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自 然 之 子(轉載)
2006-08-02

《藏傳佛教文化網》

 
我一直都覺得我被一種神奇的力量推動著,直到現在……

 

    我出生在浙江寧波市一個偏僻的小鎮,生活在宗教氛圍較濃的家庭里,奶奶和母親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她們勤勞善良,又最疼愛我,對我的影響最大。我從小就喜歡畫畫,沒有老師教導,完全是靠自己臨摹或想象,常常畫得入迷而忘了其他事,為此還挨過父親一頓打。我的學習成績一直都很好,可到了十三歲半時,我突然不想再讀書了,很想跟我舅舅的同學學習雕刻。我舅舅的這位同學是當地有名的雕刻家,擅長木雕,于是我拜他為師。當時在師傅的眾多弟子中,我入道雖然最晚,但雕刻得最好。我也不知道為什么,只要拿著雕刻刀,我就擁有某種感覺,一刻就較好,師傅因此非常器重我。

在此后的第二年,一部電影《自古英雄出少年》改變了我命運的方向,我懷著對藏區的向往,毅然告別師傅和家人,到藏區去!當時家人也非常平和地給我送了行。

第一次離開家鄉,就來到四川省阿壩州紅原縣。我記得在從成都去藏區的路上,雖然我的高山反應非常強烈:頭痛、流鼻血……語言又不通,但充滿神秘色彩的藏區還是讓我義無反顧地去了,并留在了那里。

我記得我最早去的寺廟是紅原的麥娃寺,當時該寺廟正在修復,我就幫著雕刻了一些柱子和房梁,并著色。我的敬業精神和能力得到了寺廟管家花倫的贊賞,他同意讓我繼續呆在那里繪畫、臨摹別人的畫。這是在我生命中第一次接觸到唐卡(主要是舊唐卡)。當時就被唐卡深深地觸動了,它喚起了我生命中最原始的某種悸動,我整天像著了魔似地凝視它、臨摹它,我似乎已找到了一種我真正想追求的東西!

第二年,我到了諾爾蓋的達扎寺,跟師兄一起雕刻菩薩,涂房梁的顏色。后又到轄曼寺畫小佛像。在那里,我第一次親眼看到了怎樣畫壁畫,后來才知道那是熱貢畫派風格的作品。藏畫(唐卡)很講究傳承,每一個流派的風格都是固定的,由師傅親授給弟子,一輩輩傳承下來,決不外傳,這對我們來說,感到非常的神秘和好奇。不過對我而言,我認為每個流派都有它的局限性,因此我一直都未選擇某一個流派拜師學藝。但我對藏畫(唐卡)的強烈執著,促使我一邊干活一邊偷偷學藝:學怎么勾線,學怎么上色,后來又學會了怎么用石頭磨出制作唐卡所需要的畫布。就這樣日積月累,我也慢慢掌握了畫唐卡的技法(那時主要接觸和學習的是熱貢畫派的風格)。記得是在1988年,那年我滿17歲,一天已能畫10個如來佛的壁畫,畫像的高度大約 20公分,連續畫了三個月,掙到了我從事雕刻和繪畫這個行業來第一大筆酬金——5000元人民幣。我以此作為資本,開始了游走藏區寺廟和學習藏畫(唐卡)的歷程。

1989年,我來到甘肅省甘南地區碌西縣的西倉寺。這是多萬倉活佛的主寺。我在那里畫了四大天王像,每一尊畫像高1.98米,一共用了半年時間。

接著又到多孕娘寺,雕刻如來佛的八大菩薩,總共花了半年時間。和我一起工作過的人都說我是瘋子,不管是雕刻還是畫壁畫,都干得特別快、特別好,而且是從頭到尾一個人干。這一點對藏區的人來說,簡直不可思議,因為他們習慣于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幅畫。

此后,到了甘南地區合作縣的美烏寺,這是格魯派的寺廟,畫了大威德金剛、勝樂金剛、時輪金剛等,用了兩個月。接著由扎貢巴活佛介紹去了康多寺。康多寺位于卓理縣,這是一個土族和藏族混居的地方,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無法用語言描述。在那里我畫了5幅唐卡,采用熱貢派的風格,用廣告顏色著色。這是我第一次畫唐卡,當時寺廟很滿意,用兩頭牦牛作為酬金。

