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梭羅的啟示
2007-03-27


轉自:中國應用倫理網 作者:韓東屏

 

 

  19世紀下半葉的美國,已經是一個有些現代化意味的市場經濟社會。它的社會化大工業,憑著比以往幾個世紀總和還多的生產能力,向市場上源源不斷地輸送著各種新式消費品。

    就在新的工業文明和市場景象讓人感奮不已,新的物質財富讓人眼花繚亂之際,一位名叫梭羅的美國人,卻只身來到偏僻的瓦爾登湖畔,過起一種近乎原始人的生活。他花費28美元錢搭起一座小木屋,絕大多數時間吃著就地采集來的野菜野果和自己種的豆子、自己捕撈的魚蝦。雖然梭羅的物質生活在常人看來過于簡樸,但其精神收獲頗豐,在近兩年時間的離群索居生活中,他完成了兩部著作和幾篇講演稿的寫作,其中就有記述他自己這段生活經歷和體驗的著作《瓦爾登湖》。《瓦爾登湖》從當年問世到今天的一百多年間,隨著被出版界的一出再出,將梭羅的故事一講再講,從一個國度講到另一個國度,乃至大洋彼岸的中國。

    梭羅的故事之所以能夠講了又講,梭羅的話題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乃是他的這種特立獨行的嘗試具有多種可解釋性和啟示性:有人看到了他對現代文明的反抗,有人看到了他對心靈自由的追求,有人看到了隱居的現代模式,有人看到了人與自然的融合,有人看到的是膽識個性,有人看到的是矯情做作……

    梭羅已去,人們已無法找他來對證自己對梭羅故事的解說,但后人紛說梭羅的事實已然表明,梭羅的故事已成為他留給人類的一筆共同精神財富,我們每個人只要愿意,就都可以從中發掘和尋找出自己的啟示。

    現在我這里也有一個啟示。

    談到人的需要,我們總愛說它是一個開放的序列,是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而不斷增長的。同時又愛說人的不斷增長的需要應當得到滿足,否則人性將受到壓抑,人生亦無幸??裳???稍谒罅_的故事中,我們看到,盡管梭羅的需要非但沒有隨著工業文明和市場經濟的出現而增長,反而被收縮至原始時代的水平,但我們能從他那志得意滿的《瓦爾登湖》中讀出他人性的壓抑或人生的不幸嗎?

如果不能,那我們就得承認:許多以前被我們一直認為是我們需要的東西,其實并不是我們必需有的東西;許多被我們認為是人的新增長出來的需要,其實也并不是我們的需要。說得再明確點兒,人的實際的物質性需要或生理學需要,千百年來其實并沒有多少增長,它很容易得到滿足。那一系列所謂增長起來的“物質需要”,最終只不過是我們的“物質想要”;那一系列所謂我們“需要”的或必不可少的生活物品,也只不過是我們“想要”的物品。

在生活中,人“想要”的物品遠遠超出人“需要”的物品。人的“物質需要”是人生存的必須,它不獲滿足就有礙人的健康和正常活動,而“物質想要”則屬于錦上添花的東西。譬如穿,我們擁有的衣服早夠換洗御寒之需了,可我們還想再要皮夾克、呢大衣、名牌時裝;又如住,本來有一個梭羅式的小木屋就足以解決棲身之需了,可我們偏偏在有了好于小木屋的一室一廳或兩室一廳之后,又想要四室兩廳、花園別墅;再如行,現在的公交系統早已能夠滿足我們去任何地方的需要,可我們還想要自己的摩托、汽車;吃和喝也是如此,我們現在平時吃喝的東西已經完全可以滿足身體所需要的營養,可我們還想要山珍海味、美酒佳肴,一日一小宴,三日一大宴??傊?,我們對物質的需要其實很容易滿足,而我們對物質的想要卻總也滿足不了。

    讓生活錦上添花當然沒有什么不好,但它畢竟已不是我們是否能作為人而存在的必要條件,也與能否提高我們的人生價值無直接關系。人的價值不在于他已享有什么,消費了多少財富,而在于他能創造什么和創造了什么。創立馬克思主義的馬克思盡管一生貧困潦倒,可他卻因不平凡的創造而成為千年偉人。因此在“物質需要”之上的“物質想要”,實在只是一件可有可無的小事,并不值得我們花太多的精力去關注它。過多的關注,結果只會是玩物喪志,干擾了更重要的正事或消解了我們的創造力。大概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吧,梭羅那時才要避開繁華喧鬧的商品世界,躲到僻靜的瓦爾登湖畔去進行他的精神創造──寫作。

