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借你十個膽也不敢拿央視開涮
時至今日,不僅“中央一套”被搶注為安全套商標
“中央抬”、“中央二套”與下半身掛上了鉤
就連“藝術人生”、“春晚”等節目也未能幸免
他們為什么要惡搞央視?
背后僅僅只是為了經濟利益嗎?
漩渦中心的中央電視臺,如何迎戰下半身的挑戰?
策劃 張東生 執行 謝海濤 插圖 李峰
誰在惡搞中央電視臺?
似乎是一夜之間,央視突然成了“唐僧肉”,被十方的“妖精”盯上了,人人都想咬他一口。
先是“中央一套”被搶注為安全套商標,引得國人騷動輿論嘩然。惡搞央視之火,頓時如星火燎原,燒得網上天昏地暗,相關廣告詞則炮制出了一套又一套:自從有了中央一套,腰不酸腿不疼了,連走路都有勁了!有了中央一套,精彩節目都在后面!……
“中央一套”的風波未息,“藝術人生”、“中央抬”又被人看上了。更有人趁熱打鐵,緊鑼密鼓地炮制“央視十大罪狀”、“央視十大煩心事”,還有人在一旁出主意,建議中央電視臺改名為“中國國家電視臺”,又一次把央視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惡搞年年有,今年特別多。為什么“中央一套”搞出了這么大的動靜?為什么提供了這么大的話題空間?有人從中看出了商業利益驅動下的人性;有人看出了民眾品牌意識和營銷觀念的進步;也有人看出了娛樂價值和社會的進步。
曾幾何時,借你十個獵豹的膽你也不敢調侃中央一套的;別說中央一套,即使是縣廣播站的土記者拿個破話筒對著你就足能使你噤若寒蟬。
為什么網友惡搞起央視那么起勁?有學者認為,這種對權威的嘲弄,也從側面反映出民智的開啟。一位叫無愁的深圳網友說,曾幾何時,借你十個獵豹的膽你也不敢調侃中央一套的;別說中央一套,即使是縣廣播站的土記者拿個破話筒對著你就足能使你噤若寒蟬。而今天發生的一切,不能不說是社會的進步,民權的覺醒。
中央一套的創意令許多人叫絕。叫絕的原因并不是因為它的創意有多新,而是因為它惡搞了很多中國人心中的權威中央電視臺。即便在今天的中國,“中央一套”也是最不可能和“安全套”這樣的東西聯系在一起的,而在權威之下生活得太久的中國人最容易產生挑戰權威的沖動,“中央一套”的出現正好符合了人們的現實心態。
“中央一套”解構了一些被過于權威化、神圣化的東西,部分顛覆了人們的思維方式、文化心理。在過去那個把世俗生活神圣化的社會里,人們一貫是正襟危坐,不能有任何涉嫌干犯天威的言行,也不能隨便“開玩笑”。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對神圣話語體系的顛覆,利于人們回到被政治遮蔽的生活本身。
但也有學者從“中央一套”事件中,看出了一種危險的道德傾向:在以消解價值和褻瀆神圣為主題的惡搞之風下,既定的價值對象正在被一一消解,民族的精神和人文傳承正面臨斷裂危機,既有的價值共識被各個擊破,共同的信仰遭受前所未有的集體擯棄。
這位學者認為,不是不可以對價值對象發生懷疑,價值對象也受到社會環境和時代局限,不可能完美無缺。北大成為教育不公平的代表,央視作為壟斷電視文化的代表,當然必須接受質疑。但這種質疑必須建立在批判精神和理性基礎之上,而非惡意顛覆。北大和央視為社會長期提供著高質量的精神產品,作為稀缺的公共精神資源,作為難以復制的價值對象,理應得到社會公眾的尊重,即使批評也應該是善意的,即使質疑也應當是理性的。
