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央視“感動中國2006年度人物”揭曉
2007-02-27

獨臂英雄丁曉

好軍醫華益慰

氣象學家葉篤正

排爆專家王百姓

著名學者季羨林

藍領專家孔祥瑞

陽光少年黃舸

慈善家霍英東

愛心大姐林秀貞

青島愛心群體微塵

    獲得感動中國2006年度人物榮譽的是:獨臂英雄丁曉兵,藍領專家孔祥瑞,排爆專家王百姓,氣象學家葉篤正,好軍醫華益慰,著名學者季羨林,愛心大姐林秀貞,陽光少年黃舸,青島愛心群體微塵,慈善家霍英東。此外,《感動中國2006年度人物》頒獎盛典還向曾經改變中國歷史的英雄群體——中國工農紅軍表達了特別致敬。

老紅軍 [CCTV.com消息]

稿件來源:成都日報           2007-2-27  
 
四川新聞網-成都日報訊:

  又一個“感動中國”的時刻到來了。

  26日,中央電視臺評選的“感動中國2006年度人物”揭曉,頒獎典禮在中央一套播出。

  評選活動自2006年12月正式啟動,歷時兩個多月的評選,共有9個個人和1個群體獲得“感動中國2006年度人物”榮譽稱號,分別是:獨臂英雄丁曉兵,“藍領專家”孔祥瑞,排爆專家王百姓,氣象學家葉篤正,好軍醫華益慰,著名學者季羨林,愛心大姐林秀貞,陽光少年黃舸,慈善家霍英東,青島愛心群體“微塵”。

  “感動中國2006年度人物”評選組委會介紹,據不完全統計,由全國各地推薦的參選人物和群體達300多萬個。截至2007年1月15日投票結束,組委會共收到全國觀眾的有效選票近200萬張。

  丁曉兵 20多年來一直是英雄

  20多年前的一次軍事行動中,丁曉兵失去了右臂。當英雄在被鮮花與贊譽圍繞時,南京航空學院的一名大學生給他寫了封信,信中的話讓丁曉兵深感意外:成為英雄,你只算過了第一關,如果有這樣的機會我也可能成為英雄。我現在并不佩服你,如果10年或者20年以后依然還有事跡從你的身上出現,到那個時候,這個英雄的稱號你才當之無愧。

  20年過去了,丁曉兵時刻不忘這封來信。從連指導員、干事、營教導員、團政治處主任到團政治委員,丁曉兵交出了一份出色的“回信”:所帶領的集體,先后獲得248面獎牌、證書和36座獎杯。

  【頒獎詞】這個用左手敬軍禮的人,我們以他為驕傲。戰時敢舍身,平時能忘我,從逆境中掙扎啟程,在順境中保持清醒。沙場帶兵敢稱無愧無悔,把守國門能說有骨有節。他像一把號角,讓理想與激動,在士兵心中蔓延。

  王百姓 排除炸彈1.5萬多枚

  把公安工作稱作和平時期風險最大的職業之一,一點兒都不夸張。公安部的統計數字表明,從1995年開始,每年因公犧牲的全國公安民警始終在400人以上。前年全國公安民警因公犧牲414人、負傷4134人,“天天有犧牲,時時在流血”是近些年來全國公安民警的真實寫照。

  幾乎每次出差,妻子都要在王百姓的行李中放兩只蘋果,期盼丈夫平安歸來。自1985年從部隊轉業到河南省公安廳工作以來,王百姓始終戰斗在排爆治爆工作的第一線,多次臨危受命,親手排除各類炸彈1.5萬多枚,處置大小爆炸現場無數,是公安系統唯一沒有傷殘、排爆沒出過一次差錯的全國勞模。

  王百姓有著普通人的情感——眷念家人、恐懼死亡,但他還是一次次地在生死線上穿越,“因為我是一個警察,又從事這方面工作,我不去誰去?”

