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公務員不盡孝將被懲戒 “孝文化”建設迫在眉睫
2007-06-04


人民網   2007年06月04日08:46  來源:《光明日報》 

  6月1日,《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正式實施。其中有一項內容非常引人關注:如果行政機關公務員不盡孝道,拒不承擔贍養等義務,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將受到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等處分,情節嚴重的將被開除。這一條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全面、系統規范行政懲戒工作的專門行政法規,而對行政機關公務員的個人“孝道”作出具體規定,還是第一次。

  前不久,一場聲勢浩大的“萬人孝心大簽名”活動在北京海淀區四季青敬老院舉行,同時,主題為“祈福萬家、大孝至愛”的“中國孝心文化工程”正式向全國推開。這一文化工程包括贊助100個弱勢老人家庭、尋找100個孝心故事、評選100名孝子活動,以及孝子培訓、孝子影視劇的拍攝、孝文化主題公園建設等。

  這些熱鬧的新聞是否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我國社會不容樂觀的“孝道”現狀呢?

  孝文化面臨斷層危機

  2006年底,一個普通礦工謝延信的故事經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報道后引發強烈反響。謝延信在妻子病故后,三十余載如一日傾情照顧亡妻的三位親人,并把照顧前岳父母一家作為再婚的條件。其大孝至愛的事跡,給予國人強烈的震撼。

  謝延信故事何以能感動中國?光明網的一位網友認為,這恰恰說明當今時代孝道精神的衰微。有關調查也頗能說明問題。2006年,在香港召開的“全球華人孝親敬老研討會”上,一份關于北京、上海、廈門等中國七城市“孝心”的調查顯示,孝心最弱的地區,卻是經濟比較發達的上海、廣州。

  古人云:“百行孝為先”。中華孝文化研究會會長劉想林說,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中本來有著濃厚的孝道情結,但是,十年“文革”洗劫了中國的孝道精神,子女要與父母劃清界限,甚至批斗毆打父母成為平常事;“文革”結束后,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下,社會上異化出一股一切向“錢”看的風潮,寧可要錢不要父母,打罵父母、公婆等惡劣事件也常見諸報端。

  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副秘書長劉蘊華認為,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對下一代孝文化教育的缺失,更引發孝文化的斷層危機。一度鬧得沸沸揚揚的楊麗娟追星事件就是一個典型。雖然她的行為是個極端事例,但父母對子女無原則的溺愛,不注重甚至沒有孝文化教育,可謂一個更為深層的原因。劉蘊華說,目前,許多家庭都是“421”結構——四位老人、一對父母、一個孩子,對孩子的寵愛驕縱成風,致使許多孩子長大后自私自利,缺乏責任心。試想,在這樣的環境下,如果不有意識地進行孝文化教育,他們又怎能有孝心呢?

  孝文化建設迫在眉睫

  孝文化的斷層危機,在今天更加值得關注。據中國老年事業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柴火介紹,中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日前發布的《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從1999年就進入老齡化社會,到2014年老齡人口將達到2億,2026年達3億,2037年超過4億,2051年達到最大值,之后將維持在3億—4億。中國將成為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老齡化問題形勢十分嚴峻。

  老齡化問題首先表現在養老問題上。專家認為,發達國家老齡化時,人均GDP已經達到5000美元至1萬美元以上,是先富后老;而中國目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才剛剛超過1000美元,屬于未富先老,因此養老壓力很大,這反映在老人的物質和文化生活得不到有效滿足上。

  “中國孝心文化工程”發起方之一、專注老年人產業的祈福東方公司總經理肖應勇說:“逛遍北京最繁華的商業街,各種專賣店令人目不暇接,但是,幾乎沒有一家專賣老人用品。”

  專家認為,目前,我國老齡化問題一方面集中在養老能力不足,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則表現在老年人的需求也隨著經濟社會環境的變化而不斷提升和個性化,傳統的老年人產業越來越捉襟見肘難以滿足。然而,最大的危機還是在于孝文化的斷層。因此,形成一個政府提倡、企業參與、大眾踐行的“孝文化”氛圍和產業鏈,將是應對以上問題的根本之道。

  規范公務員個人“孝道”意義深遠

  北京海淀區四季青敬老院院長劉中麗認為,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層面,老齡化問題值得關注,而老年人的精神滿足是問題的關鍵。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會養老保障機制的逐步發展,不少老人物質上能夠自立。但是,國人特有的“孝道”情結,卻讓老人們對子女有一種無法言說的精神依賴,一首《常回家看看》久唱不衰正是這種現狀的見證。

  劉中麗表示,希望更多的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致力于讓老年人安享幸福、讓家庭美滿、讓社會和諧的事業,也希望更多的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和老年相關的公益事業,更希望新聞媒體和專業研究者對傳統孝文化去其糟粕、揚其精華,將中華傳統孝文化和現實社會相結合,賦予其新的內涵,代代相傳。

  專家認為,《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對行政機關公務員的個人“孝道”作出具體規定,更說明了中華孝文化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已經獲得了一定的法律地位,其意義十分深遠。

  記者了解到,山東、湖北等地,也曾開展類似的孝心文化工程,但是,由于沒有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其影響力十分有限。中國孝心文化工程能否把孝心文化唱響全國?雖然現在還言之過早,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它至少能引起全社會對孝文化建設的進一步關注。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