如今,央視這種于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兩邊都能左右逢源獲得利益,又言必代表國家和民族的做派,正在社會上激起越來越多的不滿。
似乎無庸諱言,在一個價值日益開放,更為追求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社會里,央視不幸充當了壟斷電視文化的代表。
有網友指出,從春節晚會到世界杯轉播,再到大大小小的各種節目報道,央視憑借自己國家級媒體的優勢地位,先是利用國家行政力量的干預,壟斷了中國相當多的電視信息資源;而后又利用市場,依靠廣告投放賺個缽滿盆溢。這種于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兩邊都能左右逢源獲得利益,又言必代表國家和民族的做派,正在社會上激起越來越多的不滿。
甚至央視的形象廣告,也被網友解讀出了霸權意識:“CCTV”的圖標跨過長城、越過大江、飛躍群山,一片光芒普照大地,在配以氣勢磅礴的背景音樂之下,把“CCTV”表現成了普度眾生,給大地帶來光明的使者……
正是在這種心態下,網上“央視十大罪狀”、“央視十大煩心事”相繼出爐,諸如:利用行政手段,打壓地方衛星頻道;壟斷春節晚會資源,占著茅坑不拉屎;搞廣告標王,制造產業虛幻神話與經濟泡沫,挑起企業相互殘殺,自己坐收漁翁之利……于是,歷經轉型陣痛的央視成為網友們狂轟濫炸的首選目標,也就不足為奇。
而在“中央一套”事件中,央視相關部門的反應是:震驚。在答復網友改名建議的時候,央視告訴建議者不用擔心,現在的名字已經能夠讓人在“第一眼”看出“官方”的性質:“第一,中央電視臺對內代表黨和人民,對外代表國家和民族,其作為國家電視臺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
媒體人何三畏對此提出批評:就其運行機制來說,中央電視臺作為一個電視媒體,不僅營利,而且有重大的、壟斷性的營利嫌疑。一個營利機構怎么可以具有那樣的全方位功能呢?央視作為一家電視臺,最好就回到電視臺的位置,做好電視的本分。
面對網民對權威的挑戰,作為話題中心的央視究竟應該怎樣應對?在市場經濟興起、多元文化共存的轉型期中國,在不同領域有著壟斷色彩的單位,又該以怎樣的轉型化解類似弊端?也許,這一切是遭遇下半身危機的央視,最值得思考的。
網友大PK
“中央一套”該不該成為避孕套商標
反對派
網友 良辛
原則不是兒戲!在家的人不可能知道海外的游子望鄉的情景,他們通過衛星電視從我國中央電視臺來滿足美好的鄉音,通過它,腰桿子挺得起來,通過它,我們揚眉吐氣,中央電視臺代表我們中國人的聲音,那就是中國人的生命。一切影射、歪曲、誹謗我國中央電視臺的,都是與中華民族對抗,我們要求其賠禮道歉!
網友 IP:220.182.4.*
這絕對不允許,因為中央一套是代表十三億中國人的世界知名品牌,不應該以任何方式傷害它,傷害中國人的感情。
網友 IP:60.195.129.*
我們幾千年的文字,全讓這幫見利忘義的小人給敗壞了!難道這種所謂的“聰明”也值得鼓勁嗎?請尊重我們自己的文化,不要糟踐了?。。?!
網友 IP:219.136.212.*
真不明白,為什么又冒出個利益熏心的混混搞的惡作,竟然還有那么多人捧場。真可悲!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社會,還是要有點正義,要有點主旋律的精神,不要把什么都拿到市場上賤賣了!
