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香蕉-91福利视频合集-91福利视频免费-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主播大尺度精品福利

葉小文:有“和”乃大
2006-11-13

 中國新聞周刊
 
  葉小文:有“和”乃大

  “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征向量,古代先哲的生命信仰和思維基礎

  ★ 本刊記者/楊中旭
 
  中國新聞周刊:中國傳統正在被遺忘,我們在298期的封面文章中提出的問題是“我們是誰”?

  葉小文:我們是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族群最大的東方人。中國從古至今,各種宗教之間,一直能夠互相尊重、和睦共處。很少文明之間的互相蔑視、彼此踐踏,較多的是互相尊重、彼此欣賞;很少文明之間的以大欺小,弱肉強食,較多的是有容乃大、海納百川;很少文明之間的區分優劣、生存競爭,較多的是互相平等、和合共生;很少文明之間的孤芳自賞,一花獨放,較多的是互補共榮、百花齊放。這種人類彌足珍貴的經驗,能否稱之為文明的“東方模式”?

  中國新聞周刊:這種“東方模式”的核心是什么?

  葉小文:和。“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征向量,古代先哲的生命信仰和思維基礎?!昂汀钡木?,是一種承認,一種尊重,一種感恩,一種圓融;“和”的內涵,是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世界和平;“和”的基礎,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異,共生共長;“和”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和美。中國傳統文化“以和為貴”,成功吸收了印度佛教,容納了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形成了歷史上多民族多宗教共生共長的良性文化生態。

  這個“東方模式”,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中國傳統文化對其他文化一直保持開放和包容的心態。中國現有的五種主要宗教,除道教外,其他各大宗教均在不同時期由國外傳入,在中國生根、發展。歷史上,各民族和睦共處,各宗教和諧共生是主旋律。

  中國新聞周刊:可現在很多人說中國人缺乏信仰。

  葉小文:這個說法不夠準確,《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實事求是地承認,部分社會成員缺少誠信,但這和缺乏信仰是兩碼事。中國人一向擁有信仰自由,剛才我們所說的“東方模式”有國家的法律作為保障。2004年頒布的《宗教事務條例》,其立法宗旨就是“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維護宗教和睦與社會和諧,規范宗教事務管理”。

  以伊斯蘭教為例。公元7世紀,當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時,中國正處于盛唐時期,但中華文化并沒有排斥這種外來文化,而是允許其自由傳播。到12世紀,伊斯蘭教已大規模傳入中國,宋朝朝廷特意頒布保護穆斯林的財產法。到13世紀,伊斯蘭教徒遍及全國,元朝朝廷專設伊斯蘭教事務機構,給予伊斯蘭教傳教者諸多優待。明清之際,以王岱輿、劉智等為代表的中國穆斯林學者,為促進伊斯蘭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溝通,采用儒家,包括佛教、道教的概念和術語,來闡釋伊斯蘭的教義、教理,并將伊斯蘭教的倫理道德觀與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進行融會貫通,建立了帶有濃厚中國傳統文化特點的中國伊斯蘭思想文化體系。

  1300多年來,伊斯蘭教不僅沒有與中國傳統文化和其他宗教發生過沖突和戰爭,而且在中華文化的滋潤和哺育下,在中華大地得以扎根、開花、結果,生生不息。經過上千年的發展,伊斯蘭文化已構成中國10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主體。

  進入新世紀以后,中國伊斯蘭教界以極大的熱情開展了“解經”工作,動員和組織國內高水平的阿訇、毛拉,對伊斯蘭教教義教規作出權威性的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準確解釋,編寫講經范本,維護伊斯蘭教信仰的純潔性,推動伊斯蘭教的健康發展,促進伊斯蘭教與社會主義社會、與時代進步相適應。中國伊斯蘭教教務指導委員會嚴格以經訓為依據,大力倡導伊斯蘭教和平和睦、愛國愛教、“兩世吉慶”、寬容仁慈等基本思想,受到了各界的歡迎和好評。

  我認為,伊斯蘭教在中國和平發展的經歷,向當今很不安寧的世界,傳遞著寶貴的“有以告人”的信息。在西方基督教文明、中華文明、伊斯蘭文明這三大主要文明的相互對話中,兼有伊斯蘭文化和中華文化傳統的雙重文化因子的中國伊斯蘭文化,具有獨特的價值。

  中國新聞周刊:你是不是在說,伊斯蘭教與中華文化的融合可以為剛才所說的“和”字提供注解?

  葉小文:我想,世界和平需要宗教對話。當今世界,盡管和平、發展與合作是時代的主流,但主流之外暗流洶涌,波詭浪急。不同國家、民族、宗教之間此起彼伏、愈演愈烈的對立和沖突,正在挑戰人類的智慧與文明。這種挑戰,更多地來自“恐怖主義”和“單邊主義”的沖突。近百年來,隨著西方強勢文化的擴張,自我中心主義、西方至上主義的思潮招搖于世,“單邊主義”便隨之滋長,與之相抗衡的“恐怖主義”也就相伴而來?!皢芜呏髁x”和“恐怖主義”相與爭鋒,造成了基督教文明和伊斯蘭教文明之間的難以調和的矛盾和沖突,有人將之稱為“文明的沖突”。于是地區沖突迭起,恐怖活動猖獗,世界一次又一次被恐怖的聲浪所震驚。

  以宗教和平乃至世界和平為宗旨的宗教對話,應重視研究和總結中國宗教長期和諧共存的獨特經驗。這個“東方模式”,有深厚的文化作為支撐。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56個民族平等相待,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各教和諧共處。這是中華民族講信修睦,崇尚和平的文化傳統所決定的。

  我個人認為,胡錦濤主席倡建的和諧世界,離不開這一經驗的支撐?!?/FONT>

 

【鄭重聲明】公益中國刊載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建議。轉載需經公益中國同意并注明出處。本網站文章是由網友自由上傳。對于此類文章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文章請發信至 [公益中國服務中心郵箱]。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備17029845號-1???京公網安備110102000421號
版權所有:公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