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博客網發起了起草國內首份《博客公約》的活動,這份公約目前正在廣泛征集博客作者和博客提供商的意見和建議,并將于下月正式出臺。但是,DONEWS網站總編輯洪波對其效果并不看好。
據了解,這份公約將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對博客服務提供商的約束;另一部分是對博客作者的約束,包括博客必須對讀者和社會承擔責任和義務,必須遵循應有的道德規范和倫理準則等。博客網董事長方興東告訴記者,這份公約主要靠博客作者和服務商的自律來貫徹,而前陣子有人呼吁的博客立法他認為根本就沒有必要。在記者質疑博客自律是否可以真正貫徹下去時,方興東說,如果自律沒有效果時,只好借助傳統法律。
對于即將出臺的《博客公約》,洪波認為,這份公約對于約束博客行為沒什么用,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線,而破壞規矩的人哪兒都有。洪波說,國外并沒有類似的博客公約,但是有一些企業在做企業BLOG的時候,有自己的政策,認為每個人應該有自己的常識,知道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對于博客立法,他同樣認為沒有必要,因為在網上的任何行為都是在現有法律法規的約束下,所以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單獨立法。
據悉,目前博客網已經收到了十幾份來源于博客作者的建議。不過據記者所知,包括搜狐在內的一些網站已明確表示不會參與其中。(記者姜妍)中國博客惹是生非業界起草《博客公約》圖
如果說去年中國博客是人見人愛的“大眾情人”,那么今年以來,惹是生非的中國博客卻成了令人討厭的“潑婦”。“沒有完整人格”“一副軟骨頭,欺軟怕硬,亂叫喚”“人見人罵的過街ID”……“老博客”沈陽看到這些形容自己的文字,十分震驚。于是,他將博客寫手――網名為“秦塵”的揚州大學學生張明告上法庭。最近,多家博客網站征集業界專家及廣大網民意見,共同起草《博客公約》以應對危機 最近,由博客語言暴力引發了數起事件,甚至已出現了中國“博客告博客第一案”。由此,人們不禁要問,法律究竟給了博客多大自由?博客是私人空間還是公眾空間?一旦發生名譽糾紛,博客提供商是否需要承擔連帶責任?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