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03 09:44 來源:南方日報
■南方論壇
□宗教對于凈化和安頓人的心靈,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但前提是宗教界必須先凈化自己
□最低層次的要求是,在這個人欲橫流的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時代,做不到清心寡欲遠離塵囂,至少不要追逐權勢和金錢,最低限度則不為勢利小人惡人提供“護身符”
□宗教界的凈化要靠自律,要自己清理門戶,特別不能讓利祿熏心之輩披著宗教信徒外衣為非作歹坑人。同時也要靠國家搞好對宗教事務的管理
我從小受的是無神論教育,現在也不是宗教信徒。但是,我相信宗教對于凈化和安頓人的心靈,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對此,重慶學者王康講得頭頭是道,大意是長達70多年的蘇聯一朝解體,俄羅斯人之所以能承受社會轉型的巨大震蕩,其中有一條就是東正教傳統對人心的維系作用。東正教信徒有深厚的人道主義情懷,有超越俗世欲念的對尊嚴與拯救的追求。正是出于重構俄羅斯人的精神與道德家園的共識,今年5月17日,“十月革命”后分裂了80多年的俄羅斯東正教“紅”、“白”兩派宣告正式合并,普京總統出席了《圣餐禮權威法案》的簽署典禮。
宗教要起到凈化社會成員心靈的作用,前提是宗教界必須先凈化自己。
怎樣凈化,在我看來,最低層次的要求是,在這個人欲橫流的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時代,做不到清心寡欲遠離塵囂,至少不要追逐權勢和金錢,最低限度則不為勢利小人惡人提供“護身符”。
我們知道,佛教進入東土后對中國社會影響甚巨,佛門對批評者是“大肚能容”的。既有禪宗弟子的“呵佛罵祖”,也有民間“三個和尚沒水吃”之類不利于塑造和尚完美形象的俗諺。那么,本文就拿佛門開講吧。
20多年前,我就有些看不慣佛門某些人的趨炎附勢,山門里掛的宣傳圖片盡炫耀,外國某王子公主來過,本國某某高官來過。這種對俗世權要的仰望于今更烈。至于世人反感“官本位”時涉及的“處級和尚”之類中國特色的怪事,似乎沒有斂跡的征象。
古典小說《金瓶梅》塑造了一個亦官亦商的惡棍西門慶。他深信只要向佛門捐的“功德錢”足夠,即使“強奸了嫦娥,和奸了織女,拐了許飛瓊,盜了西王母的女兒,也不減我潑天富貴”。這也是河北省原常務副省長叢??却筘澒?,一邊貪贓索賄發昧心財,一邊燒香求菩薩保佑的共同心理。事實上,不少寺廟的“功德碑”也確是不問施主的錢來路是黑是白的。
據6月24日《新湘報》披露,因懷疑手下員工金剛舉報自己嚴重的經濟問題,政協委員楊志翔竟雇請三名兇手在光天化日之下長沙的鬧市街頭,持砍刀將金剛連砍十五刀。惡人楊某憑什么掛上省政協委員招牌的?他是湖南省佛教協會副秘書長。他又是怎樣當上這個副秘書長的?他并非什么高僧,而是披著佛教信徒(所謂“居士”、俗家弟子)外衣的老板——他的公司有個滑天下之大稽的名號“宗教房地產開發公司”。而這家公司就是掛靠在省宗教局下的企業。楊志翔這樣的惡人能夠敗壞佛門的名聲,當然與某些地方的佛門自身不夠檢點有關,俗話所謂“蒼蠅不盯無縫的雞蛋”是也。
事實上,不少寺院已經公司化。最典型的莫過少林寺,人稱其方丈釋永信為少林寺的CEO;當地政府也把少林寺當作一大旅游品牌在支持,獎給釋永信一輛名車。神州南北大興建廟塑佛之風,莫不在念生意經。某旅游新景區在海邊塑了一尊巨大的觀音,所費不貲,那是投資呢。還有許多地方已經或將要塑大佛大菩薩,誰不知是為了招財進寶?
《中國新聞周刊》今年第21期報道,昔日全國“農業學大寨”的大寨村正在修大廟“普樂寺”,一期工程耗資3千多萬元,占地1萬多平方米,總投資將過億。投資人或“施主”是誰?是村黨支部書記、大寨經濟開發總公司董事長郭鳳蓮的長子賈小軍,他與弟弟賈曉峰“毫無疑問是大寨村最有錢的人”即最有商業頭腦的人。我不認為這是一場意識形態的革命或較量,不是為了用普樂寺和佛像將“大寨展覽館”和陳永貴塑像比下去,他們不可能有這樣的動機。一位游客對記者表示,來大寨參觀是為了看人定勝天的奮斗精神,對在這里蓋廟不以為然,“可說完后,他認真地跪拜三次,往功德箱里塞了十塊錢?!薄@就是“商機”呀!“大寨人的主要副業是旅游,但飯店的老板們對記者說,旅游也一年也不如一年了。”——蓋廟看來確是有“前瞻性”之舉。報道說,賈小軍還將在買下的養鹿場上修佛學院和尼姑庵,他甚至還計劃造一座巨大的露天佛像。我的問題是,這樣做對于以土地稀缺而造地聞名天下的大寨,合適嗎?
宗教界的凈化要靠自律,要自己清理門戶,特別不能讓利祿熏心之輩披著宗教信徒外衣為非作歹坑人。
然而,宗教界的凈化也要靠國家搞好對宗教事務的管理。自古以來,國家對濫建私建廟觀都是要管的,對于出家的和尚道士要發許可證,沒有度牒的和尚被稱為“野和尚”,其身分不受法律保護,其游方時“掛錫”(留住寺院)的資格也不被佛門承認。明代思想家李贄自行落發、在住處修“芝佛院”,他只當是游戲人間,其和尚身分不被官方承認,朋輩也不當真,至今留存北京通州區西海子公園的李贄墓碑,乃他的密友焦竑題字,稱之為“先生”。
官方的宗教管理,一方面是為了防止和尚道士過多,產生“生之者寡,食之者眾”的局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不逞之徒攪亂宗教界,敗壞宗教,破壞宗教凈化社會的作用吧。 (鄢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