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失獨家庭重組:心結難化解
2014-01-20

失獨家庭重組:心結難化解

來源:華聲在線 發布時間:2014-01-20

1月19日,長沙市賀龍體育場,得知爸爸媽媽要帶她去游樂場玩,萱萱開心地親吻媽媽王翠英。 記者 田超 攝

  核心提示

  去年9月,湖南省紅十字會聯合省文明辦、省公安廳、省人口計生委啟動“仁愛中華 圓夢一家”大型公益活動,在全省開展失獨家庭和孤兒的幫扶活動。

  夫妻均在45歲以上、無再生育能力、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失獨家庭,以及年齡在3-10歲,身智健康的孤兒,都可報名參加。雙方通過結對幫扶期間的了解、磨合相互滿意的,可由民政部門確認收養關系后,由公安戶籍管理部門依法辦理孤兒落戶、姓名變更等手續。

  活動經本報等媒體發布后,來自全省的1000多個失獨家庭前來咨詢,32個失獨家庭和35名孤兒報名,最后僅2個家庭確定“試養”。其中一個家庭收養近3年,為辦理收養法律關系一直在奔走,而另一家不愿接受媒體采訪。

  失獨家庭收養一個孩子,為何這么難?

  “媽媽,我們走這邊。”一個3歲的小女孩,踩著臺階往上跑,50多歲的媽媽跟在身后一路小跑。更遠的后面,爸爸踱著慢步,眼睛卻始終緊盯女兒飛奔的背影。

  在長沙市天心區白沙井邊,經常可以看到這一家三口的身影。媽媽王翠英51歲,爸爸朱建輝58歲,孩子并不是他們親生的。

  7年前,兒子小君因車禍去世,全家陷入悲痛。直到2011年4月,孤兒萱妹來到,家里才漸漸有了暖意。只是,萱妹一直沒能上戶,為了這事,他們已跑遍了長沙各個部門,沒有任何進展。

  去年9月,湖南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找到朱建輝夫婦,稱“圓夢一家”活動或許能幫助解決法律上的問題,夫妻倆立即報了名。

  1月19日,朱建輝對記者說,正等著事情進一步解決,現在就盼著“ 圓夢一家”活動,能幫助一家三口解決這個難題。

  兒子離世,家庭破碎

  如果小君還在,他已經27歲了。“他長得好,人也乖,特別孝順。”每當想起兒子小君,王翠英的心口就疼得厲害,眼淚直流。

  2007年10月10日,王翠英正張羅著小君20歲的生日,小君騎著電動車去送快遞,路上遭遇車禍,年輕的生命戛然而止。“我不相信,現在都不想相信。”夫妻倆崩潰了,朱建輝每天喝酒麻痹自己,王翠英每天哭。

  一年多之后,夫妻倆嘗試著再生一個孩子,花費幾萬元之后,希望落空,在醫生勸說下,無奈放棄。

  送來女嬰,重燃希望

  “我真的絕望了,不知道活下去的意義在哪里。”王翠英說,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能再擁有一個孩子。

  “啪啪……”2011年4月25日下午1點半,朱建輝與王翠英突然聽到門外響起鞭炮聲,打開門一看,門口一個被襁褓包著的嬰兒正大聲地哭。兩人趕緊抱起,嬰兒身上放著一張字條:毛毛生于2011年4月21日9點40分,本人因家庭條件有限,自愿放棄撫養,望好心人收養,長大成人,拜托。

  朱建輝往外跑,想找到送孩子的人。王翠英則抱著孩子進了屋,她親了親孩子的臉,幾年來第一次露出了笑臉。朱建輝摸了摸孩子的臉,突然感覺到多年沒有的幸福。

  他們決定,把這個孩子留下來,好好撫養她。“孩子是4月份的,屬兔,我給她取名朱沁萱。”朱建輝說,這個名字補充了孩子的五行,也意寓著她以后有水有草的無憂生活,“沁”字更是表達了他對這份“沁漫”來的幸福分外感激。

  上戶太難,家不完整

  隨著萱萱的長大,煩惱開始出現,那就是戶口問題。“其實從2011年下半年起,我就開始到處張羅給孩子上戶。”朱建輝在民政局和福利院來回了很多趟,卻沒有半點進展。

  “有人建議我把孩子送去福利院再領養,但別人領養了怎么辦?”朱建輝不敢冒險。他還打聽到,如果要辦理領養手續,得先交贊助費,但不一定能領養到萱妹,夫妻倆只得放棄。

  聽說可以通過孩子的監護人來辦理領養落戶手續,朱建輝到處尋找萱妹的親生父母,也沒有任何訊息。

  “孩子不能拖啊,她一直想上幼兒園,可沒有戶口就沒有地方接收。”王翠英到處幫萱妹找幼兒園,每次報名之后,聽說孩子沒戶口,園方就委婉拒絕。

  部門說法

  存在事實領養行為,可申請棄嬰收養

  “我這樣,可能屬于私自領養。”朱建輝很忐忑。

  從2009年起,民政部門要求市民撿拾棄嬰,必須到公安部門報案,如果孩子查找不到親生父母和其他監護人,則由公安部門送交當地社會福利機構或民政部門指定的撫養機構撫養。

  長沙市民政局一名工作人員稱,目前還沒有對失獨家庭領養棄嬰的相關法律。如果朱建輝符合收養條件,孩子也確實找不到家人及監護人,他們這種收養行為屬于事實收養,可到福利機構申請辦理棄嬰收養或寄養手續。

  分析

  結對遇冷,“心結”是主因

  32個失獨家庭,35個孤兒,為何只有2對成功?省紅十字會相關工作人員稱,咨詢率這么高,成功率卻這么低,確實沒有預計到。

  他舉了幾個例子,有一個6歲的女孩被送到好人家后,半夜又逃回了爺爺奶奶家。有一位失獨媽媽看完所有孩子的資料后,有些猶豫了,因為35個孤兒多半都是6歲左右的,年齡偏大,“怕帶不親。”

  該工作人員坦言,正如那位失獨媽媽擔心的,孤兒年齡普遍偏大,心里有以前家人的記憶,且孤兒的身份讓他們性格孤僻。失獨家庭也曾受過失子打擊,結對時會有很多顧慮,導致結對遇冷。他建議,要真正幫扶失獨家庭和孤兒,民政部門和計生部門需先解開他們的心結,進行心理健康的治療。記者 李琪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