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誠念一聲“阿彌陀佛”到底有多大功德?
2011年7月18日 轉自大智度論 作者:禪林小童
圖片來源: 資料圖
凡是看到此文的大德和菩薩,末學懇請您一定虔誠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當您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您就是大智慧、大福報的大菩薩!!!
經言:
若人以四天下七寶,供養佛及菩薩、緣覺、聲聞,得福甚多。不如勸人念佛一聲,其福勝彼。
如果有人用一四天下的七寶(那就很多了),所有的寶藏,金銀、珍珠、瑪瑙、赤珠……,這一四天下七寶拿來供養佛,還有菩薩、緣覺、聲聞(阿羅漢),這樣,他得的福報非常的多。但是,比較起來,不如勸人家念佛一聲──你如果勸人家念一聲阿彌陀佛,福報超過拿四天下七寶來供養佛菩薩!因為念這句阿彌陀佛,能讓人究竟種善根,乃至究竟成佛。我們雖然用一四天下七寶來供養佛菩薩,所得福德雖然很多,但是仍然是有相的、有盡的;而成佛是無量、無盡的。
在《涅盤經》里有這樣的經文:佛告大王:假令開大庫藏,國庫里有很多寶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眾生。一個月往外散失財寶,布施一切眾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稱佛一口,功德過前,不可較量。
把國庫里的所有財寶拿出來,一個月布施一切眾生,那不如人家就稱一口佛,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他的功德跟前面相比,不可較量,沒法比較。往往有人覺得說:「你專念一句佛號到西方,太簡單了吧,功德太少了吧?應該修這么多:布施啊……」布施當然好,可是,佛在大乘經典里明確說「功德過前,不可較量」。你看,我們還不是國王,我們是小老百姓;也沒有一個月,偶爾;也不是布施一切眾生,是少少地做一點點功德,這樣自己都覺得比念佛超勝了。佛在這里說:國家的庫藏,一個月之內,「布施一切眾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稱佛一口,功德過前,不可較量」,這是佛金口所講,大家要信順。
《增一阿含經》說:四事供養閻浮提一切眾生,若有稱佛名號,如構牛乳頃,「閻浮提」就是我們所居住的這個世界;「四事」就是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就是生活必需品。所有一切眾生都由你來提供一切生活必需品,生老病死所需要的一切你都來布施供養。那么,如果有人稱佛的名號,哪怕就像擠牛奶那么短的時間,所得的功德超過上面用四事供養一切眾生,超過上面不可思議倍,所謂:功德過上,不可思議。
在《大智度論》里,龍樹菩薩打比喻說:譬如有人,初生墮地,有人一生下來,一墮到地上。即能一日行千里。他一天就能走一千里這么遠的路程,這是個比喻了。走多長時間呢?足一千年。
我們有人會算賬的,一天走一千里,十天就是一萬里,一百天十萬里,一年三百六十天,多少里呀?三十六萬里,地球多大呢?「坐地日行八萬里」,地球只有八萬里,那么,一年是三十六萬里,他一千年,這么大的地方,地上全部是七寶:滿中七寶,他每日能行千里、滿一千年,所過的路程,地上全是七寶,把這些拿來──供施于佛。
來奉獻供佛──不是供一般的凡夫,也不是供阿羅漢圣人,也不是供菩薩,乃是供圓滿正覺佛陀世尊。那么,這樣的功德,可以說不可思議、無量無邊,但是:不如有人,于后惡世,在釋迦牟尼佛、在諸佛滅度之后(前面是指現生供養佛),
在「惡世」(眾生習性轉惡,惡業增盛),在這個時候呢──一聲稱念阿彌陀佛,其福勝彼。
「于后惡世」,你一聲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所得福德超過前面。你一千年、每天走一千里路、地上都是七寶,以此供養佛的福德,比不上在后惡世一聲稱念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