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十八章
嚴循東 2007年5月23日
【原文】:故大道廢,案有仁義;知慧出,案有大偽;六親不和,案有孝慈;邦家昏亂,案有貞臣。
【譯文】:所以,大“道”被廢棄,這才有了仁義;智慧出現了,這才有了詐偽;六親不和睦,這才有了孝慈。國家昏亂不堪,這才有了下正直的大臣。
【注釋】:有失必有得也是自然界的對立法則:廢棄了自然法則的研究,就會有仁義的產生;一旦弘揚了人類的智能,虛偽狡詐也會隨之產生;正由于存在六親之間關系不融洽的現象,才產生了尊老愛幼的孝道,才崇尚其慈悲心;正是因為有國家的混亂,才產生了忠貞守節之臣。
· 六親:六種親屬,指父、子、兄、弟、夫、婦。
· 貞:正直不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