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2日轉(zhuǎn)自博文作者:如意
圖片來源: 資料圖
什么是吉祥臥?這種臥式有哪些功德?在入睡之前,有哪四點需要注意?
睡如佛涅盤,應(yīng)朝欲方臥,
正知并決志,覺已速起身。
睡眠時應(yīng)保持什么威儀呢?結(jié)束了一天的聞思修行和修持善法之后,晚上入睡時,應(yīng)像怙主佛陀4月15日示現(xiàn)涅盤時的吉祥臥一樣:右側(cè)下臥,以足壓足,右手墊在右臉頰下,左手放在左腿上。以這種臥式入睡,即使突然離開人間,也不會墮入惡趣當(dāng)中。蓮花生大士在《六中陰》中再三地宣講:“任何一個眾生(不僅是人),臨死時若是吉祥臥,就算業(yè)力再深重、罪業(yè)再大,也不會墮入三惡趣。”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教言!以前上師宣講中陰法門時,也再再強調(diào):“我們死的時候,吉祥臥是最好的,如果自己實在沒有能力,周圍的人也應(yīng)想盡辦法幫忙。甚至牦牛、餓狗等動物在奄奄一息時,把它的身體擺成吉祥臥,也不會墮入惡趣。”可見,吉祥臥的功德非常非常大,我們每天在睡覺時,應(yīng)該記住這個姿勢。
釋迦牟尼佛在入涅盤時,頭朝向北方。有些論典中說,這意味著佛陀殊勝的大乘佛法,將在印度的北方——藏地、漢地等處得以弘揚,有這樣一種緣起。所以睡覺時,有些法師要求床位一定要改,必須頭朝北、面朝西,但此處頌詞說“朝欲方”,朝什么方向都可以,只要是吉祥臥就行。否則,臉朝上仰臥,易生貪心;臉朝下俯臥,易引發(fā)嗔心;左側(cè)而臥,增長癡心,種種不如法的臥式,會引生各種無明煩惱,唯有右脅而臥才最有功德。
作為一個修行人,一天二十四小時都不要空過,而應(yīng)在修持善法中度過。龍猛菩薩的《親友書》中說:白天應(yīng)精勤修積善法,到了晚上睡眠時,將夜晚分成三時,中夜可以睡眠,初夜和末夜一定要修持善法。據(jù)此論要求,晚上如果有十二個小時,中間只可睡四個小時。(有些人可能有點害怕了!)但一般來說,如果你睡六個小時,從十點鐘開始睡,早上四點鐘起來,這樣就比較適合,按照《瑜伽師地論》、《大乘阿毗達(dá)磨》的觀點,中夜入睡對身體也非常好。
吉祥臥有兩個好處,一方面不會令睡眠時間空耗,而能充分利用起來,積累不可思議的功德。另一個原因就是,如果我們在酣睡中離開人間,以此臥式也不會墮入三惡趣。所以,以前的一些老修行人,都比較注重用這種臥式睡覺。
但有時候我們睡覺是吉祥臥,第二天早上醒來時,完全成了另一種姿勢,這種情況也比較多。不過一年多以來,我每天的吉祥臥都保持得比較好,倒不是自己修行好,而是右邊有塊地方很痛,一直壓著就不痛,所以晚上不能翻身,一翻身就會痛醒,沒有天亮之前不能動。我有時候想:“這個病對我還是有點幫助,如果不痛的話,晚上肯定翻過去翻過來,吉祥臥很快就不成形了。”總之,吉祥臥的功德非常大,這不是明白道理就夠了,一直要在實際行動中去做。
嚴(yán)格來講,真正上等的修行人,晚上從不躺下睡覺,一直就是這樣坐著。去年學(xué)院有些堪布到昌都去聽傳承,傳法者是一位八十多歲的出家人,他從二十幾歲起就夜不倒單,直到現(xiàn)在都沒有躺下過。我剛來學(xué)院時也是這樣,大概十五年左右一直沒有躺著睡,后來得了脊椎病,醫(yī)生說這樣下去不會有很長的生命,于是沒辦法,只好以病為借口倒下去了。在我的前面,有些法師已經(jīng)倒下去了,但在我的后面,有些人都二十多年了,屋子里根本沒有床,這種修行人在學(xué)院也非常多。聽說我們的有些法師也是這樣,十三四年來始終夜不倒單,精進(jìn)修行,真是非常隨喜!
