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峰 發布時間: 2007-02-15 光明網
河南省焦作市焦煤集團一名普通的采煤工人謝延信。早在1974年,剛剛結婚一年的妻子患上了重病,謝延信向妻子承諾要好好照顧妻子一家人。就是這句承諾,讓謝延信在妻子去世后一直信守了32年。在32年里,謝延信先后侍候長期臥床的岳父、年邁的岳母,還要照顧有智力障礙的內弟。在謝延信身上,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幾千來推崇的品德:樸實、守信、節儉、注重孝道。(2007年02月11日《人民日報》)
因為妻子生前的一句話,而盡孝32年,真是一種大愛無邊,這樣的人是我們應該看到的,正因為有了他的愛心,才有了孝道,愛是盡孝的基礎,一個沒有愛心的人談何去孝敬老人。
謝延信是一位講信譽的人,也是一個誠實的人,誠實是為人之本,也是信用之基,一諾千金啊,是他給我們以實際行動講述了一諾千金的故事。
謝延信的岳父去世前住院和在家養病共18年,他無微不至地照顧著老人,他蹲在地上為岳父掏大便。他還既要照顧高齡的岳母和有智力障礙的內弟,更要下井挖煤掙錢養家,面對困難,他從不愁眉苦臉,總是樂觀地對待生活、樂觀地對待困難。
當然謝延信的行動也感染著周圍的人。謝延信現在的妻子正是看到了他的善心孝舉后,決定與他共同分擔這份沉重的家務。謝延信所在單位逢年過節前來慰問,幫助他解決家中困難。平日里,單位和街道的熱心人還組成幫扶小組幫助他料理家務。謝延信在付出愛心之后,也收獲著越來越多來自社會和他人的關愛。
愛心是可以傳播的,孝心也可是傳播的,同時也是可以影響人的,正是謝延信心中有愛心,心中有誠信,才能去愛別人,愛自己的親人,愛自己死去的妻子遺留下一家人,照顧其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哪怕是生老病死,還要無微不至伺候臥床不起的岳父。他的愛是一種大愛,理會是一種大孝,是一種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體現,更是以實際行動體現了愛心和孝心。
一個沒有愛心的人談何去能盡孝,前不久有報道說,家中兒孫滿堂、病床前卻無人照料的山西省永濟市趙伊村的八旬老人王秀英凄然離世。等待他們的是黨紀國法的處理,今年1月17日,山西省永濟市紀檢委決定,對王秀英4個有黨籍和公職的子女分別給予了黨內嚴重警告、警告和行政警告處分。這就是不盡孝心的下場。
還有2月10日《半島晨報》報道,27歲的女孩周瑋在下班回家的702路公交車上,像平常一樣,看到在高爾基路車站站臺上來一位老奶奶時,她站起來讓座。令她沒有想到的是同時她竟收獲了一朵紅色的玫瑰!這是社會上對體現愛心人的一種獎勵,是一家單位10名工作人員贈送999朵玫瑰贈給公交車上的“讓座人”的一種舉措。也是體現社會人們關注愛心的一種進步。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就是說只要人獻出一份愛,別人給你一份情,謝延信就是這們的人,他正是因為心中有愛,才能盡孝,讓身邊的老人都活的自在,讓死去的妻子安心,也讓妻子的家人舒心,他的一舉一動雖看似普通,但是他的這種精神給社會傳播了愛心和孝心,正是因為愛,才有了孝,愛和孝是統一的,也是相互的。只要人人心中有了愛,社會才變得更可愛,只要人人都奉獻一份孝心,天下的老人才會感到人間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