,天臺宗遠播朝鮮半島、日本和東南亞地區,形成了中韓日三國佛教黃金紐帶的中樞,其影響涉及宗教、哲學、政治、文化、藝術等各個方面,成為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和對外交流的重要載體。
智者大師廣弘教法,創五時八教的判教方法,發明一念三千,三諦圓融的思想,成立天臺宗的思想體系。他成為中國佛教宗派史上第一個宗派天臺宗的四祖,也是實際的創始者。因智顗晚年居住天臺山,故稱為天臺宗。因以《法華經》為主要教義根據,故亦稱法華宗。他強調止觀雙修的原則,發明一心三觀、圓融三諦、一念三千的道理。在傳承系譜上,尊龍樹為初祖,以北齊慧文為二祖,慧思為三祖,智顗是四祖。自智顗以來,代代相傳。十一世紀初,因爭論智顗《金光明玄義》廣本的真偽,分為山家和山外兩派。山外不久衰微,今所傳者都是山家派。
因隋煬帝授予他智者之號,故世稱“智者大師”。著有《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各二十卷及四教義等著作,生前度僧四千余人,傳業弟子三十二,以灌頂、智越等最著名。智者大師弘法三十余年,其著作小部分是親自撰的,大部分由弟子灌頂隨聽隨錄整理成書。
智者大師的著述,建立了天臺一宗的解行規范,其中主要的是《法華經玄義》、《法華經文句》、《摩訶止觀》世稱為天臺三大部;又《觀音玄義》、《觀者義疏》、《金光明經玄義》、《金光明經文句》、《觀無量壽佛經疏》,稱為天臺五小部。他的特點在于教觀雙運,解行并重。在發揮《法華經》的要旨方面,他以化儀四教和化法四教判釋釋迦一代時教,用五重玄義解釋經題,述為《法華玄義》;以四釋(一,因緣釋;二,約教釋;三,本跡釋;四,觀心釋)詮經的文句,述為《法華文句》;以一心三觀、十乘觀法開顯圓頓止觀法門,述為《摩訶止觀》。他的學說,在中國佛教史上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