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凈法師:禮佛的方法
2011-08-03 轉自博文作者:證凈法師
圖片來源: 資料圖
禮佛的時候,把身心世界也放松、放下。沒有我能禮的禮,也沒有所禮的禮。所以佛在經上講,能禮所禮性空寂。能禮也空,所禮也空。沒有能禮的禮,沒有所禮的禮,那你不就跟我們本來的佛性相應嗎?你若有能禮、所禮,就都是生死。這種修法也是修,但太慢了。你記住,如果你明理以后,一切修法不離自性,你這樣才叫修行。無論禮佛還是行、走、坐、臥不離自性,不離空性,這就時時開智慧、消業障。
禮的時候,慢慢地禮,不要快。你快了,肯定有我能禮,有我所禮。禮佛有四種禮法:第一,著相禮。什么也不知道,就一直磕頭,像雞啄米一樣,還數數兒。我磕了一百零八個頭。這種禮法是最下等的禮法。
第二種禮法,觀像禮。看著阿彌陀佛的像,眼睛瞪著瞅著觀阿彌陀佛的莊嚴妙像。禮完再瞅,瞅完再禮,這叫觀像禮。
再有,觀想禮,就是觀想阿彌陀佛的報身,清凈莊嚴,印到心里,然后閉目去禮。念念都是阿彌陀佛在虛空當中,站在大蓮花上,我站在小蓮花上,阿彌陀佛的白毫光時時照我。手一接,接足,接阿彌陀佛的佛足。這叫頭面接足禮。這樣禮,念念都是阿彌陀佛的光照我,念念接阿彌陀佛的足,念念都是阿彌陀佛在我上方顯像,這叫觀想禮。觀想禮比觀像禮要高一個層次,比著相禮更高層次。但這還是有相。
佛法是無相的,第四是無相禮。無相就是實相,實相就是無相。無相就是清凈法身,這叫禮法身佛。剛才觀想禮是禮報身佛。觀像禮是禮化身佛。你什么也不懂,那么禮也消業障,但太少太少了。
禮佛的時候,是慢慢的。合掌慢慢禮下。禮的時候,沒有我能禮的禮都空了,心和身都空掉。禮佛的動作也別著住。心還住在空空蕩蕩的空性上,這樣就沒有能禮的禮,也沒有所禮的禮了。所禮的禮,禮什么?大虛空,無相,這叫無相,無相禮佛。能禮的空,所禮的空,就直入三昧門,這就叫禮佛。
慢慢地禮,別著急。這一合掌就觀想一下,一切都空了,什么也沒有,都空掉,沒有我能禮的禮。禮的時候,初級的禮,可以一個動作一句阿彌陀佛。這一合掌,意念阿彌陀佛。這一彎腰,右手往拜凳上一按阿彌陀佛,左手往前一放,阿彌陀佛。右手跟上,阿彌陀佛,頭磕下去,阿彌陀佛。頭磕下去以后,觀想一下,了不可得,什么也沒有,空空蕩蕩。起身的時候,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心里時時念阿彌陀佛,但是時時不著相。比方說,慢慢地,你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心里意念阿彌陀佛,口舌也不動,這心就攝住了,時時空了。這樣禮佛,叫禮佛一拜,滅罪河沙。通常我們說,念佛一聲滅八萬劫生死重罪。禮佛一拜滅罪河沙,這可是講的實相啊。不是你閑著沒事做,阿彌陀佛就滅八萬劫生死重罪啊。不對的。你禮佛,梆一下磕個頭就滅罪河沙啊?不對的,這都是講的實相,知道嗎?無相實相,這樣才滅罪無量。記住,這樣禮佛才滅罪河沙。
觀想禮佛,我總結一下。本著《觀無量壽經》十六觀里邊的精華。總結一下。作為我們修行的一個課程。每個人修行,觀想的時候非常殊盛,我們印到《凈土指南》的后面。
過去古人說,我們修凈土的人,首先把心要送到西方極樂世界。怎么送呢?一切唯心造,唯識變。唯心現、唯識變。我們學凈土首先要觀想西方勝境。《觀無量壽經》講了觀西方勝境。觀無量壽經開始是觀,日落懸鼓,這個就不用了。觀成琉璃,由水變成琉璃,變成金色之地。這個很微細,觀不起來,而且還麻煩。總體來說,我們用十六觀的最后幾觀。最后幾觀,首先觀阿彌陀佛,你在禮佛之前,合掌、閉目,看著阿彌陀佛的西方接引像。你看,我們念佛堂也有這個。為什么要掛這個圖?就是讓大家觀想,心作心是,你心作了,想西方極樂世界勝境,你就上西方極樂世界去了。心作心是啊。你心作了,想極樂世界,那你就去了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過去古人說,把我們的心先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你天天想著西方極樂世界勝境,那你就天天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一次,這個非常殊勝。不然,我們的心與西方極樂世界太遙遠了,始終跟西方極樂世界不能接軌,感應不能道交。過去古人修凈土,修觀的很多。為什么末法時期,很少有人提倡了呢?是境細心粗,觀不起來。有人不知道怎么觀,還容易著魔境。