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傳統修行方式 都市白領青睞“微博共修”
2011年08月02日 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作者:丹珍旺姆
圖片來源:柏林禪寺
科技改變生活,從日行千里的高鐵到足不出戶的網購,人們的生活方式正在發生著悄然的改變。那么,迅猛發展的信息技術,對傳統的宗教修行方式又有哪些影響呢?時下,隨著微博的普及和應用,許多都市佛教徒的修行生活也在發生著微改變,“微修行”正在受到越來越多都市白領的青睞和關注。
2011年7月18日,佛教禪宗曹洞宗第四十九代傳人、鳳凰網華人佛教《問道》嘉賓宗舜法師(新浪微博實名認證“無盡傳燈”)發出微博公告:2011年第七期無盡傳燈微博共修將于2011年7月19日星期二(農歷六月十九)開始。本期共修欣逢農歷六月十九觀世音菩薩成道吉日,祈盼大家積極參與,與觀世音菩薩結緣。祝愿:增慈悲心,開智慧眼,獲法喜財,成無上道。沙門宗舜合十敬啟。
無盡傳燈微博共修的參加方式、活動流程及宗旨意義等都公告在微博共修微群中。我在第七期無盡傳燈微博共修上找到了關于共修的十幾條要求,如:要求參加者在規定時間內任選一種或幾種修行內容,包括誦讀南無觀世音菩薩或六字大明咒1080遍,誦讀心經10遍。誦讀普門品1遍,誦讀大悲咒30遍等。對參與者沒有任何限制,無論是否皈依都可以參加,但要承諾可以完成規定的修行功課。
宗舜法師還詳細說明了誦讀經咒的具體要求,如:參與者在做功課前要誦《禮觀音文》,并提供了相關博文鏈接,在功課結束后要誦總回向偈,全文如下:愿消三障諸煩惱,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然后祈禱:世界和平,社會和美,人心和善,眾生和樂。惡業消除,善根增長,見聞隨喜,同證菩提。
共修時,修行者可以為自己祈愿,但更重要的是為眾多受災受難者祈禱。所有參加修行的人完成功課后,要在無盡燈樓微博下自報修持內容及數字。所有參加共修的博友都可以得到微博共修紀念品。
截止到2011年7月26日上午6時, 共有576位博友參加了第七期無盡傳燈微博共修,累積共修六字真言422271遍,觀世音圣號285681遍,心經6716遍,普門品434遍,大悲咒5074遍。
在無盡傳燈微博共修微群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微博共修的發展歷程。2011元旦,宗舜法師發起了“迎元旦微博共修”,這是無盡傳燈微博共修的第一次活動,根據網友happy耀緣的統計,第一期共有56人參加,共修南無觀世音菩薩圣號4879遍,六字大明咒6054遍,《心經》230遍,《普門品》7遍以及其他經咒若干遍。隨著第一期微博效應的迅速傳播,2011年2月舉行的二期共修,參與人數翻了幾倍,共有269人參與。參加的人群中還有奶奶、婆婆、公公、丈夫、兒子同時同修的。
從2011年元旦第一期到今年7月的第七期,無盡傳燈微博共修共有2460人參與,共修完成南無觀世音菩薩圣號1130588遍,《心經》31200遍,《普門品》2884遍,《大悲咒》18235遍。
在規定時間誦讀佛教經咒,對于在寺院修行的僧人來說可能并不困難,但對于生活在現代都市里的人們來說,這種反復誦讀經咒的修行方式確實不容易,這需要修行者具有很大的定力和耐力。許多有修行愿望的人可能因為不了解具體修行方法,或由于自身的工作及環境而無法堅持修行,而微博共修可能為都市修行者提供一個很多的解決方案,微博共修有法師的具體指導,又可以在24小時中靈活掌握修行時間,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集體共修的約定,是對自己、也是對他人的一種承諾,每個參與者都對共修結果擁有一份責任,當然,也擁用一份功德和榮耀。因此,大多數參與者都能按共修規定自覺完成任務。雖然這種修行方式不像僧侶那樣必須日復一日,但就是這種微體驗對于現代人來說也是彌足珍貴的,可能就在這短短的一日中,修行者會在短暫的寧靜中獲得某種感悟或感動,會在片刻的莊嚴中獲得心靈自由和生活的勇氣。這可能就是微修行漸熱的重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