  【頒獎詞】10年時間,1.5萬多枚炸彈,專門與危險打交道。誰能不害怕,平常人只要一次遭遇炸彈,就已經驚心動魄了。而他和我們一樣,有家有妻有娃,只不過頭頂上有警徽、警徽上有國徽,所以他才把家人的擔憂、戰友的期盼,一肩擔起。

  華益慰 “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華益慰是著名醫學專家,一生兢兢業業,被患者譽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他做過數千例手術,挽救了許多患者的生命,沒有出過一次醫療事故和差錯。從醫56年,華益慰只做著一件事,那就是對得起病人。

  妻子張燕容是他的同學、同行,共同相處了幾十年,說到丈夫,她只是淡淡地說道:“他也就是盡到了一個做醫生的職責,做一個醫生分內的事情,只不過他做得比較認真。”一些網友并不這么看:醫者父母心。華醫生,您用您的一生向世人詮釋了什么是“醫者”。如果我們生活中的醫生都像他那樣多好啊!

  【頒獎詞】不拿一分錢,不出一個錯,這種極限境界,非有神圣信仰不能達到。他是醫術高超與人格高尚的完美結合。他用盡心血,不負生命的囑托。

  霍英東 聚財有道,散財亦有道

  霍英東給人的印象,一是官至高位,在政界、商界、體育界擁有眾多的頭銜;二是他是個慷慨的有錢人。

  從小吃過不少苦的霍英東聚財有道,但也熱心公益,散財有道。多年來他對社會的各類捐助金額接近200億元,單是在家鄉番禺的捐助就超過40億元,有報道稱他是港澳地區為家鄉捐贈最多的富豪。

  說起父親生前的善行,其子霍震霆回憶道:“他說過一句話:人一生一定要做有意義的事。有錢,是給他一個機會,能對國家做自己的貢獻。”

  【頒獎詞】生于憂患,以自強不息成就人生傳奇。逝于安樂,用赤誠贏得生前身后名。他有這樣的財富觀:民族大義高于金錢,赤子之心勝于財富。他有這樣的境界:達則兼濟天下。

  季羨林 最難時也不丟掉良知

  96歲的季羨林先生長年任教北京大學,在語言學、文化學、歷史學、佛教學、印度學和比較文學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研究翻譯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國的多部經典,其著作已匯編成24卷的《季羨林文集》,現在即使身居病房,每天還堅持讀書寫作。

  季羨林先生為人所敬仰,不僅因為他的學識,還因為他的品格。他說: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沒有丟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間偷偷地翻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雜憶》一書,凝結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書,不僅是個人一生的寫照,也是近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歷程的反映。

  【頒獎詞】智者樂,仁者壽,長者隨心所欲。曾經的紅衣少年,如今的白發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雜憶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筆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貧賤不移,寵辱不驚。

  葉篤 正讓外國人來同我們接軌

  91歲的葉篤正先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研究員,國際大氣科學界屈指可數的幾位學術巨匠之一,榮獲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近60年的科學生涯中,葉篤正先生在大氣動力學、青藏高原氣象學、東亞大氣環流以及全球變化科學等領域成就顯著,被公認為是我國現代氣象學和全球變化學科的奠基人之一,為全球變化、大氣環流和氣候變化研究作出了開創性重大貢獻,也是國際全球變化研究的創始人之一。常掛在葉篤正先生嘴邊的是:“要讓外國人來同我們接軌”。

  【頒獎詞】風華正茂時已經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然是開拓者。讓外國人同我們接軌,這是一個年過九旬的大學者的大氣象。笑攬風云動,睥睨大國輕。

  孔祥瑞“藍領專家”帶來的效益

  僅有初中學歷的工人孔祥瑞有著“藍領專家”的美譽。2001年,他主持創新“門機主令器星形操作法”,使門機每一次作業可節省時間15.8秒,當年創效1600萬元;2003年,他主持的“門座式起重機中心集電器”技改項目,被授予國家級實用型發明專利。

  【頒獎詞】不管什么時代,勞動者都是社會的中流砥柱。但在今天,更值得尊敬的,還應該是那些不僅貢獻汗水還貢獻智慧的人。150項革新,給國家帶來8000萬元效益,這就是一個工人的成就。

