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哲學思想(四)
2006-08-09
不僅儒家主張民為邦本,道、墨、法諸家也都具有以民為貴的重民思想。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這一重民貴民的精神不斷得到了豐富和強化。漢代賈誼曾指出:“聞之于政也,民無不為本也。”(《新書·大政上》)唐代開國君主李世民更是深諸民貴君輕之道,認定“君依于國,國依于民。”(《資治通鑒》卷一九二)北宋張載宣傳“民胞物與”,朱憙則認為“天下之務莫大于恤民。”(《宋史·朱篷傳》)這一系列重民思想,集中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民為邦本思想的發展和演進,也呈現了中國式的人本主義傳統的根本所在。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