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如何才能拋棄“文化自卑意識”?
2006-04-18

 


  郭松民

  把國人自己評選“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五十個地方”這件事,概括為“為外國人的眼光爭寵”,恐怕是曹林先生的劍走偏鋒了。道理很簡單,現在世界無大戰,總而言之,大家在和平著、發展著、賣弄著、風騷著,地球村的村民們閑了也要串串門。朋友來了去哪里?參與評選的人多認為“這五十個地方值得一去”,這正好比曹林先生不定哪天興之所至
 
,會對他的朋友們說:“瘦西湖是揚州最值得去的地方”———這當然與“爭寵”無關,如果說是“羞辱”,則更有夸張之嫌了。

  不過,前提雖然假的,但問題卻是真的。就是說,曹文中指出的“在乎外國人的眼光”的問題,在中國社會的確廣泛地存在并且居于主流:比如我們的媒體經常喜歡將“X國輿論盛贊中國如何如何”做成大黑體字標題就是一個證明。

  “文化自卑意識”并不是從來就有的,中國人原來驕傲得很。孔子就說過:“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大意是說:你看,“夷狄”也有頭子,有單于、有酋長,但沒有文化,有什么用呢?不如夏朝、殷商,雖然國家亡了,但其精神卻永垂萬古,因為它有文化。

  準確地說,“文化自卑意識”在中國近現代文化發展史上,也可稱源遠流長。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陳獨秀、胡適、魯迅、錢玄同、吳虞等為代表的先哲們,在反思中國近代以來落后挨打的教訓時,把賬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頭上。不僅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等口號,甚至還要“廢除漢字”,胡適、潘光旦、張競生等更說連中國的人種都要改良,而方法竟是和洋人雜交。幸虧這個辦法的可操作性不強,否則的話我們現在還是不是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都未可知。

  80年代以來,國門洞開。國人驚羨于西方的物質文明,越發自慚形穢,進而在經濟、社會、文化、制度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的反思,甚至是自我批判和否定。

  在這樣的心理背景下,“在乎外國人的眼光”幾乎是普遍的,曹文的批評,也可說是切中時弊。不過我以為,如果完全不在乎外國人的眼光,凡事我行我素,在當今的國際社會,恐怕是不太好混的,因為你要在公路上開車,就總得遵守交通規則吧?但早點是吃牛奶面包還是油條豆漿,就可以遵從自己的胃口,反正也不妨礙別人。完全沒有自信和主見,事事、時時、處處以外國人的眼光為轉移,無疑更是一種病態心理,結果可能會更糟。一個富有啟發性的故事是“父子騎驢”:父子倆完全按照路人的眼光行事,最后只好抬著那頭驢子走。

  從長遠來說,中國人要徹底拋棄“文化自卑意識”,最終取決于我們能不能熔鑄出一種適應時代要求的新文化,而熔鑄新文化的主要原料之一,就是我們自己的傳統。炎黃以降,中華文明在數千年的時間內居于領先地位;近代以來,中國從亡國滅種的絕地中一躍而成為有影響的大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迅速從貧困邁入小康———所有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我們的文化有旺盛生命力的表現,這些傳統都需要我們的尊重和珍惜,歷史虛無主義的態度是完全錯誤的。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以“拿來主義”的方式對待現代西方文化和其他文化。果然能夠這樣,則是否需要“在乎外國人的眼光”的問題,就會成為一個純粹的偽問題,連討論也都沒有必要了。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