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拾金不昧的“中國結”
2006-04-14

從唐至清,有撿到遺失物品必須上交官方的規定,并有相關的懲處獎勵措施。拾金不昧一詞到清代才有,出于吳熾昌的筆記《客窗閑話》。

  

    中國古代流傳至今的關于拾金不昧的故事并不多,但被我們的社會曾經無數次的推崇。通常提到的無外乎樂羊子妻”“甄彬還金”“林積還珠等故事。

  

   拾金不昧是中國傳統美德,這種語言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尤其是對80年代以前出生的孩子來說,撿錢交公是他們在作文時必寫的內容。

  

    似乎歷史上沒有哪個時代像我們社會曾對拾金不昧如此濃重地渲染。

  

    一段時期,拾金不昧由形而上的公民素質被具化為一種形式上的行為規范。就像學校里面對課間操的嚴格要求,鍛煉身體早已不是目的,能在統一旋律中達到千百人手腳動作劃一,才被認為是最重要的。

  

    當人人都高唱《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時,講臺上的盒子里出現了很多一分錢,它們有的來自于地上,有的來自于孩子們的零花錢。老師的表揚讓很多人體會到了交公的收益。

  

    然而,當有人可以用一分錢來獲取這種道德上無限上綱時,那些真正從地上撿到一分錢的人卻不好意思再把它放到盒子里了。這種形式主義對道德的屠戮屢見不鮮。

  

    有些人經常用回憶五六十年代的民風淳樸來嘲諷今天的世風日下。從北京市招領處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從80年代末撿拾物品的數量開始下滑,從1989年的3萬余件直到去年的1400余件。

  

    這種變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們更多地關注了這里面的成本因素,認為成本的高昂阻礙人們的向善之心。但誰又能否認,這其中沒有大眾對被形式主義過分渲染的拾金不昧的叛逆情緒。

  曾經,孔子弟子子路救了一個溺水者,對方送頭牛表示感謝,子路接受;子貢替一位奴隸贖身,官府要獎勵他,子貢拒絕。孔子說,子路之事可以促使人們樂善好施,子貢之事則會阻塞人們向善的意愿

                                                                                          【轉自中國新聞網】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