網友 IP:60.180.183.*
不管法律允不允許,違反公眾道德的思想和行為是會遭到正義的反抗的。做任何事情,不要老是鉆法律的空子,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觀。
網友 IP:60.180.183.*
“中央一套”這個電視臺名稱,已是深入人心,家喻戶曉,老少皆知。是一個億萬觀眾喜愛的電視臺,是一個具有權威的電視臺。居然有人削尖腦袋、利欲熏心去注冊避孕套商標。這不是你有創意,而是你腦子浸水了。
網友 金龍上官天客
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中央一套作為央視的第一品牌欄目,已經成為世人皆知的文化品牌。任何人都應尊重她的形象,不能隨便把她作為謀利的載體。
支持派
網友 IP:218.16.69.*
吸煙有害健康,避孕利國利民。有害健康的東西可以叫中華、大中華、熊貓、中南海,而利國利民的東西卻不可以叫“中央一套”,這是什么樣的理論?是特權強權的思想在作怪吧。
美國人可以把國旗做成內褲,這影響到他的形象和國際地位了嗎?而這在中國恐怕就是大逆不道,打入天牢了!現在有人要合理合法的注冊一個商標,卻也要“驚動”那么多的“專家”,真是可笑?。?/FONT>
網友 IP:222.246.12.*
很多國人太虛偽了,動不動就把點鳥事提到國家民族尊嚴的高度來憤青,我看你們的民族自尊心也太脆弱了吧。別人把國旗當短褲穿都可以,他們不愛國嗎?在國內策劃出這樣一個充滿商機的創意廣告實屬不易,難道有錯嗎?你們自卑無恥也就算了,但不能用你們的愚昧來扼殺這種少有的天才嘛!
網友 IP:61.141.183.*
避孕套怎么了,本來是計生用品,利國利民??墒怯行┧枷臊}齪的人非要往那骯臟的地方想。我覺得叫中央一套沒什么不好,很有創意。也給央視一個教訓,播了那么多法制節目,還專門有法制臺,請了那么多專家教這教那,可自己連一點法律意識都沒有。以后怎么教育群眾?!活該。
網友 IP:221.218.25.*
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意買避孕套?為什么大家一提這個就臉紅?為什么大家談性色變?就是因為這些所謂的專家把這些東西視為不良詞匯。真不明白避孕套有什么不良?
還有人家注冊這個既合理又合法,底下肯定也想了很久,調查了很久,這是一種勞動,結果就被有些專家看做投機,看做壞事,非要找出一條法律來廢了它。到底是不是法治社會?
網友 IP:218.74.2.*
首先中央電視臺一套并不能代表國家,它只是一個媒體機構,一個營利的媒體機構。那樣的話,中央一套作為一個商標,誰先搶注,誰就有該商標的使用權,就是說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第二,避孕套生產是符合國家法律的,并不存在有些人所說的有損國家形象。而且中央一套這四個字的意思和避孕套所要表達的意思非常貼切,為何不可作為一個避孕套的商標呢?
網友 IP:221.201.75.*
不要把什么都上升到政治上來認識。這個創意很好很貼切,中央電視臺如果覺得有損自己名聲,那就只好和人家協商求得轉讓了,誰讓你沒有商標保護意識呢!
網友 IP:221.10.44.*
央視裝著道貌岸然,其實也讓人看些莫名其妙的廣告。我們看電視是要被收費的,但卻沒有拒絕廣告的權利。央視本來就不應被人尊重。
鏈接:三大網站調查
如何看待“中央一套”
被注冊為避孕套商標?
網易 投票總數:1728
不關心 10%
很好,很貼切 71.1%
不好,怎么能這樣褻瀆央視呢 19z%
QQ網 投票總數:97882
無所謂,愛咋咋地 9.04%
服了,商人真是無孔不入 52.91%
怎能這樣侮辱中央電視臺? 22.35%
哈哈,好玩兒 15.70%
博客網 投票總數:617
不關心 12%
很好,很貼切 39%
純粹是商業炒作 26%
不好,怎么能這樣褻瀆央視呢 23%
褪掉“中央臺”的套子
黃廣明
正所謂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中央一套”牌避孕套事件,因當事方和旁觀者的不同,所持的觀點及解讀的角度也會迥異。
從注冊商標的商家來看,他沒有顯示任何惡搞央視的初衷,相反,他是扎扎實實地把此事當作一個有利可圖的項目在運作;
而央視一方呢,媒體報道的標題是“表示震驚”,但仔細看看內容,卻是“央視負責商標事務的法規處一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感到震驚”,要不是記者提起,他還不知道此事。事實上,距離商家向國家商標局提出注冊申請已有大半年,距離媒體披露也有一個月,央視方面并未就此作出任何正式回應。
以“中央一套”注冊避孕套商標是否可行,不是本文關注的焦點,這是一個比較純粹的法律問題。
真問題在于,央視為什么遭到了惡搞?為什么現在央視一有難,眾人就發笑?
