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刑滿釋放人員自創公益機構
2011-12-26

  刑滿釋放人員自創公益機構

2011-12-26       來源:京華時報

  昨天上午,在王金云(左二)的陪同下,陳陽(左三)到深圳南山派出所投案自首,所長出門迎接。

  刑滿釋放人員自創公益機構幫扶“更生人士”:他帶31名在逃人員走進“陽光下”
  
  “我到派出所了,馬上去自首,你要照顧好父母!”昨天上午,34歲的陳陽來到深圳市南山派出所門口,剛一下車就拿出電話,顫抖著撥通了哥哥的手機號碼。
  
  15年前,跟隨父母到新疆討生活的陳陽在一次沖突中失手將一名當地小伙砍死,隨后四處逃亡。4年前,陳陽開始關注專門為服刑、勞教、犯案在逃、社區矯正人員和刑釋解教人員提供社會幫教服務的公益組織“陽光下之家”,今年年初,他與該機構創始人王金云取得聯系。
  
  在王金云和志愿者的細心勸說下,陳陽決定投案自首,從而成為這家“更生人士矯正服務中心”成立8年來成功勸說投案自首的第31名在逃人員。
  
  第31名投案者
  
  陳陽家在四川三臺,1995年,剛剛滿18歲的他隨同父母前往新疆富蘊縣淘金。次年7月的一個清晨,他在一次沖突中失手將一個名叫“小紅”的小伙大腿砍傷。按照陳陽的描述,這是當地一個經常欺負他們這些外地人的“小混混”。因為害怕報復,事發后陳陽逃到烏魯木齊。20多天后,他偷偷返回富蘊縣打探消息,才知道“小紅”被送到醫院后因搶救無效死亡。
  
  “我成了殺人犯,抓到了肯定要給人家償命。”抱著這樣的想法,陳陽連家也沒回,就開始了逃亡之旅。
  
  從烏魯木齊到石河子再到大同,陳陽離事發地越來越遠,最后決定南下廣東。
  
  他化名“魏廣勇”,落腳東莞常平鎮。因為害怕被人識破身份,陳陽只能去那些不要求看任何身份證明的小工廠應聘,而且常常干一兩年就換一家。路上遇到警察警車,陳陽都不敢直視,每每默默地繞著走。
  
  陳陽說,這么多年來,他心儀的女孩和心儀他的女孩都有,可是考慮到自己的身份,他從來不敢與對方深入交往。第一次戀愛,是在2009年夏天,一位名叫燕子的浙江女孩,把一封情書丟在陳陽宿舍的床上。燕子說,她早就注意到陳陽,覺得他面貌清秀,踏實可靠,愿意做朋友。“那封信讀了好幾遍,心里很復雜。”陳陽說,自己30多歲從未談過戀愛,真的想嘗試一下愛情的滋味,于是他們戀愛了。
  
  燕子活潑外向,比陳陽小10歲。每天下班后,他們都一起吃飯逛街,有時候看電影。更多的時候,燕子嘰嘰喳喳,把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講給陳陽聽,然后小鳥依人般等著戀人的安慰。
  
  愛情一度沖淡了逃亡的恐懼,有好多次,他都想對燕子說出自己的真實經歷,但最終有所保留。直到后來兩人同居,燕子懷了孕,要跟他結婚,陳陽終于意識到,自己的身份永遠無法給燕子正常的婚姻生活,于是找借口陪燕子打了胎,并下定決心分手。“我好想告訴她,我殺過人,不能跟你在一起,但怎么都說不出口。”
  
  看著從醫院出來的女友蒼白的臉,想到自己永遠無法過上正常人的生活,陳陽痛苦到極點,徹底放棄了僥幸心理,開始尋求救贖。他想到幾年前在新聞上看到的“陽光下之家”。
  
  幫扶者曾是失足者
  
  “陽光下之家”是一家專門為服刑、勞教、犯案在逃、社區矯正人員和刑釋解教人員提供社會幫教服務的民間公益機構,它的創辦者叫王金云,生于1978年,湖北人。大學畢業后,王金云到深圳一家大型企業,擔任人力主管,年薪10余萬。2001年,他以1萬元的價格,轉讓了一個商務港澳通行證給朋友,案發后因出售出入境證件罪,被判有期徒刑兩年。
  
  刑滿釋放后,王金云對生活很有信心。一是他認為自己不是罪大惡極,刑期已經抵消了過錯;二是他覺得自己有專業能力,受過高等教育,“沒有人會在意我的過去,生活可以重新開始”。
  
  求職簡歷上,王金云如實填寫服刑經歷。然而簡歷投出去,沒有單位愿意給他面試機會。記憶最深的,是一次招聘會上投了30份簡歷,只有3家單位接收了,但在面試時,對方的問題跟專業能力無關,都是圍繞“你跟殺人犯相處緊張不”“監獄生活怎么樣”。
  
  失望的王金云最后接受朋友建議,抹掉服刑經歷再求職。這一次,他被深圳科技園一家企業錄用,并因表現優秀得以提前轉正。
  
  轉正僅一周,在公司的聚餐上,王金云酒后偷偷告訴主管領導,自己曾犯罪服刑。主管領導聽完很平靜,說犯了錯不怕,只要改掉就好。“遇到這么好的公司,給我提前轉正,還不在意我的經歷。當晚我好激動,幾乎沒合眼。”次日一早,王金云剛到公司,就接到主管領導遞來的一個牛皮信封。他以為是要加班的材料,打開一看卻是“辭退通知書”,理由是弄虛作假。
  
