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出家與在家有何不同?
2011-10-18

  出家與在家有何不同?

  2011-10-18       來源: 中國佛教凈土網

  ——摘自《律海十門講記》
  
  因為大家現在都是出家的,要珍惜自己的出家身。有些出家人,在寺廟里待了一陣,碰了很多釘子,最后來一個“出家在家一樣修道,倒不如回家去修好了”。有的人回家,家庭里邊不要他干事情,也不要工作,有父母養他,好像很安逸,時間也很長,寺廟里的事情都不要干,一天到晚吃飯看書。但是你這樣修行會不會成就?這里,我們就把在家出家的分別也稍微講一下。念了之后也就是激勵大家:得到很稀有的出家身,那就要好好行持修行,不要再放逸了。下邊就在家出家的比較介紹一下。
  
  我們要知道,“家是一切眾苦發生長養住處”。一切苦,產生、長養、住的地方就是家庭。我們不要以為家庭溫暖啊,方便啊,有人體貼照顧啊……要知道一切痛苦就是在家庭里發生的,一切痛苦就是在家庭里長養的,一切痛苦住在哪里?就住在家庭里。
  
  “若住家中現生不能出離者”,那幺現在在家的人,今生不能夠馬上出家的、出離的,那怎幺辦呢?——那幺痛苦的地方,你待在那里,心里很不舒暢了或者是精神很痛苦了,但也有辦法。
  
  “應當日夜作念,如何乃能成就出離。我愿日夜之中,凡僧百業,布薩自恣,各種羯磨,禮佛誦贊,行住一切威儀,如住僧中,做能成想”。在家人假使因種種因緣羈絆不能馬上出離,出家因緣尚未成熟的話(我們這里很多,想出家還是被喊回去了),就日夜都要這幺想,這幺發愿。就是說自己要發愿,這樣能夠成就出離、成就出家的事情。發愿日夜之中,僧團里面各式各樣的事情——布薩、自恣,各式各樣的羯磨,禮佛誦贊念誦,行住威儀一切,“如住僧中”——就跟自己住在僧團里一樣,希望都能夠成就,這個愿要發。就是說將來要能夠跟出家人一模一樣地做,這個愿要發。即使你現在不能出家,但是要發這個愿。《五字真言》中初地菩薩“心常欲出家”就是這個意思。初地菩薩尚且要出家,難道我們現在倒不想出家嗎?所以現在一時不能出離的人呢,就要發這個愿——希望將來僧團的事情都能夠做到。這樣生歡喜心。
  
  現在我們說為什幺要發這個愿呢?即使是菩薩(在家的),因為家庭所系縛,不論怎幺樣努力,無上正等菩提現生是證不到的——佛是出家身。所以我們看到有些人呢,他說他是什幺如來。后來有居士(是不是真的居士我不知道)寫信來問此事。我問,這如來是怎幺樣一個人呢?回答說是在家的。這里就說了,在家人無論如何努力,佛的無上正等圓滿菩提現生是證不到的。佛出世都是現出家相。如果在家菩薩呢,
  
  “于現生出離之心,居住凈剎之念,于寺致力,恒常依法往還凈寺,作于無上正等圓滿菩提、現生成就大覺等資糧,正真凈潔積集修行也”。在家菩薩怎幺樣?他這時候一定要發出離心,要發愿——住在凈剎(僧團)的念頭要生起來;在寺廟里要致力,要努力地培福,依止僧團(有的時候持八關齋戒)。把證得無上菩提、現生成就大覺的資糧積聚起來,就是要把即生成佛的資糧積聚起來。這是對在家的而言。下邊就是出家在家的比較。
  
  出家有五個功德。(1)“謂聰慧出家具學之士夫”,就是聰明的人。出家都有點聰明的,如果笨的人就不會想走出家的路——再是社會上遭到打擊,他情愿自殺或者情愿偷盜,也不會去想到出家的。能夠想到出家的總是還有點善根,這個善根就是智慧的善根。所以真正出家的人都有點智慧的——他別的路不選擇,就選出家這個道路。真正有智慧的人,就不是受打擊來的了,真正有智慧的人出離了,將來能夠成就涅盤無上大樂,將來能夠度人,產生很多的善法功德。(2)“將來眷屬延綿無絕”。(3)“自身不離圣哲親近承事”,自己可以不離開那些圣哲。過去正法住世的時候,很多圣哲都住世,他們的弟子就有機會親近圣哲。現在是末法時期,當然圣哲不容易親近,但是你如法地照菩提道次第所說,依止善知識作佛想,就得佛的加持——這是佛的慈悲。即使沒有圣哲住世,你只要把善知識當佛想,即使這善知識不是佛,但是你作佛去想的話,佛就會加持你。佛就通過善知識來加持你,得佛的加持,所以我們要認識到這個。這是功德,出家的幾種功德。(4)“無權快愉”。(5)“成就贊揚”。
  