本文的關注點也是“最廣大人民群眾”的視角,在無數旁觀者眼中,“中央一套”事件,是公眾對央視不滿的又一幽默表達,是時下風行的惡搞文化中的的又一最新案例。
探討該不該惡搞央視是個偽問題,在公序良俗的范圍內,任何人都要接受他人的評判(包括褒貶諷刺等各種態度),任何法人組織也都要接受公眾特別是其消費者的評判,包括以惡搞為形式的批判。
真問題在于,央視為什么遭到了惡搞?為什么現在央視一有難,眾人就發笑?
朱軍,這位經常“催人淚下”的央視《藝術人生》節目主持人,聲稱“我們是國家電視臺,要有皇家風范”,結果,這位有皇家風范的主持人,卻爆出給人鼓吹地攤級的偽劣產品的丑聞;
在湖南衛視超級女聲紅遍大江南北的時候,央視的眼睛也紅了,大牌主持人召開座談會,又是“收視率是萬惡之源”,又是反對“娛樂節目低俗化”,“降低這些節目播出量”;
央視還曾以災難新聞中死亡人數作手機有獎競猜項目,引起眾怒,被斥為喪失基本的人文道德素養,“發死人財”;
新聞聯播號稱是全中國收視率最高的電視節目,但長年一成不變的面孔已給觀眾造成嚴重的審美疲勞,最典型的例子是,911事件當天竟然登不上新聞聯播的頭條;
如果我們拿美國《60分鐘》節目主持人莫利·塞弗在不同國家的戰場上出生入死來比較,央視水均益先生在伊戰來臨時“撤離”巴格達的表現與其說是記者,不如說更像難民……
央視仍然是國內不可撼動的電視業老大,其節目水平和總體實力也與其他電視臺不可同日而語,但顯然,它與民眾日益增長的要求已漸行漸遠,央視的壟斷地位和它所占有的資源,也與它應有表現越來越不相稱。
央視可能沒有明白國家電視臺的真正涵義。國家電視臺首先是一個公共電視臺,應該以公眾利益為導向
問題正出在這里,壟斷造成了央視的驕嬌二氣,壟斷也造成了它不思進取。最近有人在網上發帖,建議中央電視臺的名稱改為“中國國家電視臺”時,網上討論稍成氣候,央視即覺著茲事體大,立即表明立場,“沒有這個必要。”央視認為自己本來就是國家電視臺。
央視可能沒有明白國家電視臺的真正涵義。國家電視臺首先是一個公共電視臺,以公眾利益為導向,商業電視和公共電視的區分點主要就是,商業電視臺存在的目的主要就是為了賺錢;公共電視臺存在的主要目的并非主要為了賺錢。BBC的第一位總裁John Reith就奉行公共服務的理念。他認為公共服務肯定不能只用于娛樂的目的。廣播電視有責任在最大程度上給盡可能多的家庭帶來所有的人類知識、努力和成績中的最優秀的部分。對高水準道德的維護——避免粗俗和傷害——是至關重要的。
反觀央視,這家大型的國有媒體壟斷企業,事實上也是一個商業電視臺。它絕對地站穩全國電視臺的“老大”地位,占領節目收視的大半江山,攬到大部分的廣告訂單,做行業規則的制訂者。
央視這些年來為人詬病之處,根源正在于它角色扮演的混亂和越位。
“中央一套”,這個耳熟能詳聲不驚人的詞語,卻被人跟避孕套聯系了起來,立馬具備了素打葷猜的效果,我想說,“中央一套”,這個賊俗的名詞,因此而升華。
央視這是咋的了?
小娜
央視的反應超出我意料的遲鈍,近期的“中央一套”引起如此的轟動后,就被動地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接著就是“中央抬”,還是沒有反應。然后又有了“藝術人生”。要說人家大學生到底是腦子活躍,本月8日,人家一個北京在校大學女生又申請了“春晚”和“春節聯歡晚會”,你有轍么?
