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慈善團體援建汶川災區學校
2013年07月30日 來源:中國新聞網
據臺灣《旺報》報道,災難之后的重建過程漫長,為了讓汶川災區孩子們的求學路不中斷,臺灣宗教團體在汶川地震后協助災區重建學校,讓眾多學子再度回到校園,回歸正常的生活軌道。
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后,臺灣佛光山協助綿陽縣江油市重建彰明中學;法鼓山協助秀水鎮第一中心小學重建;慈濟則在成都市、德陽市、綿陽市及雅安市共援建13所學校。
負責援建工程的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營建處江榮溪強調,慈濟對于重建的學校,從設計、發包到施工,全程參與、監督,對于工程質量尤其嚴格把關。
法鼓山援建川震的重點在教育與醫療公共設施,在災區興建了秀水第一中心小學與秀水中心衛生院。小學的設計風格以森林小學概念出發,更考慮到災民對地震的陰影,校內建筑物都不超過2層樓。法鼓山四川安心服務站站長謝云洋表示,新校舍啟用后,學生不但自發性地愛護校園,行為舉止也變得更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