所以觀西方勝境,你在觀的時候,你的心有了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緣,久而久之,你在臨終的時候,西方勝境自然現前。所以這個非常殊勝。而且我們現在觀也得到很大利益。使我們業障消得非常快。《觀無量壽經》上講,如果你能觀阿彌陀佛三十二相,你觀起來一相,你就消無量的罪。我原先作過觀,我取它的精華,給大家作了幾個步驟。第一,就是觀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站在虛空當中,在我頭上。閉目先看一看阿彌陀佛的像,然后印到心里邊去,你才能觀得起來。如果你不印到心里邊去,你觀不起來。久久地看,印到心里以后,你才能作觀。有的人說,觀,不是著相嗎?其實《阿彌陀經》上講過妙觀察。妙觀察這屬于妙觀,不是作的心意識,這種觀是我們修行觀想,觀照。觀是般若智慧。必須有觀,我們在修行的道路上先修道種智。何為道種智呢?就是觀察、觀照。因為有道種智觀照才能明心見性,才能得到一切智,從一切智再修才能得到一切種智。所以這個觀照、觀察、觀想特別殊勝。佛法離不開觀,你不觀,你起得念,跟佛是不相應的,
觀,首先要觀阿彌陀佛三十二相,站在大蓮花上,左邊是觀世音菩薩,右邊是大勢至菩薩。作一下觀想,在虛空當中,我們前方西方極樂世界。為什么古人說修凈土的人要面向西方坐呢,就是你的心時時想著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然后你作觀的時候,自己站在小蓮花上,我是站在七寶池里的小蓮花上。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諸天大眾,你看這個像,諸天大眾、我站在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花上,七寶池里,你別想我站在念佛堂里,那還不行。你就想我現在就站在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里蓮花上。阿彌陀佛就在我的頭上,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諸天大眾圍繞,我就站在蓮花上閉目諦觀。妙觀察、諦觀。
你剛剛觀的時候是心粗境細,觀不起來。你觀久了,自然就觀,不觀自觀。不觀,自然現前。這樣妙觀察就觀成了。善導大師是我們凈土宗第二代祖師,他是專修觀的,他觀西方極樂世界,是明明歷歷,就在眼前。我們不能觀到這種程度,但是我們臨終時,西方極樂世界自然現前,輕車熟路,自然就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非常巧妙。
你先觀阿彌陀佛站在大蓮花上,左有觀音,右有勢至,我站在七寶池里小蓮花上,觀想阿彌陀佛的白毫光,從眉間白毫放出清凈的光,像琉璃筒一樣,清澈光明照我。從我百會穴這光一直往下灌注,通過全身,一直往下,排到腳下。觀想一下使我無始劫來所造的身、口、意業,貪、嗔、癡一切業障,從我身上洗刷干凈。這個光使我的業障,從我腳下排出去。我這么說,你就觀,隨我的語言,你就觀,特別殊勝。閉上眼睛,別瞅我,閉上眼睛觀,觀一次,你再觀一次,再觀一次,最少要三次到五次。觀想阿彌陀佛放大光明,像琉璃筒一樣光明照我,從我頭頂百會穴一直往下灌注,使我身上的業結氣,所有的業障、病苦、全部洗刷干凈,從我腳下排到地下去,這么觀。
觀三次以后,再觀觀世音菩薩也站在蓮花上,站在我的頭的上方,左手拿著凈水瓶,右手拿著楊柳枝。把觀世音菩薩相要觀出來,觀得清清楚楚,站在我頭上,把凈水瓶的甘露水從我頭上往下灌注,往下灌注,從我頭上百會穴,一直往下灌注,一直灌遍我全身,使我身心世界的病苦、業障統統洗刷干凈,變成黑色的水從我腳下排出,流到地下去。這樣觀想,再觀一次,觀世音菩薩拿著凈水瓶,從我頭上飄灑下來甘露水,從頭上一直灌注全身,從腳下排出黑色的水,代表我的身口意貪嗔癡業障以及病苦,統統從腳下變成黑色的水排下去。然后再觀一次,最少要三次,然后再觀,觀世音菩薩拿著凈水瓶,從我頭上飄灑下來,像在浴室洗澡一樣,水管“哇哇”往下灌,一直灌遍我全身,使我的身心世界,包括五臟六腑洗刷干凈。把我的業結氣,統統排下去,變成白色的甘露,從我腳下排出去。不是黑的了,代表你的業障病苦已經排掉了,變成白色的甘露,從腳下排出去。使我的身體非常清歷。這樣觀三次,你知道這個道理就行了,回去慢慢觀。
