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天津環衛臨時工遭年齡歧視
2013-11-18

天津環衛臨時工遭年齡歧視

來源:新華網 發布時間:2013-11-18

   超過45歲就沒社保、沒機會漲工資

  ——天津部分環衛“臨時工”遭遇年齡歧視

  服務超過十年,無人給上社保,沒機會漲工資,節假日加班費遭區別對待,甚至連統一下發的勞保用品也被克扣。寒意漸濃,天津市河西區190余名環衛工人的心情也跌至谷底。因為超過45周歲,河西區環衛部門剛出臺的用人待遇他們無權享受。

  年齡歧視:超過45歲工資福利區別對待

  甘肅人老張今年55周歲,2005年到天津從事環衛工作。雖然物價不斷上漲,老張的收入卻還停留在每個月2000元左右,碰上衛生檢查頻繁的時候還會被扣去一部分。“別的區的老鄉去年開始就每個月漲了1000元,我們一直沒動靜。”老張告訴記者。

  今年下半年,老張從同事那里聽來了好消息,他們也即將漲工資,聽說還能給上社保,退休后能拿退休金。老張很高興,決定在天津好好干下去。然而八月份的一天,老張在單位食堂看到了張貼在墻上的“招錄管理規定”,事情卻不像老張想的那般美好。

  “今年八月份公布的這個政策,九月份開始執行。隊上領導說,45歲以上的,你樂意干的就是1800元(基本工資),沒有社保;不愿意干就走人。45歲以下的從九月份每個月給漲1000元錢工資,上社保,節日加班費也比我們多。”老張告訴記者。

  記者在老張單位看到了這份“招錄管理規定”,規定上明確說明,招聘天津市臨時工和農民工應符合以下條件:年齡男45歲以下,女35歲以下。本市臨時工年齡可以放寬到男55歲以下,女45歲以下。被招錄或派遣到我局(天津市河西區環衛局)工作的清掃一線農民工應享受養老、醫療、工傷保險待遇。農民工男45歲以下,女35歲以下,且正常繳納養老保險,月基礎工資1500元,加班補貼1300元。天津市戶籍的臨時工男性可以放寬到55周歲以下,女性45周歲以下,并上五險。

  老張告訴記者,這份規定出來后,老人們都心灰意冷。“我們河西環衛一共有252名農民工,符合條件的只有60個人。我們老人們大多在這里干了十多年了,沒想到出來個這樣的政策,很多老人都走了。”

  環衛工人楊元告訴記者,他有個老鄉2001年和他一起來到天津,在一個隊干活。“現在他每個月比我多一千多元錢,還有保險,就因為他沒到45歲,我感覺特別不公平。”

  生存艱難:勞動強度高、待遇差

  記者來到老張所在的天津河西環衛三隊宿舍,一間大約40平方米的屋子里,貼墻兩側放置了20多張上下鋪。正在屋里休息的一名環衛工人告訴記者,人多的時候這里住了40多人,現在只有不到20來人了。“這里待遇太低,大家都受不了,去別的區環衛上班了。”
  一名叫李新華的環衛工人告訴記者,他們每天凌晨3點半左右就要起床,現在工人越來越少,每個人分的地塊也變多了。一般一公里的路通掃一遍下來就到早上7點鐘,吃過早飯后再繼續沿街來回收拾零碎垃圾,直到下午5點。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腰都直不起來。
  老張告訴記者,在天津工作多年,單位沒有為他們上過社保。“到歲數就回家了嘛,這里沒有人給上養老保險,也沒有醫療保險,生了病都是自己隨便買點藥吃,哪敢去醫院?”

  與河西區的這群環衛工人相比,天津其他區縣環衛工人的待遇則相對好得多。記者隨機在南開區街頭采訪了環衛工人周建澤:“我今年46周歲,今年九月份剛從山西臨汾被老鄉介紹到南開當環衛工人。現在我們一個月2600元,也給上保險,老的年輕的工資都一樣。”

  專家:相關部門已經涉嫌違法

  天津市河西區環衛局宣傳科科長歐陽左寧告訴記者,45歲這條界線主要是出自不滿十五年不能上養老保險來考慮的,所以45歲以上的人不享受養老保險。

  按照相關規定,從確定勞動關系開始就應該給上社保,這批老人有的工作已經將近十五年,應該從剛工作開始補繳社保。歐陽左寧解釋說:“不是不給他們上保險,是因為上社保除了單位承擔費用之外,個人還要承擔一部分,很多農民工都不愿意承擔這部分費用,所以上保險的計劃就擱置了。”

  然而,記者采訪的這幾位環衛工人告訴記者,工作這么多年,從來沒有得到通知上社保這件事。

  有關專家說,天津市河西區環衛局的這種做法是明顯違背我國《勞動法》規定的,政府部門應承當相應的責任,落實好農民工的待遇問題,不應根據年齡或者戶籍來區別對待。

  北京尚正律師事務所律師崔建華說,按照《勞動法》的規定,從確立勞動關系開始,用人單位就應該給雇傭人員上保險,無關用人的年齡。

  天津天允律師事務所律師鄭輝說,按照《勞動法》規定,這些工作了十多年的環衛工人是有資格和單位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不能隨意解聘。而且按照公平合理原則,工齡越長,享受的待遇應該越高。此外,根據戶籍所在地分別處理更是完全沒有法律依據,涉及戶籍歧視。(記者劉林)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