后來,到瑪曲縣的量爾瑪寺畫壁畫——二十一度姆、宗卡巴師徒、吉祥天姆、四臂觀音、文殊菩薩、金剛等。當時我非常投入地作畫,每10天左右就完成一幅壁畫,速度很驚人。有趣的是這五幅壁畫換來的只是六頭羊,而不是我急需的現金,由此也為我贏得了大家的尊敬和愛戴。我清楚地記得:那一年年底離開量爾瑪寺,準備回家過年,從該寺到長途車站,路上需要橫跨過結冰的黃河,有些喇嘛就在前面扔石頭探路,有些喇嘛在后面保護我,他們慈悲的心腸和樸實的話語深深地感動了我,至今這幅場景都深深印在我的腦中。

1990年,我來到了青海省甘南地區的香扎寺。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苯教,總共畫了9幅壁畫,歷時3個月。當時三位熱貢派的畫師加起來繪畫的速度都比不上我,我感覺很自豪。

此后,我來到阿壩縣的查理寺畫壁畫和唐卡。當時該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我也動了一些腦筋,最終戰勝了熱貢派的名家,爭取到了繪畫權,在那里一呆就是2年。總共畫了四大天王、勝樂金剛的十六個變身、四輪金剛的變身等近50幅壁畫。在查理寺的兩年時間里,我過得非常愉快。這是我在藏區生活的一個轉折點,我繪畫也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常常不分晝夜地繪畫,樂此不疲,有時連做夢都在繪畫,而且會感到好像有人在夢里傳授給我繪畫的方法和技巧。最有收獲的是,我學到了怎樣把金子加工成金汁的方法,我把這個技巧運用到唐卡繪畫上,取得了成功,這對我在繪畫風格上的改進和創新起到了很大幫助。

1991年,我來到了夏河縣的那布楞寺。這是格魯派六大寺廟之一,也是藏文化三大發源地之一,該寺在藏區有著崇高的地位。當時藏地有名的畫師都云集在此,包括免塘派(代表西藏拉薩本地風格)、嘎覺派、曼派等。大家主要工作是在貢唐倉寶塔內部畫壁畫。在那段時間里,我從其他畫師那里學習和借鑒了很多唐卡繪畫的方法和技巧,大大開闊了視野,這為我以后的唐卡繪畫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1992年,我來到阿壩縣的賽貢巴寺,這屬于覺囊派的寺廟。在那里,我畫了達拉那答、大白傘蓋佛母(這幅畫像有十萬個頭、十萬只手、十萬只腳),用了近20天完成繪畫。從那時起,我的繪畫風格有些接近免瑭派,同時也融合熱貢派的風格。

受邀請,我又回到查理寺,臨摹一幅唐卡——該寺的鎮山之寶。在臨摹以前,該寺的全體喇嘛念了7天7夜的經,才將這幅唐卡請出來。關于這幅唐卡還有一段傳奇故事,據說貢唐倉活佛被抓的前一天晚上,唐卡上的閻羅王流了鼻血,到現在畫面上還留有痕跡,從那以后全寺喇嘛將這幅唐卡敬若神明。

以后的一段時間,我被一種說不清的力量推動著,總想要出去走一走,總想要去尋找更多的東西,總想要從某處獲取更多的靈感,于是動身前往康巴等地云游。游歷了德格的印經院,昌都的嘎瑪寺、出谷寺。還到了嘎瑪鄉一個偏遠的小村子,這個村子的男女老少、祖祖輩輩都畫唐卡,他們所畫的唐卡屬于嘎瑪嘎覺派。這個畫派的最大特點就是用料古樸、構圖空曠。我在那里一呆就是2個月,學了不少的東西,比如怎樣繪畫、怎樣制筆。

