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
富豪,一個擁有巨大財富的群體。在風光外表下面,他們到底有著怎樣的內心世界?近日,《南方周末》發布了中國頂級富豪精神世界調查報告,人均財富超過22億元的60位內地富豪接受了問卷調查,內容涉及金錢、事業、兩性、信仰等諸多方面。調查顯示,多數富豪對金錢愛恨交加,內心充滿不安全感。(《北京晨報》7月19日)
守著巨大財富,內心卻充滿濃濃的“不安全感”,這是當下中國內地富豪普遍性的真實心理反映。前不久,有媒體報道,太平洋建設集團董事長嚴介和談到富豪話題時,定義中國富豪為弱勢群體。富人沒有安全感,富人是弱勢群體——這些讓人多少有些驚訝。但細加思量,我們就不難發現,這并不是富豪們在故作姿態或者有意作秀。那么,內地富豪為何缺乏安全感?
提及這個問題,肯定會有很多人想起“社會仇富”這個字眼。不錯,富豪們的不安全感的產生,與缺乏社會輿論支持和認同有很大的關系。在財富積聚的過程中,或者倚重權力資源,或者行非法之舉,由于財富的來源帶有一定的“原罪”,不但讓富豪心里“內虛”,也缺乏公共的認同;另一方面,擁有大量財富卻無心回報社會,寧愿個體揮霍享受也不愿參與慈善公益事業,這又讓社會感到不滿和失望。財富的享有得不到道義和環境的支撐,“苦惱”和“不安全感”自然會悄然滋生。
但在筆者看來,更為重要的因素是,富豪群體普遍缺乏理性的財富觀和財富倫理,把物質和金錢看得過重,以至于產生過多不必要的財富危機感和財富孤獨意識。用一位學者的話說:“內地富豪還在圍繞著財富、事業轉,遠未達到‘企業家’這個境界和水平。”擁有財富的極大快感讓富豪們比常人更擔憂于財富的失去,極盡謹慎地保持自己的財富擁有量;狹隘的“守財富”意識讓他們從來沒有主動利用財富參與社會創富、為社會謀福祉的愿望,導致個體與社會產生割裂……這一切,讓富豪的人格和思維不斷發生“異化”,久而久之,就產生了某種強烈的精神危機。
要以財富論英雄,內地富豪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比爾?蓋茨。比爾?蓋茨為啥沒有“不安全感”?說到底就是,人家比爾?蓋茨不是在為財富而活著,而內地富豪卻多淪為“財富的奴隸”——跳不出這個狹隘的財富意識壁壘,內地富豪們的安全感就很難被“找回”。
作者:陳一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