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佛教徒為什么要皈依?
2011-11-15

  佛教徒為什么要皈依?

2011-11-15     來源:鳳凰佛教網

  濟群法師
  
  成為佛教徒,最基本的衡量標準便是皈依。正如入黨需要宣誓,入學需要注冊那樣,通過相應儀式獲得合法身份。皈依,是成為佛教徒必須履行的入門手續,也是遠離三惡道苦,邁向菩提之道的開端。
  
  時常有人詢問:若不皈依,可否依法修行?當然,若按佛法教義調整身心,按相應法門修習實踐,多少總會有一些受益,但所得極為有限。若不曾生起懇切皈依之心,正說明對三寶的信心尚未具足。盡管在學,盡管在修,多是按個人喜好進行抉擇,而非全身心投歸三寶懷抱,以此為人生唯一目標。沒有堅不可摧的信心和改造生命的決心作為動力,如何從無始劫來的生命狀態中脫穎而出,煥然重生?
  
  所以,學佛首先應皈依三寶,而且是真切、投入、全身心的皈依,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不存在患得患失的反覆。唯有這樣的皈依,才能使我們真正站到菩提大道的起跑線上。否則的話,終究還是在場外徘徊。即使領到一張屬于自己的皈依證,也只是擁有了入場的通行證。還需自己走過去,才能使之生效。這段距離,正是靠我們對三寶的信心來跨越。
  
  皈依三寶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等待三寶庇護,等待三寶為我們安排一切,而是為了使自己最終成為三寶。或許在家居士們會擔心:那是否意味著我們都要出家呢?并非如此。我們所要成就的,并不局限于形象上的三寶,而是三寶具備的內在品質,這才是修行的關鍵所在。
  
  對于出家眾來說,雖然剃發染衣,成為繼承并弘揚佛法的僧人。在形象上,已是住持三寶之一的僧寶,與佛像和經典一起,象征佛法在世間的流傳。但從內在考量,是否具足表里如一的相應品質?這是我們需要不斷反躬自省的。若有名無實,流于表相,終究與解脫毫不相干。發心出家,只是踏上了尋求真理的解脫之路,抵達終點之前,尚需不斷精進修行,最終成為名符其實的三寶。
  
  佛法的一切修行,都是幫助我們成就內在的、佛菩薩那樣的品質。念觀音圣號,是為了憶念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之心,以此作為學習榜樣,時時激發自己,圓滿同樣的慈悲品質;念彌陀洪名,是為了憶念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愿,以此作為修行楷模,時時策勵自己,成就同樣的宏誓偉愿。
  
  所以說,稱念佛菩薩名號,不僅是為了得其護佑,更不是祈求他們滿足一己私欲,乃至成就自身的凡夫心。這一切,與佛法修行是背道而馳的。憶念佛菩薩的根本目的,是仰慕其智慧、德行,從而見賢思齊,從善如流,不斷向佛菩薩靠攏,最終于自身成就和他們同樣的品質。如此,才是標準的佛子所行,是對皈依的圓滿完成。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