    “需要”作為人之為人的條件,必須得到滿足?!靶枰北旧硪矝]有對錯、合理不合理、應該不應該的問題,而作為可有可無的“想要”則有這些問題。也就是說,在“想要”方面,并不是我們想要什么,就該滿足什么。舉個最淺顯的例子:隱君子倒是極其想要海洛因的,可海洛因對他其實是沒有利,只有害。

那么,我們究竟應該怎樣判斷什么是我們合理的想要,什么是我們不合理的想要呢?

說來也簡單,“想要”既然是人的想要,就要對人真正有利或有用,所以可以這樣說:凡是對人有利有用的想要,都是合理的想要。問題是我們每個人所擁有的可滿足自己想要的能力(如貨幣、精力、時間等等)都是有限的,于是這里就又產生出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在我們“想要”很多而能力卻有限的情況下,我們究竟該先滿足哪一種“想要”?

這就要看我們每個人以什么樣的“利”為自己的最高人生目標了。如果你是以人的創造性、以人的本質力量的充分發揮為人生目標,那你就會用有限的能力去優先滿足讀更多書、獲取更多知識、受更多教育的想要,你也會在是買電腦還是DVD之間選擇買電腦。如果你以享樂為人生目標,崇尚消費主義,那你就會用有限的能力去優先購置更大的房屋、更多的衣飾、更高級的家具、更高檔的家電乃至汽車,即使有一天你終于想到要買電腦,大概也只是為了消遣和娛樂。

說人的物質需要或生理性需要千百年來沒有多少增長,不等于說人的需要全都沒有增長,也不等于否認人的需要是一個開放的序列。千百年來,人的需要的確在增長,在增加新的內容,但增長、增加的部分主要是人的“非物質性需要”,即社會性和精神性方面的需要,像現在大家公認的人之為人所不可或缺的安全健康的需要、平等交往的需要、自尊他尊的需要、自由創造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等等,都是在人類歷史的長期發展中逐漸生長出來的精神類需要。如:以平等、自由為人之為人的必要滿足,是近代的事;以自我實現為人之為人的必要滿足,則是當代的事。

人的非物質性需要或精神需要與人的物質性需要或生理性需要不同。生理性需要是先天就有的,精神性需要則是后天形成的;生理性需要是無須意識就存在的需要,精神性需要則是必須被我們意識到為人之為人的必要條件才成為人的需要。一個人如果認為只要有吃有喝有玩就行,那所有的精神性需要對他來說就不再是需要。生理性需要的滿足感很明晰,吃飽了就是吃飽了,喝足了就是喝足了,精神性需要則很少出現明確的滿足感,誰能說清什么狀況下是對平等自由的充分滿足?從這些意義上說,人的精神性需要也有些“想”出來的成分,抑或說它也是人的“想要”。“想吃更多的魚肉只會傷胃,想做更多的愛只會傷腎”,而想要更多更好的安全、尊嚴、平等、自由、創造等等則不僅不會出現這類過猶不及的情況,還會提高我們的人生價值,所以我們即使將精神性需要作為想要來多想、多求也沒有什么不好。不過這并不等于說,人對非物質性對象其實沒有需要只有想要,或者,所有的精神性想要實際都是精神性需要。不,不是這么回事,如對權力、地位、名聲、頭銜、榮耀、職位、職務、職稱等等精神性、社會性東西的想要,就不同時也是決定或影響我們能否成為一個人的精神性需要。換言之,縱然沒有這些東西,我們仍然可以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有尊嚴和獨立人格的人。

在物質對象領域,我們往往將超出生理需要的想要說成需要;在精神對象領域,我們往往又忘了這里除了想要之外,也有我們所不可或缺的需要,如對安全、平等、自尊、他尊、自由等的需要就是如此,盡管它們也是一種“想”的結果。將“物質想要”說成必須滿足的需要,會給我們帶來一些不必要的苦惱;將“精神需要”看作是可有可無的想要,則會危及我們作為人的存在和價值。需要和想要雖然在字面上只有一字之差,意思卻大不相同,弄清二者之間的差別,無論對我們的物質消費還是精神追求都會是大有裨益的。

 

(此文原載《優雅生活》2006.1)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