  五個出家的功德講了,下面我們看重要的對比。在家的跟出家的對比。
  
  “若出離者,是為如來及賢圣眾之所贊也”;
  
  而在家的呢,第一個是
  
  “在家住者普遍之大害,致苦之魔軍,亦成魔所愛惜之民也”。
  
  在家人,雖然修行,但是普遍的一些大的苦、害都會碰到,“致苦之魔軍”,家里就有一切能夠產生苦的魔軍,甚至最后自己也成了一個魔子魔孫;那幺出離的呢,他受到誰加持呢?如來和賢圣眾(賢圣僧)所贊嘆。這兩者不同。
  
  “在家者,住在罪緣眾多貪染之中”。在家人的住處有各式各樣的造罪因緣,貪染習氣非常之多,都能使之產生貪染。財產、妻子兒女都是生起貪染心的環境。再說在家的職業,做廚師的每天要殺;做屠夫的更不要說,每天殺羊殺豬;釣魚的每天要釣魚,要殺;那些劊子手等等都在造殺業;在家的工作,做生意的要騙人,犯妄語戒;偷稅漏稅的是犯盜戒。這些都是在家人離不開的罪染因緣,而出家人卻沒有,所以這點上兩者不一樣。
  
  “出離者,住在完全功德叢林之聚”,一個是罪緣眾多貪染之中,一個是功德叢林里邊住。在家的人“住在恐懼渴仰之中”。在家人,沒有的要渴仰、追求,有了又怕盜賊來搶——恐怖;而出家人“住在無畏寬舒之地”,毫無畏懼,非常寬舒,沒有什幺值得我們去渴仰的。為什幺?出家的人衣食自然——你去乞食好了,既不要去燒飯,也不要去買米,什幺都不要打主意,到時間拿一個缽,人家就把飯給你吃了。我們在漢地,乞食制推不開,但叢林制推開了,也是根據佛的原則,我們開了叢林制(僧制)。你只要供養儀軌一念,飯就來了,不要你操心的。
  
  佛在世時有一個國王,他出家后,住在曠野森林中,住到后來高興得很,叫起來了:“好啊!好啊!”人家問他在干什幺,他說:“我以前做國王,旁邊警衛很多,但是還膽小,總怕有人害我。現在我身邊一個人也沒有,住在曠野里邊,感到很舒暢,沒有人會害我的。到處都沒有怨敵,這個舒暢從來都沒有享受過。”那就是說出家跟在家不一樣。
  
  “在家者,住在廣大執持垢糞具足之中,出離者,住在完全執持清凈解脫業上”。在家的人都要積聚,要這要那,沒有的要有,有了還要多。做生意本來是窮的,弄了一點本錢,慢慢地發財了,你該夠了吧!但他不夠的,他還要發大財,發大財后,還要發更大財,最后弄到破產。一天到晚就是搞那些事情。而出家人不積聚,他是作解脫之業的。在家人用繩子把自己越捆越緊,出家人解脫,越放越松。這是不一樣。
  
  “在家住者,諸罪惡行之根基”,就是造罪,在家人造罪的機會很多。那幺出家人呢,“出離住者,無過善行之根基”。他所做的事情沒有過失——都是善行,這也不一樣。
  
  “在家住者,眾苦聚中住,出離住者,眾苦聚中不住”。在家人住在苦里邊,他自己要受苦——妻子兒女是牢獄,他放不下,一定要在苦里干,做了牛還不放,還不想求解脫。而出家人在苦里不住,他離開了,沒有苦了。
  
  “在家住者,欲愛污泥之所沒溺,出離住者,欲愛污泥之中出離”。在家人的妻子兒女、財產名譽、地位、社會上的權位等等都是愛欲的污泥,使人陷在里面。而出家人一切放下,不但妻子兒女沒有,名譽財產地位也不要,那就是從愛欲的污泥里出離,不但陷不到還能夠跑出來。
  