  給失足者溫暖快樂
  
  失業的痛苦,王金云不敢告訴家人。因為他深知在服刑期間,家人已經承受了巨大的痛苦。決心獨自承受后,接下來的幾天,王金云還是每天早起,拿著公文包假裝上班。他去了附近的一個公園,坐在長椅上,反反復復地想,為什么重新開始會這么難?為什么這個社會不能給刑滿釋放人員多一點寬容?經濟和精神的雙重壓力,讓王金云近乎崩潰。幾天后,他忍不住想發泄情緒,就把在監獄里寫的詩歌、日記傳到了網上。
  
  “沒想到大家都愿意看,還跟帖安慰我。”王金云找到了精神寄托,每天花大量時間跟有類似經歷的網友們聊天,彼此慰藉。
  
  2003年9月,王金云開辦了“失足者熱線”公益網站,專門給刑滿釋放人員提供平臺,坦言自己的服刑和出獄后的經歷。與此同時,王金云放棄求職,選擇自主創業,目前經營兩家小公司。這兩家公司的收入,現在是“陽光下之家”公益機構的唯一經濟來源。
  
  有網友跟帖詢問王金云,想跟他電話聊天。王金云就在網站公布了自己的手機號,開始接聽來自全國各地失足者的傾訴。
  
  每天都接十多個電話,有人一聊就是兩三個小時。漸漸地,王金云的左耳聽力減弱,還伴有耳鳴。半是工作需要半是不得已,3個月后,王金云申請開通了一條“失足者心理咨詢熱線”。2005年,王金云為這個公益網站取名“陽光下之家”,意在給失足者帶來溫暖和快樂。
  
  “陽光”關愛進監獄
  
  “陽光下”的行動,還延伸到監獄里。作為國內首家刑釋解教人員幫教中心,“陽光下之家”逐漸成名。作為創辦者的王金云,受邀到全國數十家監獄,開展法治講座,跟服刑人員聊天。
  
  因為監獄里不能打電話,很多服刑人員就給王金云寫信。王金云每信必復,迄今已經回信超過4500封。
  
  回信的時候,王金云總能想起自己服刑期間,曾冒昧給深圳大學文學院教授郁龍余寫信,請對方指教詩歌。27天后,他就收到了郁龍余的回信。“我從監舍一樓一口氣跑回二樓,找了個靠窗的位置,把信貼在胸口,才敢拿出來看。”信里的一句話令他終生難忘,郁龍余說“雖然我不知道你犯了什么錯,但我愿意在你奔向光明的路上做些什么”。
  
  “我們素不相識,郁龍余是名人,卻給我一個服刑人員回信,還鼓勵我。那我現在生活好了,不能太自私,要把這種愛傳遞出去給其他服刑人員。”回信回到胳膊酸痛,王金云就這樣說服自己繼續寫下去。
  
  這樣的辛苦沒有白費,“陽光下之家”統計數據顯示,8年以來,該機構已幫助137名出獄人員找到工作,疏導700多人走出服刑的陰影,勸服31名犯罪在逃人員投案自首,勸導300多人放棄了犯罪或重新犯罪的念頭。
  
  更讓王金云驚喜的是,一些接到幫助的人,最終非但沒成為社會和家庭的負擔,還能主動幫助別人,把從“陽光下之家”得到的愛再次傳遞出去。
  
  曾被勸說自首的周強就是一例。2008年,入室搶劫后潛逃的周強,在王金云勸說下投案自首,后來被判緩刑。出了看守所,王金云就幫周強安排在一個企業上班。兩年前周強回到陜西老家,自主創業開起一家汽車修理廠,并招收十余名刑滿釋放人員就業。
  
  “躲下去不是辦法”
  
  今年年初,王金云和陳陽在“陽光下之家”的QQ群里相遇了。陳陽隱瞞實情,以第三人稱講述了自己的逃亡故事。憑著多年的經驗,王金云認定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陳陽自己。但他沒有表現出來,開始細心地安慰對方,讓他勸說“逃犯朋友”自首。
  
  聊了半年后,陳陽坦白了自己的真實身份,王金云向陳陽介紹了公安部的“清網行動”,告訴他說今年有38萬逃犯都投案了,有自首情節的可以從輕量刑,機會非常難得。他力勸陳陽自首:“躲下去不是辦法,早點服完刑出來,早點開始新生活吧。”
  
  看出陳陽的猶豫后,王金云又以親情說服他:“這十多年來,你和父母音信全無,還總是夢見他們出了意外。難道你不想早點見到他們嗎?如果自首,你就能跟他們正大光明地聯系,出獄后也好回到他們身邊盡孝。”這次談話擊中了陳陽的內心,他答應自首,但要求先跟王金云見個面。見面后他的警惕打消,因為王金云既沒帶警察來抓他,還請他吃飯喝茶,給他兩天時間聯系家人處理私事。
  
  12月24日,陳陽自首前一天。王金云請來綿陽志愿者,讓陳陽說說家鄉話放松;法律顧問志愿者分析了案情,讓陳陽對自己的量刑有了底;警察志愿者講解了投案自首政策和監獄管理規范,讓陳陽對服刑不再有過多恐懼。當天下午,王金云給陳陽訂了酒店休息,握著他的手說,不是把他送進監獄了事,“陽光下之家”會繼續關注他,幫他在獄中積極改造,出獄后找工作或者創業。至此,陳陽的顧慮全部打消。昨天上午,在王金云的陪同下,他走向南山派出所投案自首。(應受訪者要求,除王金云外均為化名。)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