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nj.gov.cn 時間:2007年05月25日 常德農經網
德商是一個怎樣的群體?德商要具備哪些精神特質?最近,記者采訪了幾位在常德打拼的商人,了解他們眼中的“德商”。
湖南中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彭文杰是土生土長的常德人,在商界打拼了十多年。他說,“德商”二字倒過來便是“商德”,德商文化的核心該是誠、信。市場在逐步規范,一個不誠實、不遵守游戲規則的商人不可能會有大發展,誠是商人最重要的品質。而信譽則是企業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有守信,企業才會有合作伙伴,才能做大做強。他認為,德商這個概念提得很好,要把它放到全國的平臺上來考慮,德文化博大精深,落實到企業家的工作方式上說,該是指企業家樂善好施,有責任心和使命感,講誠信,遵守商界的規則。只有誠信經營,熱心公益事業,才能得到百姓認可,也才可能獲得財富。德商既要有“財”,更要有“德”。有的常德商人,有經濟實力,卻沒有盡到社會責任,就不能算德商。該公司董事長助理、營銷總監辛強是北方人,來常三年,從事房地產營銷策劃工作的他接觸了不少常德商人。站在外來職業經濟人的角度,在他的眼中,常德商人的優點是吸納能力強,對外地先進的東西復制得快,工作大膽務實。但是,常德商人習慣單打獨斗,不能形成合力、不注重品牌也是比較普遍的缺陷。常德雄鷹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熊成章曾獲得“常德市十佳青年民營企業家”稱號,他坦言,德商必須具備兩方面的素質,既要有追求財富的能力,又要有熱心回報社會公德心,舍得為幫扶濟困出力。我市多數私營企業還在進行原始的資金積累,在這一過程中,商人只有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才能讓企業長久健康地發展。他相信德商概念的提出能促使廣大德商產生強大的追求良性發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文章來源:常德日報 作者:胡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