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來源:南海網 |
新聞提示 今年9月20日是《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頒布5周年,也是第四個“公民道德宣傳日”。海南省委宣傳部和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聯合攝制的八集電視專題片《德行天下》,于今年7月下旬在中央電視臺連續播出。其中第三集就是宣傳“誠信為本”。然而,對老吳來說,“誠信”是那樣可望而不可及…… 2000年,老吳在海口成立了一家公司,招聘了6名大學生做銷售工作。可當他給他們發了價值數萬元的貨物以后,大學生們便杳無音訊,他們放到公司的大學畢業證也丟下不管。一晃六年的時間過去了,老吳仍在等待大學生們來領畢業證。 體諒大學生難處以畢業證作抵發貨 6名大學生拿走4萬元貨物一去不回 近日,家住海南省定安縣的老吳在家中收拾東西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了6本收藏多年的大學畢業證,還有幾本發貨的帳目。拿著這些大學畢業證書和帳目,他又想起了6年前他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那件往事成為他心中永遠的痛。 據老吳介紹,1999年底,他和幾個朋友投資了30萬元,在海口長堤路附近成立了一家公司,主要經營日化用品的銷售。當時公司從廣東代理了幾個日用品品牌的銷售,出于公司業務拓展的需要,2000年初的時候,他便到位于海府路的原人才交流中心招聘了一些大學畢業生做業務員,其中包括周某等6人。所招聘周某等6名大學生全部下放到各個市縣跑銷售,由公司負責發貨給他們,然后他們再把貨款返還公司,公司再支付相應的報酬。剛開始發貨的時候,老吳對他們說:“你們要預先支付一些押金,這樣我才能放心把貨物發給你們。”大學生們對他說,他們剛剛畢業,手頭上還沒有什么錢,為了表示誠意,他們都把自己的大學畢業證放到我這里,等到他們把貨款歸還了,再把畢業證取走。老吳心想,這些學生應該是講誠信的,再加上他自己也讀過大學,知道學生的不易,于是他也沒有多想,只是收下了他們的大學畢業證。 剛開始,老吳給6個人每人發了2000元錢的貨,到了月底,學生們分別給他返還了幾百元貨款。隨著業務的拓展,到了第二個月的時候,公司加大了貨物的發放數量,6個學生前后得到發貨共計4萬多元,但是到了月底,每個人上交的數額仍然是幾百元。這時候,老吳的心中逐漸產生了一些懷疑,到了第三個月的時候,6個學生紛紛失蹤了。老吳頓時覺得事情不妙,趕緊撥打那些學生的傳呼,但是傳呼機都停機了。老吳通過多方尋找,但是始終沒有找到那些學生。直到現在,沒有一個人前來領取畢業證,他的4萬元貨款,也全部打了水漂。 |
巨額貨物被卷走導致公司破產
他細心保管6本大學畢業證
9月14日,記者見到老吳的時候,發現他的精神憔悴不堪。他向記者展示了自己“收藏”了6年的大學畢業證。根據畢業證上記錄的內容來看,以下6名學生分別是:北京某科技學院實用俄語專業本科畢業生林某;重慶某高校市場營銷專業本科畢業生周某;湖南某大學會計專業專科畢業生劉某;海南某專科學校數學專業周某;武漢某專科學校工業管理工程專業畢業生馬某;貴州某學院涉外經濟與市場營銷專業專科畢業生李某。從老吳提供的當時公司的發貨帳目記錄來看,以上6名學生拿走了公司的貨款4萬元左右。
老吳傷心地告訴記者,6名學生攜貨款走掉之后,給他的公司以及他個人都帶來了“毀滅性”的影響。公司的巨額貨款無法收回,本來就不是很富足的流動資金,使得公司的運營狀況非常緊張;公司的其他員工見走了這么多人,人心很不穩定,紛紛離開了公司,造成公司無法正常開展工作。
到了2001年底的時候,公司最終因為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而破產。各方面的壓力和內心的痛苦,使得當時的老吳無法承受,結果他大病了一場。身體逐漸康復以后,他淪落到四處打工的境地,沒有能力再繼續創業。
不愿報警盼望大學生能良心發現
他苦等6年,年年希望年年失望
事發以后,雖然無法聯系上走掉的6名大學生,雖然沒能拿回巨額的貨款,但是老吳一直沒有報警。因為他的心里始終有一個愿望:“這些大學生可能有自己的苦衷,他們肯定會回來還我的錢,把自己的證書拿回去的。”可是,一晃6年的時間過去了,老吳年年希望年年失望,他那淳樸的期待一直沒有等到答案。受不了長期精神上的折磨與壓抑,他無奈之中,他便想通過本報幫助他得到一個答案,以尋求心靈的慰籍。
如今的老吳,沒有什么更多的要求,他希望以上6名大學生看到報道后,能夠盡快和他取得聯系,把大學畢業證拿回去。
老吳想通過本報告訴他們:“你們現在在哪里?當時為什么要選擇這樣做?希望你們看在大家一塊工作,曾經‘緣分一場’的份兒上,能和我聯系給我一個答復,讓我的心里好受一些。究竟你們能夠還我多少錢,這個已經不太重要,哪怕是一點點都能讓我得到一些安慰。這么多年了,希望你們能夠良心發現,希望誠信能夠重新回到我的身邊。”
專家評說:
誠信是最起碼的道德
針對老吳面臨的困惑,記者電話采訪了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宋世昌教授。宋教授指出,孔子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是做人,還是從事經濟交往,都應該堅持誠信為本,否則就是缺乏最起碼的道德。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指出:“公民道德建設方面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是非、善惡、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有所滋長,見利忘義、損公肥私行為時有發生,不講信用、欺騙欺詐成為社會公害等等,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必然損害正常的經濟和社會秩序,損害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因此,目前加強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設是全社會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只有加強以誠信為本的思想道德體系建設,我們的社會才能沿著健康發展的道路不斷前進。
目前,正值高校新生開學之際,宋教授特別指出,高等教育要認真思考“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這個問題,新入學的大學生要考慮“做什么樣的人,怎樣做人”這個問題,思想道德建設,特別是誠信問題,應該擺在教育的首位,這是每個人安身立命的根基,也是生存之本。(完)(南國都市報/宋亮亮 馬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