  “在家住者,多強合之人類纏繞,出離住者,多方便善巧之智者相聚”。在家人有些工作同事講不來的偏偏要把他合在一起,你要做生意、你要工作,非要合在一起不可——強合,給他纏繞在這些人中間。而出家人都可以親近方便善巧的大善知識,這也不一樣。
  
  在家人的生活受用要去追求——非常艱難;出家人的生活受用簡單、容易。我們說,佛在世的時候最容易了——三衣、一缽,解決問題了,什幺都不要再操心。我們現在還是根據佛的精神,也給你們創造了條件,三件衣給了,一個缽也給了,念供養儀軌——飯就來了,其他的如醫藥費等也報銷了,你還想要什幺?所以說你再不用功,你自己……啊!那幺,有的人對錢還放不下,錢不發你,大喊大叫說:不講因果,把錢扣住了。扣住了給你散東西不是一樣的嗎?你一定要把錢拿去干啥呢?有了錢之后,自己的貪染習氣又來了。我們還還不是把你錢扣了,是給你調了東西的,還不要!法器都不要,哎!這些人啊就不好說了,法器都不要,這個話怎幺說呢?要金錢的。這是末法時期的人。
  
  “在家住者,競爭敵對頗多”。在家人相互競爭的很多,冤家對頭也多,做事情總有冤家。你做一個生意就有人跟你競爭。有人在平陽開了一個百貨店,別人在旁邊也開了一個百貨店,兩家就要搶生意了,每天兩家店鋪之間就勾心斗角起來了。而出家人就沒有這些了。“出離住者,競爭敵對無有”,沒有跟人家競爭的,三件衣一個缽,你有我也有,搶什幺呢?名譽地位大家都沒有,用不著搶。但是現在還是有人在出家人里又競爭起來了。爭什幺?爭一個領導者,或者是住持方丈,甚至要爭一個上師地位——可以統率一切、至高無上的上師了,什幺人都要聽話的——在追求這個。這個呢,我說不要追求,你到那個地位,人天、龍天就會把你推出來,如果沒有到那個地位自己蹦上去,那掉下來粉身碎骨,沒有好的。這都是不需要的,出了家之后就千萬不要去競爭那些了。
  
  “在家住者,貧窮匱乏頗多”。在家人貧窮的,東西不夠的,需要很多各式各樣的條件。“出離住者,貧窮匱乏無有”。出家人沒有這些。現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還都如佛世的時候,出家人不要積聚東西的——資具不會少的。我記得海公上師去過那些地方,他說一個比丘看到店鋪里一個東西是需要的,只要站在櫥窗外看一看好了,馬上里邊的老板就拿出來供養你了,不要動腦筋的。當然你貪心不要有——“看到一個最好的手表我看看,我也要”。最近,臺灣的凈念法師告訴我,在泰國那些地方,如果警察看見一個出家比丘帶手表的話,有權力把你三衣剝掉,并把你關起來。因為手表就是一個裝飾品,也是出家人不準戴的。這些在我們漢地是不重視,但那邊卻很重視,警察發現的話可以馬上把你關起來,把你衣服剝掉——你不夠資格做比丘。
  
  “在家住者,多在罪苦中生活,出離住者,多在善樂中生活”。在家人都是在造罪、受苦,出家人都是快樂、做善事。對比多得很。
  
  “在家住者,惡處探求門第品級之梯子,出離住者,凈法探求高勝現量之梯子”。這就是在家人的一個門道了——惡處、三惡道,你自己一個梯子爬到三惡道去。而出家人的梯子卻不到三惡道去而是高勝現量——成佛。
  
  “在家住者,無量內外習慣緊縛,時時怕脫,自加結套,出離住者,雖有內外習慣緊縛,時時悎窹,力求解開”。最后就是自己智慧的問題了。在家人被各式各樣內外的習氣捆得緊緊的,不但被捆緊了還怕丟掉——抓得更緊;而出家人雖然也被一些習氣捆住,但是他有覺悟,能夠把它解開,自己有這個自覺心,不把自己捆緊,把它解開。在家人從小長大的時候,要追求這個追求那個,最后要追求妻子兒女,妻子兒女之后就一定要追求財富了。我們這兒看到,一般農村里,妻子娶到之后就要造房子,房子造好之后,以后就有孩子,還要洋房汽車等,這幺地搞起來,越捆越緊,越捆越緊,沒有停的時候了。出家人知道這些東西不好,不但不被捆緊,反而把它一個一個解開,原來有的把它解掉,沒有的不套上去。這是趣向不同,一個是出離,一個是纏縛在三惡道中。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