  林秀貞 30年來贍養孤寡老人

  林秀貞是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王常鄉南臣贊村農民,30年如一日,她克服了各種困難,像女兒一樣贍養了6位孤寡老人。

  這位樸實的農村人,始終記得她母親的樸素教誨:人人管閑事,世上沒難事;人人都幫人,世上沒窮人;千千治家——用一千分的力量來治理自己的家,萬萬治鄰——用一萬分力量來治理鄰里關系。

  【頒獎詞】用30載愛心讓一村之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富人做這等事是慈善,窮人做這等事是圣賢,官員做這等事是本分,農民做這等事是偉人。這位農婦讓九州動容。

  黃舸“感恩之旅”當面謝恩人

  18歲的黃舸看上去像個十一二歲的孩子。7歲時,他被確診為先天性進行性肌營養不良。據專家介紹,同類患者最長生命紀錄僅為18歲。

  黃舸的生命也許就要走到盡頭,但是為了能面對幫助過他的人說聲謝謝,2003年,15歲的黃舸和父親用一輛三輪摩托車踏上了“感恩之旅”,開始在全國尋訪素未謀面的恩人。如今,父子倆已經走過了82個城市,行程1.3萬多公里,向30多位當年給他們寄過錢的恩人當面道了謝。父子倆一路上感受著感動,也傳播著感動。

  黃舸說:“到好心人的家門口說聲謝謝,送上一束鮮花表達深深的謝意,是我最大的心愿。”這個心愿一直支持著他走到今天。如果有一天離開人世,黃舸希望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給需要的人。

  【頒獎詞】我們需要靜下心來體會這個場面,一個四肢無力的孩子,每天都在和死神賽跑,跋山涉水、萬里迢迢。

  他就像一小截被命運丟棄的蠟燭,善良的人點亮他,他就歡快地燃燒起來。藏起眼淚,還給人們光明和希望。

  微塵 上千筆捐款來自“同一人”

  “微塵”起初是青島一位數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來,擴散成一個愛心群體,再后來,擴展成一個關愛他人的愛心符號。

  青島市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在翻閱了捐款記錄后驚訝地發現,早在2004年,一位神秘女士就已經使用“微塵”的名字多次大額捐款:非典時期捐款2萬元,新疆喀什地震捐款5萬元,為白血病兒童捐款1萬元,湖南災區捐款5萬元……當人們正在努力尋找“微塵”時,一個又一個“微塵”出現了。

  截至目前,青島市紅十字會收到的上千筆捐款中,很多捐助者都署名“微塵”。每一雙充滿善意的援手,每一張不同模樣的面孔,都記錄下一個共同的名字——“微塵”。

  【頒獎詞】他來自人群,像一粒塵土,微薄、微細、微乎其微,尋找不到,又隨處可見。他自認渺小,卻塑造了偉大,這不是一個人的名字,這是一座城市的良心。據央視

  新聞背景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推選標準“年度人物”的定義:

  人物事件發生在本年度,或者人物在本年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推選人物須具備以下一種或幾種特點:

  為推動社會進步、時代發展作出杰出貢獻,獲得重大榮譽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在各行各業具有杰出貢獻或重大表現,國家級重大項目主要貢獻者;

  愛崗敬業,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

  以個人的力量,為社會公平正義、人類生存環境作出突出貢獻;

  個人的經歷或行為,代表了社會發展方向、社會價值觀取向及時代精神;個人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現特別感人,體現中國傳統美德和良好社會風尚。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推選辦法

  請推委推選出認為合適的候選人物,并寫明推舉理由以及他們的事跡材料。

  組委會搜集了一些人物資料,作為組委會的推薦人選,推委可以在組委會搜集的推薦人選中投票,推舉出認為合適的候選人物,并填寫推舉理由。

  組委會將根據推委會的推選情況,再經公眾投票和最終評議,確定“十大人物”。

  據央視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