此后,出于對朝圣過程的好奇,出于對圣地的向往,出于對挑戰生命的體驗,我決定從德格嗑長頭到拉薩,當時和我同行的還有兩個人。我們三人輪流磕頭,其余兩人就拉一輛架架車,上面裝滿了食物和衣服。一路上,經歷了生命的死亡,遇到死去的老年朝圣者,我們就地把她掩埋;經歷了身體的極度透支,磕頭磕到幾乎爬不起來,即刻死去也無所謂;經歷了自然環境的極度惡劣,遇到風雪和冰雹。夜晚就用衣服遮住頭,裹住身體,席地而坐,權當休息;也經歷了人性的慈悲,過往的汽車遇到我們,車上的人都會主動地送上錢物,借以表達他們的敬意……

我們歷經千辛萬苦,用了八個半月的時間磕頭磕到拉薩的大昭寺,當時人瘦得剩一張皮,衣服又臟又臭,長發披肩,像個要飯的,但眼神特別清亮而犀利。此時此刻,我百感交集,心中一片空明,在大昭寺門前忍不住哭了,自然而然地哭了,我感悟了什么,似乎又什么都沒感悟……對此,我至少淡泊了人的生死,開闊了心胸,洗滌了身心。

從拉薩回來后,我的畫技又進一步提升了,并被一位臺灣人請到成都繪畫,在成都呆了半年。這位臺灣人要我留下,被我婉言拒絕了,我當時的想法很簡單:我認為我是屬于藏區的,我必須要回到那里。

1993年,我來到阿壩縣的連庶寺,該寺的活佛是從印度轉世來的。我來的時候,正值該寺選活佛。我在那里畫了1000個釋迦牟尼佛、長壽三尊、王形?文殊、活在?護法神尊等。

當年的10月,我再一次回到查理寺,該寺決定讓我畫從印度請回來的護法神——水尺巴。為此事,整個寺廟的喇嘛念了整整7天的經,我才開始繪畫。在繪畫期間,我早晚都要轉一次經,這是我原來從未有過的舉動。當時,我畫得很順利,不到1個小時就把樣勾出來了,用了15天就完成了整幅畫,連我自己都很驚訝:我怎么畫得這么快呀!接下來,為我畫的這幅畫像拍照、攝像。很奇怪,照片和錄像帶里只有畫框,而沒有護法神——水尺巴的影像,真是不可思議!后來,我又畫了一張水尺巴的畫像,喇嘛沒有念經,又為這幅畫像拍了照、攝了像,圖像就出現了,這一現象到現在為止都是一個謎,一直被大家津津樂道。

此后很長一段時間,我回到老家休養、調整,做了一些與繪畫有關的事情,對這幾年來的經歷做了個總結,并有意識地思考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1996年至1998年,我在多康佛畫院當畫師。在那里才真正接觸到嘎瑪嘎覺派,并把它的一些特點運用到自己的繪畫中。在這兩年里,我比較全面地接觸和了解了藏畫各派及其畫師,這對我下一步自創“彩金唐卡”起到了大的幫助。

從1999年至今,我受聘于一家藏文化藝術中心,擔任藝術總監。這幾年,我一直尋找在唐卡繪畫上新的突破,想給古老的唐卡藝術注入一些新的元素。在1999年,我曾有半年時間呆在辦公室里,足不出戶,整天冥思苦想,不斷的實踐、創作,博取眾長,將金彩與金底結合起來,我獨創的唐卡繪畫風格的輪廓基本成型,后來又經過不斷地完善,最終形成了我自創的唐卡新流派——彩金唐卡。在2004年,我的彩金唐卡“十八羅漢”獲得四川省旅游產品金獎,并有多幅彩金唐卡被香港及歐美地區的名人收藏。

 

在唐卡藝術創新的道路上,艱辛、無奈和孤獨時時伴隨著我,個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通過不斷的自我磨練,我的身心也得到了不斷升華——我在繪畫時,非常地投入,常常有一種類似禪定的喜悅,我漸漸悟出了這本就是我生命中與生俱來的,它將一直牽動著我,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項目推薦
春蕾計劃:她們想上學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她創業計劃項目
薪火同行國際助學計劃
e萬行動(孤兒助養)
2021“暖巢行動”公益項目揚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學項目第二期
壹基金溫暖包
小善大愛免費午餐
關愛困境老人
愛心包裹項目
貧困白內障的光明
先心兒童的“心”聲
困境兒童關懷
關懷貧困母親
企業郵箱 |  隱私保護 |  客戶反饋 |  廣告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服務條款 |  網站地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