也不知道央視這是咋的了?是不是也是本命年忘了系紅腰帶了,才這么幾天,就發揚光大了。全國人民都氣不過了,除了幾個大傻子自認為肚里喝的墨水多就見識廣,不要臉地說“注冊成安全套咋的了?怎么那么封建?”我想踹他一腳。拿你名字注冊成保險套你樂意???!
剛開始我這么琢磨來的,不用你得意,央視肯定馬上就會告你,就是不告你,也一定會立刻采取一些保護措施,比如說商標注冊總共有多達45個類別,將央視及其比較出名的欄目的名稱在全部45個類別都注冊成商標??墒茄胍暼绱吮粍?,不僅我覺得憋屈,炎黃子孫都挺憋屈的。不過我也就是干憋屈,也作不了主,也出不了謀也劃不了策。
可是,終于有一個相當爺們兒的爺們兒,他怒了!“這種調侃我覺得傷了國人的面子?!碑敽蜗壬吹健皐ww.央視一套.net”被一外國人搶注走的消息后,萌發念頭決心買下為央視正名?!爱敵踹@個域名的開價只有2萬美元,沒想到因‘央視一套’商標事件,對方開出10萬美元,好在有朋友的支持,最終我還是決定把這個域名買下來?!焙蜗壬硎?,贈送這個域名給央視,他絕對不是貪圖要額外的“廣告受益”。
我沒有10萬美元,我就想用10萬個字來表達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官方的電視臺的維護,可是我能寫10萬字么?除非有稿費!
商業文化走向低俗?
成慶
雖然福建長樂商人李振勇向國家工商總局申請注冊“中央一套”避孕套商標的審批還未有最后結果,但是“中央一套”毫無疑問已經在大眾心理中和“安全套”有了一次親密接觸,頗讓大眾興奮不已,畢竟一想到嚴肅的中央電視臺一套節目能和普羅百姓的夜間用具能有所勾聯,自然會引發無數的遐想,因而消息一出,也引起了媒體的追蹤報道。
得知此消息,央視自然顏面無光,在表示震驚后仍然很冷靜地表示要向領導請示報告,這也與央視一向穩健、沉著的作風相印證。不過這樣的事情也并非創舉,早在“超級女聲”紅遍中國的時候,就有某公司試圖以“超級女生”注冊安全套的商標,雖然功虧一簣,但是也可以從中看出商業力量對公眾機構與人物不斷“猥褻化”的趨勢。
與下半身相聯系的商品廣告是可以僅僅通過口耳相傳就能紅遍大江南北的,其作用要比在中央電視臺當標王更為有效。
為什么中央電視臺包括超級女生們會成為目標?商家自己只是道稱為了商業利益,因為這樣的廣告效應著實難以估計,就算媒體不跟進報道,顧客對如此熟悉的名稱也會過目不忘,就算那些信奉西洋貨色的白領中產階級們,在對“杜蕾絲”厭膩后也未必不可能嘗試一下“中央一套”,獵奇心理,人皆有之,下半身與中央電視臺產生某種聯想式的關系,我想這也是普遍存在的大眾心理。
商人的邏輯自然是逐利避害,他們對市場的觀察來源于個人經驗。在他們對市場的觀察中,“中央一套”和安全套產生聯系自然是借鑒了過往商標名稱的經驗。而目前緊跟潮流的是,“藝術人生”、“春晚”等也開始成為商標注冊進攻的目標,中央電視臺遂成待宰羔羊,群狼四伺。
這種現象的背后,自然是商業文化的低俗化造成的,因為這直接呼喚起的是公眾的集體意淫心理,而獲得一種近乎群體式的廣告效應,其作用要比在中央電視臺當標王更為有效。與下半身相聯系的商品廣告是可以僅僅通過口耳相傳就能紅遍大江南北的,聯想起當年的黃色手抄本“少女之心”,連偏僻小城對此都能有所耳聞,這也讓我們對性欲望的廣告效應有了充分的認識。
