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
《東南快報》10月17日報道:昨日上午10時,陽光明媚,是一個適合老人出門活動的天氣。可在距離福州臺江工人文化宮不遠處的洋中市場內,10多位老人卻安靜地擠坐在一張沙發上,經記者調查,這些老人竟然是在排隊等待小姐為他們提供“性服務”。
嗚呼,這些老人太可怕了,太可悲啦,太可恥啦。簡直就是光腚子攆狼——膽大不害臊。一把年紀了居然做出這樣恬不知恥的事情,現在丑惡的行經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你們如何面對鄰居,如何面對親戚朋友,如何面對子女?
有人為這些嫖娼的老人開脫,說什么子女不關心老人的性生活才使得他們去嫖娼等等廢話。你就是打死我,我也不能同意這樣混帳的觀點。我個人認為,老人嫖娼是因為他們道德敗壞,自我約束能夠太差。和子女是否孝順根本沒有任何關系。老和尚沒有子女,他們去嫖娼了嗎?
古人云:“保初節易,保晚節難。”生老病死,這是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人因為老而經風雨、見世面多,經驗豐,看問題全面,處理事情圓滿,因而老更有價值,是一種寶貴的財富。人們經常用諸如“老當益壯”、老馬識途、“老將出馬,一個頂倆”等詞語稱頌老人,表示敬重和仰慕。然而,老人并非全然一樣,尤其是隨著時代列車的高速前進和轉軌,有的老人因為種種誘惑而喪失晚節,摔出了時代列車,落得個身敗名裂、粉身碎骨,甚至是遺臭萬年的悲慘下場。
世間萬事萬物都得老,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人到老年,應該怎樣活著,值得每個老人認真思索。稻子、麥子等五谷老了,它就粉身碎骨,無怨無悔地奉獻給人類作食糧;瓜果老了,紅透飄香,它帶給人們香甜醇厚的滋味;花草老了,把精華的種子留給了明年,把花葉化作紅泥更護花;樹木老了,以高大、挺拔、堅實的身軀充作棟梁之材,撐起擎天大廈。老年人是否應該向它們學習呢?
人在老之將至的時候,絕大多數老人更加珍惜時光,因此加倍忘我工作,奉獻余熱,把晚霞熏染得更加燦爛。他們有的致力培養后生,搞好接班,令人敬佩;有的退休不退崗,致力社會公益事業,發揮特長,令人贊嘆;有的生命不息,學習不止,致力學術研究工作,為社會做貢獻,令人感慨。退一步來說,人老了,即使呆在家里什么也不干的話,至少也應該堂堂正正、老老實實地做人吧?可是,有的老人那樣,錯誤地認為有權不用,過期作費,在離崗之前抓緊時間撈一把,以滿足自己的私欲,顯示“能耐”和“富有”;有的老人認為離死不遠啦,就看破紅塵,于是整天醉生夢死,花天酒地,窮奢極欲,為老不尊,變成了老油條、老滑頭。
人生匆匆,轉眼百年。我們每個人尤其是老年人都應該好好珍惜人世間的美好時光,為國家和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無愧這一生。在本文的最后,把三國時期曹操的幾句詩送給老年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讓我們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