觀三次以后再觀大勢至菩薩也站在大蓮花上,在我的頭上,伸出金色的手放著清凈的光摸我的頭,光亮照著我全身,我頭上的光,照著我全身,從頭上一直灌注到腳下,使我身上的所有業障、無明、煩惱、貪嗔癡、病苦,哪里有病,你就這么想,你哪里有毛病,你就觀想阿彌陀佛的光把那里的病照化,一直排下去。或是觀世音菩薩的甘露水把那里的病洗刷干凈或病苦消除,排到腳下。大勢至菩薩放的光一直從頭上通身排下,從腳下把我的病苦、業障統統排下去,這也要觀想三次。
然后再觀想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及清凈大海眾菩薩,同時從白毫光中放清凈的光照我,從我頭頂百會穴一直往下照,往下灌注,照我的時候照到我的頭,我的頭變成清凈光明的琉璃體,琉璃頭,往下一直灌注,一直到腳下,整個身體變成清凈琉璃透明的光明體。這樣去想,你身體都變成琉璃體了,透明的。要觀三到五次,再觀三到五次,要觀得時間久,心要微細,要觀得起來。
然后再觀阿彌陀佛和清凈大海眾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同時再放光照我,從我的頭上一直照下。照我的頭的時候,我就變成阿彌陀佛的頭,身體也變成阿彌陀佛清凈莊嚴的妙相,我跟阿彌陀佛一樣,也站在大蓮花上,這樣觀。
然后再觀想我變成阿彌陀佛以后,我也能放清凈的光,從白毫光中放清凈的光,照十方佛剎。所有眾生,能遇到光者,都能解脫,解脫病苦、解脫煩惱,所有眾生包括地獄,你的光照到地獄里,地獄里的眾生一切痛苦都能清涼,沒有痛苦了。一切地獄的苦都變成清涼池。然后再觀想,餓鬼眾生遇到清凈的光以后,能得到飲食。再觀想,畜牲道眾生遇到光者得到清涼自在,舍掉貪嗔癡,愚癡和業障。還有人道、修羅道、天道都要觀一遍。你天天這么作觀,一切唯心造,唯心現,唯識變,這樣你就真正發了菩提心,成就了自己的佛道。好,就這樣觀想。佛在《觀無量壽經》上講,依我所說是妙觀,不依我所說是魔觀,我們千萬不要著相。有的居士原先練過氣功或者著過魔境,觀著觀著,阿彌陀佛坐著大蓮花就來了,到他眼前來了,這是假的,知道吧。觀想,觀完以后,當下一把掃掉。沒有,這是我心意識所造作的,本來沒一物,我們清凈法身,本來沒有,什么都沒有,沒一物,所以你要回光一掃,一切境界都是假的、虛幻的。本來什么都沒有,這樣你就不會著魔境,沒有家賊,怎能引來外患啊,你心里有魔,才引來外魔,對你才起作用。你心里沒有魔哪兒有魔啊。修行我們這個方法不會著魔,就怕你自己原來有魔,或者你著相,你才能著魔,不著相永遠不會著魔。有人說,末法時期不充許靜坐,說末法時期也不應該靜坐,就應該走著撂著念佛。這種說法是不對的,過去古人祖師大德和佛、菩薩哪個不靜坐?哪個不經過靜坐,靜下以后禪定才開發智慧,對不對?祖師大德留下來的東西,我們不能隨便扔掉,自己另開一門。祖師大德他們是過來人,他們在修行道路上已經過來了,指點我們是正確的,不會偏的。你總是走著撂著,永遠不能穩定下來,也不能清凈下來。你在行走坐臥時候念佛,只能破見惑和思惑。你最大的功夫只能破見思惑。根本無明、塵沙惑都破不掉。所以你沒有深深禪定,不可能破掉根本無明。根本無明是非常微細的。希望大家要忍著疼痛,腿要練,雖然說坐禪不在腿上,念佛不在嘴上。這是古人在理上講的,事上還要透過去。難行能行,腿子坐不好,你能入深深禪定嗎?對不對?所以,腿子回家還要練一練。有的半小時就呲牙咧嘴都挺不了,半小時才多大一會兒,一剎那就過去都挺不了,你能入深深禪定嗎?希望大家回去還要苦修。過去古人哪個不是從苦中爬過來的。所以過去古人講,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要下功夫,必須親自走一遭。你親自走一遭才知道佛法的真正味道。聽別人講,是別人的寶,不是你的。人家智慧再大,功夫再深,是人家的,你搶不去,半分毫都沒有你的。像銀行職員他整天數錢,自己沒有半分毫。人家的,不是你的。你自己親證了,才是你的東西,誰也搶不走。希望大家二六時要作功夫,修行要發長遠心,不是三天兩早晨熱血就完了,要有長遠心啊。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生生世世業障太多了,不是修三年、五年就完事了,過去古人哪個不是住茅棚清凈閉關多少次才能出關。修行好幾十年啊,四、五十年啊。印光大師六十歲才出來弘法,三十年在普陀山不出關,不下樓。你看,過去古人哪個不是苦修出來的,哪個不是五、六十歲,六、七十歲才出來弘法。練過氣功的,現在沒有干擾就沒事了,有干擾的不能觀了。記住,你觀了,那魔可以變成阿彌陀佛,可以變成觀世音菩薩坐大蓮花就來了,你以為是真的,那都是假的,別上當,好了,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