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好處
2011年9月7日 轉自博文 作者:道空法師
人類的需要,除了物質食糧以外,還要精神食糧;在許多精神食糧之中,佛法是最好的精神食糧;一個學佛的人,可以得到很多的好處;現(xiàn)在我想提出學佛的很多好處中,比較淺顯的三點好處來談談:
一、認識人生:
人從出生到老死,忙碌了幾十年、到底是為什么忙?如果說是為了衣食住行的生活,必需要有了錢,才能解決生活的問題,那么衣食住行的生活問題解決了以后,應該是不必忙了,但他仍然要忙,甚至有些人會更加忙,因為這個時候,他的生活又有進一步的要求了。為了滿足更高的欲望,所以又要拼命地去追求。但是“人生恰似采花峰,飛南飛北飛西東,采得百花成蜜后,一場辛苦一場空”,正在忙碌中的人,終日忙著向外追求,從來沒有想到去研究這些問題的。
佛法,是茫茫人海中的慈航,它教人認識生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指示人生的真諦,使人獲得內心的滿足與安樂,把人生從煩惱的此岸,運載到安樂的彼岸。
中國清朝第一代的順治皇帝,對佛法很有研究,他羨慕出家人的生活,很想出家修行,他曾經(jīng)做了一首耐人尋味的偈子:“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這首偈子,提出了人生的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問題,懂得佛法的人,雖然做了皇帝,也會在尋求研究人生的問題;不懂佛法的人,活了一輩子都是在糊涂中過生活,糊里糊涂的來,糊里糊涂的去,從來不會去想這個問題,這首偈子,提出了人的一生整個過程的問題,但是最重要的是生與死的二個問題:“未曾生我誰是我、是生的問題——生從何來?“合眼朦朧又是誰”,是死的問題——死往何處去?要解答這兩個問題,先要明白一個佛教的名詞“業(yè)力”。
“業(yè)力”,印度的梵語叫羯磨,巴利語叫迦馬,意思是行為或造作。原來我們的一切行為、動作之后,都會留下一種力量,潛存于心中,這種力量,佛教把它稱為業(yè)力,業(yè)力留存于心中,緊跟著我們不放,好像我們的影子,跟隨著身體一般。這業(yè)力從它性質來說,分為善業(yè)和惡業(yè)。善業(yè)可以決定人的生命,走向良好的去處,得到舒適的享受,惡業(yè)可以決定人的生命,走向惡劣的去處,得到坎坷的遭遇。
那么人生到底生從何來,死往何去呢?簡單地說,人的生是由業(yè)力而來,死則隨業(yè)力而去。
佛法說明善惡果報,有六道輪回,六道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和畜生道,天道、人道和阿修羅道,叫三善道,是造作善業(yè)者的去處:地獄道、餓鬼道和畜生道,叫三惡道,是造作惡業(yè)者的去處。
我們了解了這些道理,也就可以認識到人生是多么可貴的,因為人為三善道之一。人生到底生從何來呢?毫無疑義的,人生是由善的業(yè)力而來的,那么死往何去呢?這就要看你現(xiàn)在的行為動作如何而定了,如果你能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但可以得升人道,而且可以上升天道;要是你能夠進一步依佛法的指示,去修行解脫道,還可以超出六道輪回,解脫生死,成為大自由的圣者。假如你現(xiàn)在的行為動作,大都是為非作歹,損人利己,那么三惡道當然就有份了,所以,明白了這些道理后。你要選那一條路子走,自己就有把握了,你的人生前途如何,可以由你自己做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