很多人剛開始時,發(fā)誓要如何如何修行,但所謂的修行,要長期堅持,若能幾十年不變,才是非常好的修行人。有些人剛出家尤其是剃度那幾天,不眠不息,非常精進(jìn),行為就像《心性休息大車疏》里說的“新比丘”那樣寂靜調(diào)柔。而外面有些“新居士”,初學(xué)《入行論》時也是這樣,幾天內(nèi)積極得不得了,過一段時間就慢慢不行了,原來的惡行暴露無遺,又恢復(fù)到以前的狀態(tài)了。
在我們學(xué)院,很多藏族、漢族的出家人,臨死時都是吉祥臥。當(dāng)然也有些大德迎接死亡的方式有所不同。道孚的鄔金多昂活佛,以前法王如意寶灌“四心滴”的頂時,要求他給我們念傳承,共念了四函,也是我們的根本上師。前一段時間,他無病無恙到自己家鄉(xiāng)去開法會,法會開完以后,他念了一個吉祥頌,就在法座上站著圓寂了。所以修行人的圓寂方式非常多,但不管怎么樣圓寂,最關(guān)鍵的是我們的道心不能失壞。有了這種道心后,經(jīng)常串習(xí)吉祥臥,用的時候也很容易。否則你睡覺時從來沒有訓(xùn)練過,只把它當(dāng)作一種理論,那臨死時恐怕用不上。
有關(guān)論典中記載,吉祥臥有四種功德(不同論典的說法也不同):第一,身體不放松,不會因散亂而產(chǎn)生不如法的念頭和行為。第二,不失正念,獅子是百獸之王,睡眠中不會失去正念,我們依此臥式而睡,也不會忘失修持善法的正念。第三,不會入于酣睡、深度昏沉,而能時刻保持警覺的狀態(tài)。第四,不起惡夢,經(jīng)常做吉祥之夢。釋迦牟尼佛能徹知一切萬法,他涅盤時在所有行為中選擇這種姿勢,必定對后學(xué)者有極大的利益。
在入睡之前,還有四點需要注意:
一是要具足正念而睡。從開始睡覺一直到睡著之前,始終要處于意念善法當(dāng)中。以前我在讀小學(xué)時,住在一個老喇嘛家,我們每天吃完晚飯以后,他就蓋上法衣,把燈吹了,一直念“嗡瑪呢吧美吽,嗡瑪呢吧美吽……”,逐漸逐漸睡著了,聲音就沒有了。早上醒來時,他的聲音先是特別濁,嗡嗡嗡聽不清楚,后來慢慢地——“嗡班匝薩埵吽。嗡班匝薩多薩瑪雅,瑪呢巴拉雅,班匝薩多迪諾巴,迪叉哲卓美巴瓦……”開始念百字明,一直念到吃早飯之前,這種傳統(tǒng)從來沒有間斷過。這些孩童時代的教育,對我一生的影響都很大,盡管自己沒有那么精進(jìn),但始終都覺得這個很需要、這個很重要,經(jīng)常在藏族漢族的很多法師面前提倡,發(fā)動大家念《隨念三寶經(jīng)》、百字明。然而,自己有時候能力有限,有時候煩惱很重,不能如理如實地行持,所以我非常佩服那些老修行人。
二是要在正知中入眠,盡量不產(chǎn)生一些煩惱。
三是光明想。臨睡之前,觀想釋迦牟尼佛或阿彌陀佛等佛菩薩,發(fā)光照亮自己的周圍,在這樣的境界中入睡。《上師心滴》有阿彌陀佛的專門修法,依靠這種修持,臨終時阿彌陀佛會親自來迎接。即使我們不能做到這樣,作為一個修行人,晚上在佛像前磕三個頭,這一點最好不要忘,平時出門也應(yīng)帶著佛像或唐卡,這就是我們跟非修行人的不同之處。同時,還應(yīng)該每天觀想一下佛陀,否則自己的行為不一定非常如法。即使你不會背誦、不會修法,但在面前放上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或上師如意寶的像,然后看一看觀一觀,好好地懺悔、好好地念經(jīng),這也是一種修行。這種修行誰都會做,若能這樣長期串習(xí),自己就會變成一個很好的修行人。
四是早起想。我們睡覺前不要想:“明天是星期天,睡到下午三點也沒關(guān)系。”如果真的這樣想,很有可能一直睡下去了。假如在臨睡前想“明天應(yīng)該早一點起來”,心的力量不可思議,一定可以早起的。
以上講了正知想、正念想、光明想、早起想,具足這四種想而入眠,對一個修行人來講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