長樂商人的做法當然直接與商業邏輯直接相聯系,在商人眼中,顧客的需求乃是第一要旨,因而苛責商人似乎難以成立,畢竟他們都只在法律范圍內行事。但是以公共機構名稱來注冊商標從而吸引顧客眼光的手段,卻使得整個商業文化急劇低俗化,這種種的事件又反過來引領了其他商家的效仿,周而復始,這種商業文化已經成為大眾的共識,他人難以批評和責備。
在公眾對過往敬若神明的權威形象有了清楚認識之后,便開始以調侃、戲謔的方式來消解那背后的神圣光環。
為什么商業文化低俗化如今漸成燎原之勢?事實上,這是一個與商業逐漸成為社會主導性力量相伴隨的過程。隨著傳統權威逐漸褪掉神圣性的外衣后,過往敬若神明的權威形象開始崩解,其神秘性在媒體信息高度發達的年代蕩然無存,在公眾對這些機構有了清楚認識之后,便開始以調侃、戲謔的方式來消解那背后的神圣光環。
這種社會心理在今天已經演化為一種潮流,當年中央電視臺的內部員工通過剪輯和重新配音的方式來把央視內部的人事變動制作成搞笑短片,已經開啟了從內部消解中央電視臺神圣性的道路。公眾不再將之視為是不可揣摩的國家宣傳部門,而是可供挑戰和戲謔的一個公共形象。
這是一種近乎商業廣告的效力,因為它已經深植于大眾心理之中,因而不需要做過多的前期鋪陳,就可以獲得良好的廣告效應。最后商家自然便會按照這種邏輯來進行商業的操作,今天有了“中央一套”,明天未必不會出現“中央二套”、“中央三套”,只要這種社會心理仍然存在,這股以商標注冊的方式來戲謔中央電視臺的風潮就難以消減,就算商人自身對此并無察覺,但是那一種隱藏的社會心理卻是基本的事實。
商業文化的倫理層面已經蕩然無存,牟取眼球率的邏輯成為主流,任何只要能吸引顧客眼光的方式,不管是“乳房”還是“下半身”,無所不用其極。
但是同時要追問的是,這種社會心理為何難以矯正?聯想到數年前關于“經濟學家要不要講道德”的討論,雙方各執一詞,經濟學家們大多認為他們以技術立業,道德價值訴求可以去除,只需要客觀獨立的分析經濟數據就足夠。但是回到今天“中央一套”的事件,我們可以看到,在這么多年市場培育的過程中,商業文化的倫理層面已經蕩然無存,牟取眼球率的邏輯成為主流,任何只要能吸引顧客眼光的方式,不管是“乳房”還是“下半身”,無所不用其極,而且之后還以現代社會多元化的結果來作搪塞。事實上,低俗化如今已經成為商業文化的宰制性邏輯,打開電視,無數低級的選秀充斥屏幕,這分明是一元化的局面。
當然央視此次被戲耍也并非平白無故,由于政治宣傳角色的弱化,他已經演變成一個帶有強烈商業色彩的媒體機構。背后的政治力量要么退場,要么被商業邏輯改造,也讓社會對此有挑戰的可能性。
或許中央電視臺對此的態度盡可一笑了之,想想美國人都敢拿“白宮”的名字注冊黃色網站,這位長樂商人的舉動也并非驚世駭俗之舉。從法律角度來看,假如后繼有人,把從“中央一套”到“中央十二套”節目通通注冊完畢,我不知道工商總局會用以什么樣的條例來拒絕審批,因為在關于商標有可能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問題上,這個案例的模糊之處太多。
我們如今所處的是一個向市場化轉換的社會,傳統的政治神圣性符號在這個過程逐漸消褪掉各種保護性色彩,也給大眾對之有了一次心理反動的空間。在這種大眾普遍心理下,中央電視臺與安全套發生關系已經難以避免,商業文化的低俗化趨勢目前已難以抵擋,如何在市場中重新尋找到價值訴求立足的基石,從而矯正這覆卵之下的低俗商業文化傾向,可能是未來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