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持念“阿彌陀佛”才能成就---凈空法師開示
2011年7月28日 轉自弟子惠淙的QQ空間
圖片來源: 資料圖
“南無阿彌陀佛”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蓮池大師說:“專持阿彌陀佛名號,猶勝持往生咒,亦勝持余咒,亦勝一切余功德。”
念這句阿彌陀佛,就是念法界全體,法界全體就是阿彌陀佛、是諸佛如來、是一切眾生、是自己本人。念這句阿彌陀佛是念一切諸佛菩薩,是念自己的真如本性。什么樣的經、論、咒都在這句阿彌陀佛之中。
念佛就是修集無量無邊的善業福德。阿彌陀佛名號里,有無量的福德,無量的智慧。
念“阿彌陀佛”是成佛唯一的方法。
心里想佛,佛就現前,“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是念佛成佛的原理。
一定要記住,我們今天的修學要提升自己的境界,純凈純善,落實在五種菩提心。真誠心,不論別人用什么心對我,我們只有一味真誠心對待一切人事物;一味清凈心,一味平等心,一味正覺心,一味慈悲心。這大菩提心,我們養這個。所以對于一切人事物絕對不能有一點意思加在里頭,什么都好,你善很好,你惡也很好;你上天堂也很好,你墮地獄也很好。墮地獄不救嗎?我天天在救,問題就是你信不信?你懂不懂?你干不干?大經上講的信解行證
不念佛,我們心性的無量光壽永遠在迷,無量光壽雖有,我們得不到受用。念一聲,真心本性的無量光壽就透一次,像閃光一樣,它就閃一下透一次,念兩聲就閃兩次,不念,這光就沒有了。古德教我們不斷的念,不間斷、不夾雜,所透出來的就是精純的光壽,這與阿彌陀佛必定感應道交。
世人,發心念佛,佛光就照你。佛不是一個光照你,是一一隨行好都放光,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的眾生。妖魔鬼怪想找你麻煩,你有佛光照注,他不敢接近你。修學其他法門,冤親債主擾亂你在所不免。惟獨念佛人,著魔機會少。有著魔的是心不在道,如果在道上(道就是阿彌陀佛,你心想阿彌陀佛,口念阿彌陀佛,真正做到不夾雜、不間斷,就是心在道上),決定沒有魔障。唯有死心念佛的人,魔對他無可奈何,臨終佛來接引是佛的本愿,魔不敢來擾亂。
念念利益眾生、利益社會,佛心。一念為自己是夾雜。夾雜,不是說你念佛時夾雜,不念佛時牽腸掛肚一大堆,還是夾雜,你心不清凈。
一面念佛,一面還想參禪、還想念咒、還想看經、研究戒律、做法會,統統是夾雜。
相繼是不間斷,日夜不間斷,不是叫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念”上面是“今”,下面是“心”,現在這個心,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心上真有阿彌陀佛,叫念念不間斷,口念間不間斷沒關系,口里縱然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心里還打妄想,一面念佛,一面想別的,已經斷掉了,那不管用。心里沒斷,口里不念,真管用。沒一念想到自己,是真正不間斷南無阿彌陀佛。
每位學人時時刻刻為眾生著想,不要去想自己,想自己都是造業。一定要學佛菩薩,斷惡修善,不分別、不執著,就是真學佛。南無阿彌陀佛凈業學人目前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莫過于以至誠心念佛,以此至真至善的念頭代替一切惡念,大家共同向宇宙虛空發出這最真最善最美的訊號,祈求消災免難,世界永久和平。念「南無阿彌陀佛!
我們一起修行,共同的力量,便能消災化劫,無形中把暴戾之氣,改為祥和之氣。可是必先要腳踏實地,躬行實踐,依照佛法修行。大家拿出真心來念佛。念一句佛,虛空里便有一度光明。若能懇切至誠地念佛,這光明便遍照三千世界,令三千大千世界的空氣化為吉祥,把染污、暴戾、災難的空氣改變過來。要一門深入,憑著真心、誠心、虔心,修念佛法門,不要空過一時一刻。要知道一寸時光,一寸命光,不用功,便增長罪業;真用功,便增長善根。要老老實實地念佛,才不致浪費光陰,生命才有點價值.阿彌陀佛!
斷一分煩惱、分別、執著,關鍵在這一分的標準是多少。每個人標準不相同,甚至于大小乘經里的標準也不相同。佛何以說這么多不同的標準?佛說經是因人而異,佛是遷就眾生而有不同標準。至于斷了煩惱、分別、執著是什么樣子?這個樣子很明顯,就是「煩惱輕,智慧長。」最明顯的,就是聽經有悟處,讀經能通達義理。處事待人接物,在日常生活之中,會覺得比過去進步很多。過去處世待人有許多不當之處,現在這些毛病都改正了,所以心情舒暢,清凈快樂,這是不同之處。分別、執著重的人,生活得很苦,縱然富裕也非常苦惱。離開妄想、分別、執著,縱然窮困,也非常快樂。如孔老夫子贊嘆他的學生顏回,「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雖然過著窮困的日子,可是他很快樂。由此可知,苦樂沒有一定標準,佛法講:「苦樂在覺迷。」一念覺,轉苦為樂;一念迷,樂中就有苦。這個道理我們要懂。
他心地真誠,地獄相現前,他恐懼了,他害怕,求救心切,他念佛跟平常人念佛不一樣,所以每一聲佛號,都能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古德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就是貪嗔癡、自私自利,隨順煩惱習氣,這是無始劫來熏習成的,第一個念頭起來了,第二個念頭就一句阿彌陀佛把念頭止住。以一個念頭把一切念頭都打掉、壓下去、化解掉。把一切念頭都轉變成阿彌陀佛,讓你心里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沒一個雜念,你清凈心就現前,就得一心不亂。順境里,貪心起了,“阿彌陀佛”,把這個心馬上換掉,絕不讓貪心增長、相繼。逆境、逆緣,嗔恚心煩惱生起來了,不高興了,馬上“阿彌陀佛”把它壓平,絕不讓嗔恚、嫉妒增長、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