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崇尚顏色,各種顏色的象征意義也因民族的不同而各異。那么,藏民族為什么崇尚白色呢?有人認為這是因地處雪域所致,或把它歸結為羊毛功用的效應。這點我認為可以繼續考證、商榷。但目前根據不很充分,因為雪只是在青藏高原多一些,但并不是唯獨這里才有;而羊毛更是遍及全球。牦牛最具這個高原的特征,而且與藏族人民生活最密切。但是它的毛色卻并沒有成為具有崇尚象征意義的顏色。 當然,日、月、火、光更不可能是產生藏族尚白文化心態的根因,因為世界各民族的幼年都曾共享日、月、火、光的恩澤。我認為這些自然和生活環境對文化心態的形成無疑產生過重大影響,但只是外因,是一種條件,但不是根因,不是決定因素。確切地說,藏族先民對純凈皎潔無瑕的本能崇奉,在特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才逐漸形成了尚白文化心態。所謂社會環境或社會條件,還得多費一點筆墨。 古印度佛教思想中存在的尚白傳統,隨著佛教傳入西藏而影響了藏族文化思想,強化了藏民族尚白文化心態的理念,同時如上所述,蒙族“哈達卡”和漢族地區發達的絲織業又給這一文化心態進一步提供了表達的具體形式和便當的載體。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藏族的尚白文化心態也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一種反映。 哈達大體上有三種:特等內庫哈達、頭等阿喜哈達和二等素喜哈達。阿喜和素喜哈達又各分上中下三等。有人把阿喜哈達的仿制品阿扎哈達單獨作為一種,也有人把素喜哈達中的下等品素朗哈達(素達)單獨作為一種。所謂內庫哈達就是從皇家內庫拿出來的特等哈達。這種哈達又寬又長,而且質地優良。這種哈達邊沿織紋為長城圖案,面上織紋為八大祥徽和祝福詞,哈達尼瑪德勒即"化日呈祥"隱花哈達便是一種。過去,市面上是買不到內庫哈達的。與內庫哈達相對應的是外庫哈達,但是后來把外庫哈達稱作素喜哈達。(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