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8月4日專電(記者朱旭東)近日,一個專門提供婚姻評估服務的新興職業——“婚姻分析師”的培訓工作在南京悄然進行。首期20名學員中有婚姻中介的從業人員和心理咨詢中心的從業人員,學成后他們將獲得相關證書,為“冷戰”夫妻指點迷津,對“問題婚姻”對癥下藥。
“婚姻分析師”悄然現身
南京都市心理咨詢中心主任周正猷介紹說,“婚姻分析師”實際上是專業的心理咨詢師,他們像醫生一樣要找準相關“病人”的脈搏,然后對癥下藥。
評估婚姻質量一般有三個步驟:首先根據當事人的傾訴查“病灶”;其次為當事人進行心理疏導,提出合理化建議;如果認定確實無法挽回,“婚姻分析師”就會建議離婚。
“婚姻分析師”把“問題婚姻”歸結為無性婚姻、無愛婚姻和無益婚姻三類,對于無性婚姻和無愛婚姻,“婚姻分析師”通常建議雙方反思,慎重離婚;如果碰到無益婚姻,即維持目前的婚姻比婚姻破裂造成的傷害更大的話,則會建議雙方離婚。
前不久,周正猷接待了一名女子,這名女子由于心理原因,結婚多年一直過著無性的夫妻生活。她覺得夫妻雙方感情很好,最近卻發現丈夫有了外遇,她希望丈夫能回到自己身邊,仍然過無性的夫妻生活。但周正猷認為不可能。這名女子經過反復考慮,最終同意離婚了。
據了解,南京目前還沒有專門的“婚姻分析師”,而在上海等地,“婚姻分析師”生意很火,收費每小時在300元左右。
離不離婚,非得花錢讓別人做主?
誠然,現實生活中有些婚姻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何挽救有問題的婚姻?如何面對有缺陷的婚姻?的確是不少人面臨的困惑。“婚姻分析師”出現以前,夫妻吵也好鬧也好,是否各奔東西,要由雙方決定。現在卻要花大價錢請別人來做主,是否有推卸責任之嫌?“婚姻分析師”到底充當了何種角色?
在多數人眼中,婚姻好比穿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哪有將隱私拿出來讓別人分析的道理?正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
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夫妻雙方鬧得不可開交時,居委會通常會出面調停,但很少聽說有鼓動雙方離婚的。而“婚姻分析師”一旦認定雙方為無益婚姻,一般會建議離婚。
當然,有的婚姻解體后,對雙方是一種解脫。可是,這事兒非得讓“婚姻分析師”來決定嗎?南京一位姓周的市民認為,如果夫妻雙方確有矛盾,不如找個可信賴的朋友傾訴一番;如果對婚姻感到絕望,應該尋求法律界人士的幫助。即使處于兩難選擇,也沒必要花錢讓“婚姻分析師”來做判斷。他認為,由于夾雜了經濟因素,“婚姻分析師”的判斷天平可能會失衡。
也有人認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沉浸于痛苦婚姻之中的夫妻,往往不能冷靜地看待問題,如果“婚姻分析師”有豐富的心理知識和經驗,能像醫生一樣分析“病癥”,幫助求助者做出選擇,未見得是壞事。
偏聽偏信,可能幫了一個又傷了一個
如果經過“婚姻分析師”努力,失和夫妻重歸于好,或者離婚后雙方都覺得是一種解脫,那是皆大歡喜之事。但如果離婚后求助者反悔,或者另一方陷入更深的痛苦,“婚姻分析師”應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呢?
面對求助者的傾訴,“婚姻分析師”可能偏聽偏信,無法做出客觀判斷,很可能是幫了一個,卻傷害了另一個。
不少人對“婚姻分析師”的做法提出了質疑。“他們在提供相關服務時,會自覺遵守倫理道德嗎?沒有相關法律制約,一旦出現唯利是圖的情況,反而可能會對家庭穩定不利。”一位網民尖銳地指出。
另有網民說,“婚姻分析師”的工作內容涉及到家庭隱私,處理不好,可能影響到家庭乃至社會的穩定,如果讓不合格的“婚姻分析師”混跡其間,一定會帶來不安定因素和法律問題。
婚姻并非兒戲,離婚更不能等同游戲。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社會調查中心主任儲兆瑞教授認為,婚姻說到底還是要靠自己努力經營,離不離婚,還得自己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