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院寺僧人的生活
生活在一個怎樣的世界,一直是我想探究的?
每年的春夏秋三季,是五臺山僧尼最集中的季節(jié),在大街上、寺廟里、小巷中隨處可見身穿代表不同寺廟不同教派、黃色、青色、和紅色衣服的和尚、尼姑、喇嘛,他們?nèi)宄扇海┬杏诖蠼中∠锘蚋魉聫R之中,構(gòu)成了一幅別樣的風(fēng)景。從他們的衣服上,你很難區(qū)分出他們是居住在五臺山的和尚,還是云游暫住的和尚,只有到了他們的居住地,你才會發(fā)現(xiàn),云游四方的僧尼是如此之多。目前常年在五臺山居住的和尚有一千多人,加之四面八方來的僧人共三千人左右。
五臺山是全國唯一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融合的名山,也是佛儒道教并存的圣地。穿青衣的僧人叫和尚,住青廟。穿黃衣的僧人叫喇嘛,住黃廟。尼姑所住的寺廟通稱庵,五臺山目前保存完好的寺廟共有47座,是我國絕無僅有的最大寺廟群,顯宗密宗并在,是僧尼佛徒信眾觀光朝圣的圣地。自東漢年始,歷經(jīng)魏、晉、唐、宋、元、明、清、民國各代傳承,如今青黃佛教文化交流融匯,橫跨幾世紀(jì),馳目逾千年。人類的好奇心,促使我多次想走進他們的精神家園尋找答案,僧尼為什么出家?他們的生活怎么樣?面對著這一張張年輕或歲月年輪的臉,我無從找到答案。五臺山佛教協(xié)會會長碧山寺主持妙江告訴我,他們和我們生活在兩個世界,僧尼追求的精神信仰上的極大滿足,世人追求的是現(xiàn)實中物欲的占有,這就叫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個不能少。
在五臺山東莊村,這里居住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僧尼和喇嘛,當(dāng)?shù)厝艘猿鲎夥孔訛樯吭乱?00元的價格租給僧人居住,僧人或二或三居住一間房,主人和尚尼姑喇嘛共處一院,各住各的房,各吃各的鈑,倒也有趣。五臺山寺廟多,佛事活動也多,外地僧尼參加佛事活動每次可得50至100元布施,也是一種不錯的生活方式。倘徉在五臺山大白塔下的臺懷鎮(zhèn),你能感受到那撲面而來的宗教氣息和世俗化氣息的融合,現(xiàn)代文明和商業(yè)文明在這里鏈接的天衣無縫,如今五臺山僧人的生活已經(jīng)納入到經(jīng)濟生活的大潮中,僧尼們除了誦經(jīng)做功課外,上網(wǎng),打的,購物,生活和我們一樣豐富多彩,他們的內(nèi)心呢?
據(jù)悉:去年五臺山菩薩頂有15個從小在五臺山長大的和尚集體還俗,面對洶涌而來的經(jīng)濟大潮,我們該說些什么呢。
抽空給家打個電話
碧山寺守門人
做完佛事
外來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