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進入舊版
|
設為首頁
要聞
視點
觀察
專題
機構
培訓
教育
助殘
環境
動保
低碳
能源
智庫
明星
城市
企業
行動
學誠法師:吸納佛教智慧 維護內心和諧
2007-04-06
北方的11月,已經充滿寒意。地處鳳凰嶺山腳的龍泉寺,夜里一片清寂,抬頭能看見天空的星星。北京城的燈火隔了遠遠的一段距離,看上去像另外一個世界。
約定采訪時間,趕到龍泉寺已經是夜里8點。學誠法師平和從容地在會客室接受了我們的專訪。對于每個問題,法師幾乎都是不假思索,似乎這些問題已經在胸臆間盤桓已久。
記者:您最近在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接近全國宗教團體領導人研討會上,提出“
佛教
走向社會,融入社會”,人們應該怎樣理解這句話?
學誠法師:宗教有走向社會的基礎。第一,它有信仰內涵和思想理論基礎;第二,它有社會實體結構,比如宗教團體、寺院;第三,它有文化產品,比如書刊、雜志等;第四,它有出家的僧眾和在家的信眾等。佛教有一套嚴格的傳承體系,它的思想理論、實踐方法、修證果位,是對社會眾生的一種關懷。現代人壓力很大,焦慮、忙碌、身心不和諧,需要靠佛教慈悲、寬容的心和智慧的抉擇去指引。
記者:您與企業家接觸多嗎?在佛教走向社會過程中,如何看待企業家這個群體?
學誠法師:改革開放,經濟發展,企業家越來越多,我接觸的企業家自然也就越來越多了。現在,企業家的素質越來越高,影響力越來越大,社會地位越來越穩定,由此形成的企業文化也趨向成熟,這與國內很多企業的發展壯大是緊密相連的。
佛教發展需要各方面的力量。首先需要群眾的參與、互動,同時也需要企業界、文化界等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和幫助。社會很大一部分物質財富由企業家直接掌握和支配。這種財富成為一種變革的力量,對社會發展的影響越來越顯著。
記者:目前企業界不少人推崇“自由競爭、適者生存”的社會進化論觀點,強調“狼文化”,而佛教提倡平等、寬容、忍耐等諸多美德,您作為佛教界的高僧大德,怎么看待這種沖突?
學誠法師:一部分人對“狼文化”的崇拜,能否代表整個企業界和社會的主體,值得進一步商榷。從佛教的角度講,做一件事情有它的目的,做人也有目的。企業要贏利無可厚非,但是單純追求利潤、產值和財富,不夠全面,還要關注人性,追求人的全面發展。人的內心越來越清凈、善良,每個人的心靈都能夠敞開,才能有更大的發展。如果企業里的每個人都將物質利益最大化作為追求目標,就容易造成不顧一切的后果,這是很危險的。企業文化不能以物質利益籠罩一切,我們是人,而人就要有智慧、有人性,應該以一顆寬容、慈悲的心,以更加積極、健康的心態服務社會、造福人群。
記者:您認為,佛學作為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企業經營管理可以從其中汲取哪些營養?
學誠法師:現在有一種“白領修行”的方式。在企業工作的人,一直處于極度緊張的狀態,辛苦、憂慮、身心不和諧,有必要定期進行精神的調適。這種調適在企業環境中很難實現,而寺廟的環境、佛教的修行方法是一種很好的選擇。西方國家以及日本、韓國等,企業經營管理者從寺廟里得到過很多借鑒,其做法也相對比較成熟,而國內卻剛剛開始,這要有一個過程。要逐漸接觸、慢慢了解佛教,消除對佛教片面、負面甚至錯誤的看法。
記者:有許多跡象表明,“國學”正在重振,“國學”已經成為企業界、學術界比較流行的一個概念,您認為佛學在“國學”中處于一個什么地位?
學誠法師:佛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思想最為精粹,理論最成體系,經典著作浩如煙海。相比儒家、道家等諸子百家而言,佛教經典無論從數量還是內容,有過之而無不及。另外,它有很多寺廟作為文化載體,有很多法師、信徒傳承發揚,因此經久不衰。
鴉片戰爭以來,“國學”的影響力逐步下降,現在要完全恢復到過去的水平是極其困難的。第一,西方文化在社會上的影響越來越明顯;第二,缺少過去那樣的書院,沒有足夠的人才培養場所;第三,現代商業社會里,利益關系貫穿一切,傳統倫理觀念面臨著很嚴峻的沖擊。
傳統社會是一個靜態社會,科技、交通不發達,一個村莊的人基本上是一個群體,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很緊密,而現代社會卻是一個動態社會。因此傳統文化的重振,僅靠單一力量是不夠的,需要多種力量的融合,才能重建中國倫理道德的完整體系。
倫理是社會最為堅實的基礎,它表明人與人之間到底存在一種什么關系。“和諧”的觀念很好,每個事物都有自己的個性,但也能夠包容不同個性的事物,吸納不同的文化,甚至不同的價值觀。異中求同,同中存異。
記者:佛教在重振“國學”的時候,能做些什么事情?
學誠法師:重振“國學”,佛教大有可為。最簡單的,比如佛教徒的生活方式——在寺院吃住、每天早晚課讀經書等等,使最符合中國傳統社會的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文化是否有活力,體現在它能夠生活化。可以說,傳統的生活形態,佛教寺廟里保持得最好。(賈曉寰)
錄自《法音》2007年第3期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
相關新聞
星云大師的一生,以佛法惠眾生,詮釋
凈空法師:墮地獄后沒有真正利益眾生
凈空法師:遭受的毀謗、侮辱、障礙、
凈空法師:你要是迷了,假相是主人,
凈空法師:只有“真心”才是萬德萬能
愛心行動
成都彭州市仁愛志愿者:第一批40余噸
新雷鋒青年志愿者協會:結核宣傳落實
新灣鎮志愿者應急救援隊:暴雪“五必
湖北武當山消防救援大隊筑牢冬季“防
一元罐愛孩子成長
星云大師的一生,以佛法惠眾生,詮
凈空法師:墮地獄后沒有真正利益眾
凈空法師:遭受的毀謗、侮辱、障礙
共
0
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公益訪談
公益中國網創始人王生成:公益和慈善急需進一步
【SRC·2022】公益中國網負責人曹勝利:公益,
【SRC·2022】北工商郭毅教授:以負責任的企業
【SRC·2022】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SRC·2022】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會長黃速建:
【SRC·2022】全球報告倡議組織董事呂建中:低
【SRC·2022】原農業部副部長劉堅:勇擔社會責
聾人律師譚婷:讓法治之光點亮無聲世界
董強:社會組織進入鄉村服務鄉村迎來時代機遇
金錦萍:互聯網公益的共生共創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
??
?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