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后現代舞臺劇---《寒窯》"Cool Cave"
背景資料:寒窯位于西安市南郊大雁塔附近曲江池東面的一條溝內。是傳統古典戲劇《五典坡》中王寶釧反抗封建婚姻,追求自由,經受人間磨難的地方。
相傳唐時,丞相王允的三女兒王寶釧,看中貧而有志的薛平貴,遭到父親的堅決反對,被迫與薛平貴逃往城南寒窯安身。后來薛平貴為民除害,被唐王任命為后軍督府,隨軍西征,討伐西涼。在與敵交鋒中,因王允二女婿魏虎撤兵,使他寡不敵眾被俘。魏虎回朝,又傳言薛平貴戰死,并勸王寶釧改嫁,王丞相等也親到寒窯勸她改嫁,但均被王寶釧拒絕。她整日苦守寒窯,忍饑挨餓,靠挖野菜度日。十八年后,西涼與唐統一,終于盼回了與薛平貴的團聚。
王寶釧這個封建社會的千金小姐,忠于愛情,苦守寒窯18年的可愛形象,深受人們的同情和贊揚。后人在此修廟、塑像以示紀念。今寒窯從溝口到溝內分別建有貞烈殿、思夫亭、薛平貴王寶釧大殿,以及平貴降馬、平貴別窯、王寶釧挖野菜等多種塑像,已成為人們喜愛的旅游熱點。
本劇的前言:
沒有人懷疑王寶川的堅貞愛情,她等待愛人薛平貴十八年!----因為所有的故事都這樣寫。
也沒有人知道王寶川如何等待了這十八年?----因為,所有的故事都沒有寫,那不過是個故事,有誰能做到呢?也沒有必要深究!誰沒有個七情六欲,誰能像故事中的人物一樣活著?就當她是個美好的愿望。就這樣,幾百年了,到現在這個命題依然是個謎。
難道偉大的愛情故事將永遠的埋在歷史中,繼《山海經》、《獨異志》等之后 ,成為一個新的神話?一個毫無法力的神話?她的現實意義在哪里呢?
但到過寒窯的人,如果仔細看那里面的說明,就會恍然大悟:
----王寶川十八年來,依靠鄉親們的幫助度日,她平日里也經常采擷草藥,為街坊四鄰治病,深受大家的愛戴,學習中醫藥學和時時的自省,讓王寶川深刻體會人性的提升與優化,跨越人的生理極限,成為后人敬仰的、堅持忠貞愛情的典范。
本劇的宗旨:
后后現代風格的舞臺劇《寒窯》,受到相關中國古典戲劇、和熊式一先生的英文劇本《Lady Precious Stream》的啟示,通過舞蹈、戲劇、言語、音樂、材料、等元素再現王寶川寒窯十八載的生活經歷。巧妙的將中英文語言做了寓意的對比,并通過這種對比,延伸出人類生活個性的發展秘密。借解讀王寶川的寒窯生活經歷,道出人性發展的可預知性、可調控性,和智慧開發的潛力。
演員將由非專業戲劇演員組成,通過舞蹈肢體、人聲、語意表達等訓練,感知虛擬的王寶川的愛情生活歷程,體味生理和心靈的溝通。早于觀眾,首先成為這個劇的受益者。
本劇的角色:
演員:共9名--王寶川,觀音,個性演員7名(表現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緒及不同的薛平貴、王母、白馬、王允、金川、銀川、蘇龍、魏虎、菩薩等角色)。
本劇的特色:
1,舞臺設計:后后現代風格的舞臺劇《寒窯》,最為突出的是整體劇場性,演員也在觀眾中。
2,體驗、參與性:由演員和觀眾共同完成“王寶川”的18年人生、愛情體驗。
本劇的劇情簡介:
熊式一的《王寶川》1934年公演海報(http://www.dimensionalweb.com/pic/wangbaochuan-People's%20Theatre.jpg)
王寶川,與其他7名演員在舞臺上。
王寶川在舞臺的正中間的位置,用手指書寫著血書。自言自語的、又看起來與薛平貴對話(虛擬/從未出現在舞臺上)。5名演員或站或坐臥的在舞臺的正中間靠左的位置,在王寶川的右側后面,用一條45度垂吊、半透明的幕隔開,同時表現薛平貴的角色,用不同的聲音在與王寶川對話。薛平貴的聲音聽起來,象是中英文的組合,但是依然聽得懂那些不過是王寶川思念愛人的自言自語的意譯。
觀音菩薩在舞臺的右上角的天梯上坐著,看著流血的王寶川。。。。。 你也可以是觀音菩薩,當你在舞臺上需要冷靜一下,全方位的思考下一步心靈的翼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