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哲學思想(三)
2006-08-09
到了兩宋時期,中國儒學的最高形態理學形成。傳統文化中“主靜”的因素大大加強了。理學是在儒學基礎上,吸收了此前幾百年在中土傳播的佛學成果和早已有之的道家思想。不管是“主靜以立人極”、“窮盡天理”還是“心即是理”,終歸是知識分子反歸諸心的“個人修養術”,與國計民生,現實行動的關系畢竟疏遠了。也正因為如此,宋明理學一直受到后人的攻擊。王夫之提出過“健動”和“珍生”,顏元力主現實的功利,但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古老精神卻一直到鴉片戰爭后,中華民族處于危亡關頭時才又重新被“發掘”出來。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