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敬佛不用燒紙錢
2012-02-06

  敬佛不用燒紙錢

  2012-02-06            來源:中國佛教凈土網

  敬佛不用燒紙錢
  
  道堅法師
  
  近來看見一些不明就里的居士或香客,手里拿著一大把冥錢在化紙爐里焚燒,嘴里念叨一陣,以為給佛菩薩燒了許多的錢,達到了送禮的目的,可保一生平安。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方式,因為冥錢是紀念先亡祖考之物,而不是敬佛用品。我們進寺院,應該以學習和懺悔的心態,而不能以世俗請客送禮的賄賂心理來拜佛。
  
  一、冥錢的起源
  
  中國人注重“生養死葬”中的喪葬文化,有其內在的信仰因素。人們希望將生活的美好帶給靈界的死者繼續享用,就用冥錢來實現這個強烈的愿望。當老人剛剛咽氣時,人們就為他燒“落氣錢”;靈柩出喪之日,沿路要撒“買路錢”;尸體入棺,要隨身攜帶“養身錢”;棺材入坑時,坑內要放“墊底錢”;為了紀念亡靈,逢年過節,在墳瑩上壓上冥錢,用冥錢疊出金銀元寶焚化等,成了現在中國人古老的民風民俗。
  
  早在數千年前,中華先民就為死者陪葬“貝”,一者表示亡者隨身攜帶物品交換的信物,在靈界不致缺錢;二者“貝幣”似女性生殖器,是生死之門,以此表示生命的復活。后來有青銅等錢類出現,古人的喪葬中就出現了“瘞錢”,即用錢殉葬的習俗,以至為瘞錢而出現了盜墓的古老行業。到了南齊時代,東昏侯曾剪紙為錢,以代束帛。祭祀亡靈用紙代錢,便在民間悄然流行。唐代玄宗時,王玙為祠察使,焚化紙錢,為皇帝作禳祓事,為皇家采信民間習俗焚燒紙錢之始。現在南方甚至用紙扎成電視、寶馬香車等祭祀亡靈,都是古代殉葬制度的信仰延續。
  
  二、為先祖焚化冥錢是紀念而非經濟學意義
  
  儒家古有“慎終追遠”的教悔,佛門亦有“鬼道施食”之術,而焚化冥錢習俗,傳之久遠,謬誤亦深。為先祖“燒紙化錢”,是表達了晚輩的一片赤誠之心,飲水思源,不忘祖恩,并非真能給祖先帶去白花花的銀子。理由如下:
  
  (一)人并非死皆為鬼。生命的輪回有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道,依善惡習氣的不同,死后的生處也不同。如善根昭著,則往生天道,能受五戒,轉生為人,愚癡暗昧,生為畜生。死后墜入餓鬼道,是極為貪婪的眾生果報。
  
  (二)陰陽兩隔,物不相通。生死之間,不是物質可以把握的。世界有一客觀規律——因果法則的存在,并不是通過物質的過程可以否定的。否則富貴而不仁的人,死后就可以同樣享受富貴榮華的生活,因為他把錢財帶到了靈界。
  
  (三)靈界的金融機構,不受人的支配。每個世界都有其生存的規律和法則,就像鬼道也無法使人民幣升值貶值一樣。如果人們的紙錢進入靈界的金融系統,將會給靈界帶來滅頂之災——大量的紙錢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會影響一個社會的穩定與團結。
  
  家鄉盛行逢年過節燒紙的習俗,記得所用的“印子”是民間時期的一元幣(一個大洋)。當時為七十年代末,世面上流通錢幣最大為十元鈔,我賺一元費事,竟偷偷用蘿卜鐫刻了一枚價值千元的“印子”,當然安全仿造幽冥銀行通用的字樣。——因為超過了人們的想像,當時也有人提出是否在陰間有效的質疑。如果當代沒有人早于七十年代使用大面額冥幣的話,我就開了現在動輒百億萬億面額的風氣之先河。
  
  三、敬佛不必用紙錢
  
  佛陀是徹宇宙人生真相的圣者,慈悲喜舍,以平等性智,觀照一切眾生,救度無邊生靈。菩薩是修學有成,志在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的圣者,其智慧功德,非我等眾生可測量。佛菩薩是解脫者,非六道輪回中生命,是出世的清靜圣人,不必賄賂,不用收買,他們都會以平等之心,來保佑我們每一個痛苦的眾生。因此,敬佛不必用紙錢,用一片誠心足矣,以一片孝心足矣,以信義待人足矣,以仁愛之心處世足矣。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