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平子 來源:星辰在線時間:2006年12月26日
最近,四川接連發生了兩起二次碾軋致人死亡的嚴重事故,車主令人發指的行為不能不讓世人震驚。但是,回頭想想,這樣的事哪里是什么新聞啊——這些年,我們所見的“喪失人性”的事情還少嗎?那慘絕人寰的“掏腸案”,那駭人聽聞的滅門案,那六親不認的捶子拭父案,那喪心病狂的爆炸縱火案,都是“人性泯滅”的典型案例。還有,那些發生礦難后不積極搶救卻畏罪逃逸的礦主,那些因病人交不起住院費就拒絕救治致人死亡的大夫,那些為施救費用討價還價而眼睜睜看著落水者深入水底的船工,那些見有人跳樓猶豫不決竟高聲起哄的群眾,那些將虐待動物過程制成視頻賣給網站賺取錢財的網民……哪個又有一點人性?
我們天天喋喋不休地談論著道德,為那些沒有道德的人或事大呼小叫,奔走呼號,同時,我們也接受著花樣百出的“道德”教育,好象無時不刻淋浴在道德的陽光里。然而,就在我們為美麗的道德教育形式和虛幻的道德教育成果沾沾自喜的時候,為那些沒有道德的人或事大呼小叫的時候,我們卻常常被道德中最基本的底線——“人性”狠狠地扇上幾記耳光!那些人性泯滅的樁樁案例無不深刻地提醒我們:千萬不要離開人性去談什么道德。缺乏人性教育的道德教育從來都是隔空抓物、隔靴搔癢,舍本逐末的制度游戲。
中國是個有著深厚道德傳統的民族,傳統的道德教育可謂源遠流長,生生不息。但是,這種傳統的道德教育從來都沒有把人性的培育作為基本的立足點和出發點,而總是以教條式的“綱常”取代人性化的“愿望”,以社會外部“教化”取代個體內部的“自省”。在政治文明始終糾纏文化文明的歷史演進過程中,這種“泛政治”的道德教育也貫穿和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歷程。從進小學的第一天開始,我們就被老師和書本教育著,要“熱愛祖國”,要“熱愛人民”,可是,誰曾告訴我們,作為一個生命的個體,最重要的還要先熱愛自己,要把自己先變成一個真正的人呢?
哲學家、心理學家弗洛姆說過,“人都需要一個獻身的目標,他可以獻身于神,愛與真理,也可以用依賴,虐待、被虐待、破壞性與自戀與人關聯。人需要合一,需要有根,他可以用團結、友愛、愛與神秘的體驗來滿足,也可以用酗酒、服藥、貶低自己的方式來達到這個目的。”所以,所謂人性就是尋求自我獻身目標的本性、尋求合一的本性。而在這種尋求過程中,向前則為善,會成為有道德的人;向后則為惡,將成為無道德的人。因此,必須加強人性的教育,引導人們為正確的目標而獻身。可以說,讓人們找到自己正確獻身的目標、找到自己正確的根,這是人性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道德教育最基本的任務。
真的,別再埋怨什么價值的傾斜、精神的滑坡和道德的淪喪了。人性的問題都沒解決好,如何能夠建立穩固的道德系統和價值體系?還是從拯救人性開始拯救我們的道德吧。