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嚴循東:佛教是徹底的唯物主義
2012-06-06

嚴循東:佛教是徹底的唯物主義

江蘇天一智能設備有限公司  嚴循東

201266

不少朋友對于我信仰佛教,總感覺與我所從事的自動化、環保、教育工作不相稱,更有甚者問及:嚴老師,你從事科技工作,怎么信仰這一唯心的佛教?

每當遇此情況,我都會耐心解析佛教的唯物性,解釋佛教與科學彼此相容。現對佛教與科學彼此相容,及心中的佛教是徹底的唯物主義進行釋義。

佛經與哲學

佛經不同于哲學的地方,在于哲學是一種思想,是一種系統的世界觀。哲學的正確與否,需要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去證實。而佛經則不同,佛經中所講的道理,更加要向著人的內心去求證,佛家所講的禪定,就是這樣一種從內心求證的過程。

有人認為從內心求證這是唯心主義,恰恰相反,我認為這是一種徹底的唯物主義。人類的實踐活動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外在的,通常意義上所說的社會實踐活動;另一種則是內向的,針對大腦和人體的實踐活動。前一種活動產生了科學和哲學,后一種活動產生了神秘學和宗教。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人是自然界長期進化的產物,人的大腦則是人體長期進化的產物,由此我們可以判斷:人腦中包含了人類乃至自然界進化過程中所有的信息,因此,人腦是全息的。人的大腦中隱藏了人類太多太多的未知,只有佛教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佛教明心見性,透徹人生宇宙真諦

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歷經千辛萬苦,成功的解決了面向人腦的實踐問題。

人腦是一種特殊的物質,它本身就是思維的物質基礎,現在要用腦的功能——思維,來探究腦的結構和意義,這顯然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為此目的,實踐者必須做到:一、心理極度安靜,進入極低耗能狀態;二、去除雜念,拋棄概念;三、減少主動思維,準備接收大腦本身發出的信息;四、之后就會發生許多在我們看來奇異的和不可思議的事情,就是佛家所謂的明心見性

這一過程顯然是極其艱巨的,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在這一過程中,人的大腦中會出現極其復雜的景象和感受,不是心地善良純正的人絕難做到不發生精神疾病,所以佛家特別強調平時積福行善的重要性。再者,概念的存在也會引起思維的自主活動,而思維正好是大腦進入低能量狀態的障礙,所以佛在《金剛經》里反復強調摒棄概念和思維的重要性

人們平時比較嚴重的一些愛好和習氣,也是影響修道成功的原因。這些愛好和習氣干擾了大腦內部的能量分布和平衡,理所當然是影響大腦進入低能量狀態的重要因素。所以也是佛要求摒棄的東西。佛家強調,就是說把什么都要放下

在這種低能量狀態下,大腦里的物質和能量處于均衡和平衡狀態,思維和腦物質達到了低能量狀態下的平衡,正所謂心物一元,如如不動,物來則應,過去不留。這時候只有感受,沒有思維,所謂云在藍天水在瓶,就是這種境界。

在這種境界下還會發生許許多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能達到這種境界,佛就說是得道了。因為人腦是全息的,此時你就可以洞悉到你想要知道的一切,包括宇宙的本原和自己的來龍去脈,所謂明心見性,透徹人生宇宙真諦。

佛教與科學彼此相容

上世紀初,有科學家如王小徐等特別關注佛法與科學的關系。與科學結合,成為當時佛教復興思潮中的一大波瀾。近年來,又有科學家將量子物理學的理論與佛法比較,舊話重提之中蘊涵了新的意義。

科學家認為,佛經中很多關于物質世界的論述,與現代科學驚人吻合。如三千大千世界與宇宙之關系,三千大千世界對應的三維空間即當前人類觀察到的整個宇宙星空。把三千大千世界理解為三千個大千世界,算下來就是30億個星系(天文學家目前已觀察到約10億個星系)。佛法所說三千大千世界之成住壞空,則與宇宙大爆炸理論極其吻合。又如佛陀曾說,一缽清水中有微蟲八萬四千,這也被微生物學所證實

現代著名居士黃念祖也曾經說過:近百年中,由于相對論、量子論、亞原子物理學、太空中的宇宙研究等所取得的成果,給佛教哲理增添了許多實際論證和實例。他認為,佛教是科學的、理性的,是符合科學精神的。這些說法,出自科學家,卻同時也為許多佛教信仰者引為論據。在此基礎上,他們甚至認為佛教不是宗教,乃是科學,是最高的科學。

科學的基本特征,是基于實驗和觀察,借助于一定的物質手段來認識世界,需要不斷地懷疑和求真。而佛法是基于信仰來認識世界,本質是敬畏,對于信仰者來說,具有不可否定的神圣性。假如使用科學理論來證明宗教信仰的正確性與科學性,骨子里會使信仰者以為,存在著一個科學的權威在保衛他們的信仰。這種視宗教信仰為科學同類的思維方式,實為現代性中最深刻的構成。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