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新聞網 |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我市廢舊電池研討會上獲悉,我市年消耗電池有600多噸,回收率卻僅有7%,更多的廢舊電池未得到妥善處理。環衛、環保以及各界群眾都倡議,希望給廢舊電池找個“家”,減少對環境的危害。 2002年4月,市環衛局生活廢棄物管理處開始對廢舊電池實行專項管理,在陽光大酒店、太鐵一中等單位建立了回收站,設置173個回收箱;在10個街辦、99個社區放置回收箱223個。為確保含重金屬較多的紐扣電池和充電電池的回收,又在照相館、鐘表維修部設置回收點12個,并與鐵路局、選煤廠等大型企業簽訂協議,采取以舊換新的方式回收。盡管如此,與很多城市相比,廢舊電池的收集和處理量仍較少。據測算,我市年消耗電池600多噸,但每年回收的數量不足40噸,僅占消耗總量的7%,每年有560噸的廢舊電池成為環境污染的隱患。 市民環保意識低,缺乏收集、上交舊電池的自覺性是廢舊電池回收難的主要原因。調查顯示,98%的人都了解它的污染性,但僅11%的人會自覺將其投入回收箱,絕大多數人就隨意丟棄。采訪中,很多市民也表示,有關部門目前對電池回收工作缺乏強有力的措施也是原因之一。 在研討會上,很多專家指出,回收廢舊電池并不單是從環保的角度考慮,它也是有利可圖的。廢舊電池中含有大量可再生利用的重金屬和酸液等物質,3000噸廢舊電池可以回收雜鋅錠141噸、冶金二氧化錳300噸、電解鋅181噸、鐵皮500噸,這些都是珍貴的不可再生資源。同時,專家還介紹,現在的家用電池已基本達到低汞或無汞要求,可以與生活垃圾混合處理。今后重點收集的是充電電池和紐扣電池,回收任務已相對減輕。為提高回收率,環衛部門將針對性地出臺鼓勵回收政策,建立相應的補償機制,給予回收單位或個人適當的經濟補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